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分节阅读 277

分节阅读 2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秋的妻儿,还必须依靠张亮的生力军。

听李世民说完各路人马到位的情形,李渊轻轻点了点头,道:“为了这一天,老夫已经等了整整十六年,实在不愿意再等下去了就在今夜吧”

是夜,天空阴云密布,四野一片漆黑。三更时分,皇宫方向忽然冒出一团火光。火势越来越猛,渐成燎原之态。

张亮早已披挂整齐,看到宫中火起,不由大喝一声:“儿郎们,随某进宫救火去”

说是救火,可是众军却没有带一只水桶,手中执的都是明晃晃的马刀。战马阵阵嘶鸣,直奔玄武门而来。果然,玄武门早就四敞大开。原来,守卫宫门的侍卫,他们的日常饮食都是由太监们负责提供的。太监们在今晚的饭菜里加了些巴豆,害得侍卫们一齐闹起了肚子,反复往茅厕跑。而且,太监中也有不少高手,趁机便将玄武门夺了下来。

宫门大开,张亮领着大军一拥而入。

刘思根正在东宫秉烛夜读,听到外面喧哗声四起,慌忙起身观看。

早有侍卫冲了过来,大声喊道:“不好了,张亮造反,正在宫是胡乱杀人”

此时宫中已经是一片大乱,哭喊声、惨叫声、厮杀声此起彼伏,仓促之间,宫中守卫也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刘思根当机立断,抽出随身的障刀,沉声道:“随某来”

他倒不是打算凭一己之力阻挡叛军的进攻,而是牢记着刘子秋的吩咐,要照顾好几位姨娘和弟妹。后宫里,除了花云,其他几位姨娘都手无缚鸡之力,而那些弟妹虽然也自幼习武,便终究年幼,并不曾经过战阵。乱军之中,刀枪无眼,伤了任何一个,他都觉得无法向父皇交待,会令他自己愧疚终身。所以,刘思根的想法很明确,要带着姨娘和弟妹们避往洛阳西山。

那里曾经是刘子秋和高秀儿躲避追兵的地方,在刘子秋登基以后,已经数次带领妻儿故地重游,并且在山中秘密修建了一处洞穴,洞穴里存放了一些食品和御寒之物。这处洞穴的所在,刘子秋直到此次离开洛阳前往西海时才告诉了高秀儿、花云和刘思根。刘子秋的用意很明显,他日如果遇到变乱,可以利用这个洞穴躲避一时。当时,刘思根还认为刘子秋是杞人忧天,大汉王朝正如日中天,能有什么变乱发生却不想,这么快就需要用到这处避难之所了。

刘思根带着十多名贴身侍卫,刚刚退入后宫,就撞上花云提枪迎面赶来。

外面这么大的动静,花云等人自然也是早就被外面的喊杀声惊醒。花云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去的,自然丝毫无惧,只是谢沐雨等人没有经历过这种情景,未免个个花容失色。还有几个年幼的孩子,更是哇哇哭个不停。花云当然也知道,这个时候必须保护她们撤到西山上的那个洞穴,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但是,敌人已经攻到了宫门外,如果不阻挡一下敌人的攻势,谢沐雨等人根本不可能逃得掉。

看到刘思根过来,花云不由大喜,连声道:“根儿,你快带着姨娘和弟妹们先走,我随后便来。”

刘思根自然明白花云的意思,不由把刀横在胸前,大声说道:“姨娘,你先走,孩儿在此断后”

花云还想抢着留下,却见刘思根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沉声道:“姨娘,来不及了。姨娘若是再不走,孩儿便自刎在姨娘面前”

见此情景,花云无奈,只得狠狠地跺了跺脚,扭头奔回宫内去了。

过不多时,数百名女卫匆匆赶到刘思根面前,齐声道:“大皇子,云妃娘娘令我等前来相助大皇子。”

早年刘子秋成立女卫的时候,人数近万,这些年天下太平,女卫人数也逐年裁减,现在只剩下不足五百人,几乎全部被花云派了过来。想到花云身边只剩下寥寥二十多名女卫,刘思根不由焦急起来,但这时候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这个事实。此时,陆续又一些侍卫退入后宫,加上这些女卫,勉强也凑起了千人。其实,宫中还有数千侍卫,只是猝不及防,一时难以聚集。不过,这些侍卫个个忠于职守,虽然彼此没有呼应,甚至连衣甲都没有换上,就匆匆投入了战斗。正是有了这些侍卫的殊死搏斗,才大大地阻碍了张亮的攻势。不过,侍卫们的伤亡也极其惨重,几乎十不存一。很快,张亮的大军便推进到了后宫的宫门外。

第116章 惊天动地

皇宫内原本并没有城墙,只在前后宫之间人工挖了一条小河,以示内外有别。这道城墙还是两个月前,刘子秋安排人新近建成的。城墙只有两丈多一点,从皇宫外面根本看不到这堵新建的城墙。所以张亮并不知道有这堵城墙,原本指望一鼓作气冲进后宫捉拿刘子秋妻儿的他,只能在城墙外面勒住了战马。不过,作为一名久经战阵的大将军,张亮又怎么会被一堵并不算高的城墙难住他朝身后挥了挥手,跟在他身后的大队骑兵立刻跳下了马。

经过刚才的一番激战,张亮所部的三千骑兵同样伤亡惨重,只剩下不足千人。而且,这不足千人的士兵们,大多人眼中满不茫然,不知道他们是为何而战。只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司的命令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而是问为什么。所以,在张亮的命令下,立刻有数百名士兵挥舞起手中的钢刀,奋力砍向皇宫内的那些参天大树。很快,一架架简易长梯就出现了内宫城墙之外。

刘思根在城墙上看着下面忙忙碌碌的士兵,终于沉不住气,大声喝道:“张亮,父皇待你不薄,你因何谋反”

他的内功得自刘子秋的真传,经过十多年寒暑不辍的苦练,已经颇具实力。此时放声喝来,字字句句都清晰地传入在场的每个人耳中。许多士兵不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神情犹豫起来。

长期以来,刘子秋在训练大汉士兵的时候,一直强调忠于国家、民族还是忠于皇帝个人的问题,只要对国家和民族有利,就算推翻皇帝也无所谓。刘子秋这样做,简直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但是来自后世的他却很清楚,皇帝的独裁统治是阻碍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最大桎梏。当然,要想改变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固定思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子秋也只是想通过各种办法把这种思想灌输给人们,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一粒种子。只是这粒种子能不能发芽,却不是刘子秋所能决定的。

此刻,张亮能够调动这支军队,靠的就是部下对他个人的忠诚。而皇帝却说过,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他们就可以起来推翻皇帝。现在,他们就在做攻打皇宫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真的对国家、民族有利吗

张亮知道,这时候如果任由刘思根继续说下去,很可能会动摇军心。想到这里,他不由抽出一支羽箭照着城墙上便射了过去。想当年,他是汉军中第一神射手,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如今虽然生活优越,但这手箭术他却没敢丝毫放松,早晚必然练习。十几年下来,箭术非但没有稍退,反而更有长进。再加上他现在所用之弓也不是当年普通的军弓,而是工部专门打造的利器,这一箭射过去,虽两百步,亦可伤人。

城头上,早的侍卫举起大盾挡在刘思根身前。只听“嗖”的一声响,那箭去如闪电,正射在大盾之上。手持大盾的侍卫竟然站立不住,噌噌朝后退去,很快便在刘思根身前露出一丝空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