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分节阅读 246

分节阅读 2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费力费钱的事情。

大汉虽然继承了隋王朝的许多财富。几乎遍布全国各郡的上百座行宫也全部被刘子秋裁撤了。在节省了大量开支的同时也积攒了一批财富。但是连年的战乱。百姓生活贫困。需要朝廷赈济的地方还很多。而且刘子秋一直坚持强军政策。军队装备总是精益求精。这方面几乎占据了国库支出的七成。另一方面。刘子秋对跟随他打天下的这些功勋也十分大方。赏赐颇为丰厚。这样一來。国库就显得有些紧张。身为内阁首辅的魏征也常常有入不敷出的感觉。幸好刘子秋不像杨广那样喜欢奢华的生活。而且皇宫的开支也是异常紧缩。这才勉强能够维持下來。

不过。刘子秋这一次却十分大方。斩钉截铁地说道:“千金方一定要印。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做到所有从业者人手一册。”

大量刊印千金方。造福天下百姓。这是刘子秋当年对孙思邈的承诺。也是为了报答孙思邈的救命之恩。除此之外。刊印推广千金方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各地给人看病的郎中多不胜数。但其中许多人并沒有什么真才实学。可谓庸医误人。设立医学院。通过系统的教育來培养专业的医学人才是提高医疗水平的必由之路。但这个条件目前并不具备。因为孙思邈失去了踪影。医学院也就沒有了最合适的老师。当然。即使找到了孙思邈。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培训出大批医学人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发放千金方让那些民间或者官方郎中自学。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刘子秋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魏征自然也不便再坚持。连忙拱手应诺道:“臣遵旨。”

刘子秋哈哈一笑。摆手道:“行啦。咱们不说这些了。大家举杯。共祝西北大捷。”

经过一冬一春的折腾。大汉王朝的天下总算是稳固了下來。彻底进入了休生养息的阶段。刘子秋把所有政务都交给了内阁。正儿八经地当起了甩手掌柜。因为他早已有言在先。除了需要动用军队的重大事件。其他事都由内阁自行裁决。事实上。处理政务也确实不是刘子秋所长。如果所有的奏章都必须由他批复。不仅效率极低。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当然。刘子秋也沒有真正闲下來。他每五天会去一次太学院讲学。传播一些來自后世的思想。重点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思想并不容易为那个年代的人所接受。但他是当今天下。他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别人自然会好好掂量一番。反复思量多了。就会在心里留下一颗种子。这就是启蒙。

对于军队。刘子秋从來都是最为重视的。即使在沒有战争的年代。军队的训练也不肯有丝毫放松。在洛阳郊外。刘子秋下令兴建了一座综合训练场。可以进行骑、步、弓、弩、水各兵种的训练。所有的军队包括地方军都会定期到这里來接受集中训练。刘子秋每隔五天也会去一次训练场。主要是对士兵们进行思想教育。灌输为国为民的思想。让将士们明白他们是谁的军队。和太学院的学生一样。这些思想同样不容易为将士们所接受。刘子秋的目的也是为了埋下一颗种子而已。

另外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常年驻扎在训练场上。占据了一大片区域。这支军队是刘子秋亲自打造的。所有训练内容都由刘子秋本人制订。这就是大汉王朝第一支特种兵部队。刘子秋自己就是特种兵出身。对于特种兵的训练自然有一套成熟的方案。只不过需要按照这个年代的特点进行一些微调。剔除热兵器和机动车辆的训练。增加弓弩、骑马和马车的训练科目。

这支特种兵部队的总人数只有一千人。但都是从全国近百万军队中挑选出來的精英。每个人在战场上都可以一当百。刘子秋训练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投入到正面战场中去。而是要利用他们进行侦察、刺探、暗杀、破坏、斩首等种种特殊任务。

在军事方面。刘子秋除了加强军事训练以外。另一项重点就是火药的研究。这个年代已经有了简单的火药。那是一些炼丹的术士在无意中发现的。当然。这个年代的火药威力极其有限。根本无法与后世相提并论。不过刘子秋上学的时候。文化课成绩并不太好。而且现在的条件也不具备。根本不可能生产出所谓的高能。他所能做的。也只是根据一些基本的知识。提出一硝二硫三木炭的黑色火药配比。然后组织一批术士进行反复研究。在目前的条件下。想要生产枪械是不可能的。但刘子秋想做成几尊大炮。即便是最原始的。只能发射实心弹的火炮。也可以完全取代投石机。成为最厉害的攻城利器。

这个时候。刘子秋就发现当皇帝的好处了。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富家翁。根本沒有能力來完成这么多事情。现在。他以天子之令。就可以举全国之力。还真能做成几件大事。实际上。如果不是杨广当年举全国之力开挖大运河。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一条贯穿南北的运输大动脉。而刘子秋举全国之力后。也已经完成了四件大事。第一件便是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第二件是大力开办新式学业。第三件是设立官办医馆。第四件便是火药的研究。与杨广不同的是。刘子秋举全国之力是要付出报酬的。而不无偿地征用民力。这样一來。就给国库增加了许多压力。而皇室内部也开始节衣缩食。

正国为刘子秋沒有像杨广那样滥用民力。他做了这几件大事。并沒有带來什么动荡。相反。百姓出了力。还能从这些事情当中得到好处。

当然。刘子秋最为得意的举动还是把所有政事杂务都抛给了内阁。这样他才有更多的时间來陪着自己的家人。而这其中的许多时间。刘子秋都花在了刘思根身上。小刘思根已经五岁了。他继承了刘子秋的体魄和高秀儿的聪慧。不仅天生神力。并且十分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学便会。

刘思根虽然小小年纪。但学得东西十分繁杂。因为他家里就有很多现成的老师。刘子秋教他形意拳。高秀儿教他医术。虞世南教他读书识字还有书法。穆朵丽教他箭术。拓跋千玉教他骑术。袁紫烟教他星象之术。谢湘纹、谢沐雨教他古琴。甚至谢沐雨还会教他茶道。可怜的小家伙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几乎沒有什么玩耍的时间。不过。令人惊异的是。他居然坚持了大半年。从來沒有喊过一声累。

渐渐又是大半年过去了。随着各地医馆的陆续建成。朝廷的各项运转也逐步走向正规。在秋收之后的农闲时节。以魏征、赵凌为首的内阁再次提起召开册封大典的事情。这一次。刘子秋实在想不出什么要紧的事情交给内阁去办。他无论如何也拖不过去了。

第69章 最佳人选

5

“册封嫔妃乃是朕的私事,诸位爱卿就不必操心了。”既然拖不过去,刘子秋就决定开诚布公地和大家谈一谈。

魏征却一本正经地说道:“帝王之家无私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