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滚。但收益大增的同时也就带来极大的风险,伊吾郡更加靠近边境,更容易受到游牧部落的袭扰。相反,敦煌郡可能就此失去与北方游牧部落交往的机会,但有了伊吾郡这个缓冲,却会安全许多。吴恭年纪渐渐大人,任敦煌太守这些年也捞了不少财物。他及时投靠刘子秋,家财没有受到清洗,过几辈子都够了,也就不想冒险。

刘子秋看得出来吴恭不想担这个重任,但仔细想想,自己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便说道:“吴大人,伊吾和敦煌是近邻,伊吾新设,很多事情还离不开敦煌的帮助,担任太守的人必须能够和吴大人配合默契。依刘某看,新任伊吾太守就由吴大人推荐吧,到时候报刘某知道就行。”

现在正当乱世,刘子秋一时还难以制定一个完备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和规则,但他明白一个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把军队牢牢抓在手里,就不怕这些地方官吏掀得起什么大浪。

吴恭没想到自己能够得到刘子秋如此信任,不禁感激涕零,深施一礼,说道:“主公,下官推荐敦煌长史康启。”

康启是吴恭的副手,但平时与吴恭并不太对付。不过,康启是从小吏一步步爬上来的,郡里的各种事务处理起来得心应手,确实是治理地方不可多得的人才。吴恭原本一直压制着康启,此刻见刘子秋对自己充分信任,却也不敢因私废公,来了回举贤不避“仇”。

刘子秋没有犹豫,点头道:“好,既然是吴大人推荐的,想必错不了,那就由康启担任伊吾太守。伊吾新设,作为兄弟郡县,吴大人这边还要多多相助才是。”

吴恭自是连连应诺。

又走了两天,大军通过了伊吾郡,进入敦煌境内,道路一时畅通起来。这时,一队背插红旗的小校疾驰而来,大声说道:“启禀主公,武威郡有紧急军情,突厥大军犯边请主公定夺”

刘子秋在洗劫了俟利发的营地以后,就知道总有一天会遭到东突厥人的报复,不由冷笑道:“来得好快”

当初攻陷俟利发营地的时候,由于事发突然,又采取了分进合击的战术,再加上穆朵丽下达了投降的命令,整个营地并没有逃走一人,消息封锁得相当出色,但后来刘子秋却做出了放走冯新的决定。按照刘子秋的估计,在这冰天雪地的草原上,脱离大队的一个人很难生存下去。但他低估了一个人求生的,这个瘸腿的少年在初冬的草原上艰难跋涉了七八天,渴了就啃地上的积雪,饿了甚至吃草根,居然让他活着到达了突厥牙帐。

角里延在一旁问道:“有多少敌人”

那小校拱手说道:“回禀将军,敌人约有两万多骑,已经进逼长城脚下,鲁将军命小人前来告急”

刘子秋整编原来大隋的一批降卒以后,重新调整了部署,北边一带的长城都交由鲁同守卫,鲁同也升任万夫长。不过,听说突厥兵马只有两万人时,刘子秋就知道来犯的应该是俟利发和他手下。

长城坚固,只要鲁同坚守待援,那些突厥骑兵一时还奈何不了。而长城外唯一的高越县已经被俟利发变成了一座空城,再也没有什么可损失的了。因此刘子秋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挥了挥手,说道:“传令鲁同,坚守十天。十天之内长城不破,记他首功一件。十天之外,若是守不住,恕他无罪”

文昊却是心痒难熬,就在马上拱手说道:“主公,属下请令愿为前锋,去挫一挫突厥人的锐气”

刘子秋哈哈笑道:“急什么,仗有你打的。走,咱们先到敦煌城喝酒去,不要辜负了吴大人的盛情”

出现在长城外的这支军队正是俟利发和他手下的一万八千人马。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已近弥留之际,他的儿子都聚集到了牙帐。启民可汗的儿子都是各个部落的首领,按理说都有资格继承他的汗位,但这件事最终看得还是实力,所以一些实力不济的就只带了些亲兵侍卫过来,而俟利发和咄世吉则是分别带着大军前来,眼睛紧瞄着汗位。

就在这时候,冯新却带来了俟利发营地被隋军攻占的消息。俟利发顿时大惊失色,没有了营地里的妇孺和牛羊,整个部落就失去了根基。俟利发再也顾不上和咄世吉争夺汗位,立刻集结人马,并且把冯新抓了起来。

第62章 阴云笼罩

冯新冒死前来报信,原指望能够得到俟利发的奖赏,哪知道却是这样的结果,忍不住连呼冤枉。

俟利发冷笑道:“冤枉你一点都不冤枉。如果不是你爹撺掇我去袭击高越县城,怎会招致隋人的报复现在,我要率兵去解救我的族人,正要拿你的鲜血祭旗,你何冤之有”

说完,俟利发一声令下,早有两名彪悍的武士将冯新拖到大旗前面。冯新虽然高声呼喊,但又有几个人呼得懂他的汉话。那两个武士更是一脸的鄙夷,手起刀落,早将冯新砍成两段,鲜血飙起,染红了战旗。

知道自己的营地被隋人偷袭,俟利发的手下都是焦急万分,叫嚣着要攻进姑臧,但是坚固的长城就横在他们面前。鲁同虽是平民出身,但当初能够被刘子秋提拔成千夫长,武艺、兵法都有他独到的一面。长城本来就是依据地势而建,再加上鲁同调度得当,俟利发付出了四千多人的伤亡,也未能前进一步。

转眼间就到了第八天,俟利发亲自提刀督阵,下令不攻破长城,誓不收兵其实,这已经是俟利发的无奈之举。如果再过两天还不能攻破长城,他的手下就将面临着无粮可食的局面。

游牧部落的粮食就是牛羊,他们打仗的时候就赶着大群的牛羊,饿了就宰羊,羊吃完了就杀牛。俟利发率领大军争夺汗位虽然去的是东突厥牙帐,但也没有人会供应给他们粮食,所以同样需要驱赶着大群的牛羊。当俟利发率军杀到长城脚下时,这些牛羊也就跟到了长城脚下。也亏了这些牛羊,否则没有了营地里的部众,谁又肯送粮食给他们。

但俟利发太心急了,总希望能早点追上隋军。但骑兵可以快,牛羊却快不了,一路就散失了许多牛羊。原本他还可以搜罗长城外大隋百姓家的粮食,但高越县和周围一些村子都被他们烧成了白地,连一粒麦子也找不到了。仅仅过了八天,他们携带的牛羊就吃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唯有攻进长城才有一线希望,战斗迅速进入了白热化。

俟利发猛攻的是长城的一处隘口,叫着燕支关。因为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办法展开兵力,俟利发只能集中力量攻打燕支关。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昼夜仍然没有停歇,关隘上守军的箭矢渐渐稀疏下来,关下突厥武士同样是筋疲力尽。突厥人并不善于攻城战,这一仗下来伤亡极其惨重,关下布满了双方阵亡将士的遗体。

眼看身边只剩下万余兵马,俟利发恼羞成怒,亲自抽刀砍杀了十多名后退的士兵。就在这里,关门忽然大开,大队骑兵从关内送了出来。为了攻城,俟利发的部下都丢弃了马匹,选择步战。他们在马背上呆惯了,面对来袭的骑兵,甚至忘记了躲避,瞬间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