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分节阅读 117

分节阅读 1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文书,召集西平郡各县县令前来湟水城议事。诸县令不敢怠慢,一个个交代了县中事务便急匆匆赶来,等待他们的却是府衙的大牢。一天一夜,不折一兵一卒,西平全境悉平。

这是刘子秋一早就定下的作战方略。湟水城城高墙厚,城中有五千兵马,还可以发动民壮,如果强行攻打,必致损兵折将。而且,刘子秋手下的士兵大多不擅攻城作战,到时候能不能攻下湟水城还很难说。要想顺利攻下湟水城,就必须将城中的军队调出来,在野外予以围歼。因此,刘子秋才让角里延假扮袭边的游牧部落,邵东和令狐正行果然中计。当然了,角里延没有想到那么顺利就进了临羌城,把邵东的夫人拖进帐中只是他灵机一动想出来纵容邵东逃走的办法。

此时,横亘在长宁谷道路上的乱石巨木已经被清理开来,刘子秋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进了湟水城。刘子秋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肃西平郡的五千降卒。

站在高台上,刘子秋大声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大隋只能有一个皇帝,那就是先帝杨广的长孙,故太子杨昭的长子杨倓陇西的杨侑、长安的杨浩、洛阳的杨杲都是伪帝如今国家四分五裂,当此危难之时,正该我等军人振臂而起。身为大隋的军人,刘某将与你们一道,力挽狂澜,复兴大隋。”

其实,刘子秋说这番话已经属于大逆不道之举,因为在古代,是不允许直呼皇帝名讳的。刘子秋这厮不仅直呼杨广的名讳,而且当众把人家祖孙三代的名字都报了出来。

不过,作为刘子秋手下绝对主力的那五千常备军,都是从各部落中挑选出来的年轻人,尽是些桀骜不驯之辈。他们只认刘子秋,可不知道有什么大隋皇帝。还有那五千游牧骑兵,是由重获新生的奴隶组成,这些奴隶把刘子秋当成了救世主,对大隋皇帝可没有丝毫感情。

至于那三千长枪手、刀斧手,这些人本是大隋的军户,世代当兵,长期受到忠君教育。但他们现在都已经加入了西海族,而刘子秋在西海族当中一直宣扬平等互助,亲如一家的思想。经过半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昔日的大隋军户内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皇帝的敬畏也逐渐淡漠了。

随着刘子秋这番话说完,士兵们高举兵器,发出震天的呐喊。但那五千降卒依然个个低垂着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刘子秋走到他们面前,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大手一挥,说道:“刘某近日必将克复河西诸郡,汝等当为先锋”

杨广击败吐谷浑以后,新设立了西海、河源、且末、鄯善四郡,和原先的敦煌、张掖、武威、西平、枹罕、金城、浇河、临洮八郡共同组成河西道,同时任命左侯卫将军冯孝慈为河西道总管。去年冬天铁勒犯边,杨广命冯孝慈引军迎击,结果大败而还。按照大隋律法,败军之将本应遭到严惩。只是冯孝慈走了宇文述的门路,非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当上了河西道总管。不过,西海郡是慕容伏允的老巢,杨广对这里极其重视,全权交予宇文敬处置,冯孝慈一时还插不上手。而河源、且末、鄯善三郡都是由归顺的高昌王等人治理,朝廷并没有在那里驻扎军马。因此,冯孝慈这个河西总管实际上控制的还只是敦煌等八郡,他的总管府便设在武威郡的姑臧城。

宇文化及在陇西拥立杨侑称帝以后,冯孝慈投桃报李,给了宇文化及很大的支持,从河西诸郡抽调了大量兵马和钱粮。冯孝慈这样不遗余力地帮助宇文化及,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皇位向来传嫡不传长,杨侑是杨广的嫡孙,显然要比杨浩、杨杲来得更加名正言顺。杨侑虽然是杨昭的第三子,但宇文化及说了,杨侑的大哥杨倓、二哥杨侗都已经死于乱军之中,这样杨侑就成了杨广唯一的嫡孙。一旦杨侑坐稳天下,他冯孝慈便有从龙之功。当然,冯孝慈也隐约看出了宇文化及的野心。不过,如果宇文化及能够代隋而得天下,他同样居功至伟。

只是这样一来,河西诸郡未免有些空虚。敦煌、张掖、武威和西平都是重镇,西平却只剩五千守军,敦煌、张掖、武威三郡的情况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其他四郡更不用说了。刘子秋原来计划直接杀奔陇西,寻宇文化及的主力决战。在占领西平,得知河西诸郡的真实情况以后,刘子秋改变了主意,要先夺下河西道以为根基。

听说刘子秋要让他们作为攻打河西诸郡的先锋,那五千降卒都变了脸色,议论纷纷,校场上一片喧哗。刘子秋一挥手,吉仁泰奋力敲响战鼓。鼓声咚咚,震慑人心,这才将场面稳固下来。

刘子秋厉声喝道:“汝等既为先锋,当恪守军纪。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有不遵军令者,杀无赦有畏缩不前者,杀无赦有临阵脱逃者,杀无赦凡有以上三过者,诛其三族”

不吸纳降卒以为己用,刘子秋的兵力很快就会捉襟见肘。但这些降卒的战斗力参差不齐,士气尤其低迷,用之不当甚至会拖累其他将士。如何充分发挥这些降卒的战斗力,刘子秋很是动了一番脑筋,他忽然便想起了历史上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团。

第22章 算计

传说蒙古人是室韦人的后代,直到几百年以后,他们还在女真人的淫威之下苟延残喘,直到出了一个伟大的成吉思汗。当时,女真人对蒙古人采取了减丁政策,每年秋天都会派兵进入蒙古草原,杀死所有能够碰到的成年蒙古男子,成吉思汗也差点成为女真人的刀下之鬼。可想而知,蒙古人的力量其实非常弱小。就是这样一个弱小民族,竟然能够横扫欧亚大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刘子秋记得,当时成吉思汗好像采取了一项极其残忍的办法,他每打下一块地方,就把当地的青壮年集中起来,号为敢死队。作战时,就由这些敢死队在前面冲锋陷阵。刘子秋当然不可能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但那些降卒本是大隋的军人,他现在也是高举着复兴大隋的义旗,这些军人理应作出贡献。

不过,刘子秋对这些降卒还另有一套政策,他高声宣布道:“我大隋自今日起设立十三级爵位,公、侯各四级,伯爵五级,可世代相袭,非获军功不可以封爵。无功者编入第一梯队,有军功者凭自愿可以编入第二、第三梯队。尔等俱无军功,只能作为第一梯队。不日攻打浇河郡,汝等当为先驱”

降卒中又是一片哗然。他们在战场上如果不奋力向前,唯有死路一条,还会牵累家人。如果奋勇杀敌,攻城拔寨,只要立下战功,还可以受封爵位。只要受封爵位便算正式踏入了贵族阶层,而且可以世代沿袭,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走卒来说,是极大的诱惑。他们本是贱命一条,与其被当成懦夫处死,倒不如拼死搏上一回。这便是刘子秋的高明之处,如果一味用强,搞不好会激起兵变。让这些降卒看到一条出路,反而可以让他们更加拚命。

看到自己的讲话起了效果,刘子秋挥了挥手,说道:“桂海求,刘某现在便任命你为千夫长,统率这五千新兵。给你三天时间,严加操练,三天以后兵发浇河郡”

为了照顾这五千降卒的情绪,刘子秋特意称他们为新兵。毕竟这些降卒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百姓,刘子秋也没有把他们当作炮灰来使用,而是对他们加以整肃训练,同时选择守卫相对空虚的浇河郡作为首次练兵的对象。

谁愿意当一辈子普通士兵桂海求也希望进步,自是满心欢喜。至于这五千降卒能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如果平时不安心训练,到了战场上又畏手畏脚,只怕死得更快。自古慈不掌兵,刘子秋从来都不是个善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