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弱妇孺为主,但在总人数是却占优势,刘子秋肯定要将他们打散以后,融合到原来的族众当中去。

这样的要求,乌云依然没有提出异议:“他们今后都是西海族的人,怎么安排,自然听凭刘大人作主。”

乌云别无选择。他们在小山谷损失惨重的事情,别的部落或许并不知道,但鲜卑人肯定知道。她虽然不知道鲜卑人早就潜回了西海郡,但以她的了解,贪婪的鲜卑贵族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吞并她部落的大好机会。一旦部落被鲜卑人吞并,结果就不只是不能聚集在一起这么简单了,恐怕绝大多数的族人都会沦落为鲜卑人的奴隶,这才是最残酷的现实。

这个条件答应下来,刘子秋就不用担心室韦人会喧宾夺主,但他还是没有立刻拍板,而是继续说道:“最后一个问题。山谷一战,你们损失了两千六百多人。这些人死后,他们的家中只剩下老弱妇孺,即使分配给这些老弱妇孺足够好足够大的草场,你确信在没有青壮男子的帮助下,他们真的可以生存下去”

乌云终于变了脸色,声音也粗了起来,早已不复刚才的温柔:“刘子秋,你不要太过分了我的部落都并入你的西海族还不够吗你难道还要让我的族人都成为奴隶吗”

刘子秋呵呵笑道:“乌云姑娘,你不要急着动怒。你看刘某偌大的一座府衙,可曾用到一名婢女奴仆刘某既然接纳他们为西海族人,自会把他们当作亲人看待,又怎会让他们沦为奴隶。”

乌云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定了定心神,问道:“那你究竟想要怎样”

第62章 相亲晚会三更

牵涉到族人的未来,乌云姑娘完全没有了刚才的沉着与果断,说明她内心还是非常善良的。

刘子秋笑了起来,说道:“刘某手下有六千士兵,他们大多数还没有成家。刘某想举办一场相亲会,让那些失去男人的年轻妇人与他们重新组成新的家庭,当然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不知乌云姑娘以为,这个方法可行得通”

这些府兵可不同于世家子弟。在盛唐时代,世家子弟甚至不愿意娶公主为妻,因为大唐的公主有胡人血统。这些府兵只要能娶上媳妇就好,管你是胡人还是汉人,也不管是少女还是少妇。因为府兵的生活比当地的普通农民要好过一些,并不代表他们就更容易娶上媳妇。

这几十年,战乱频呈,当兵总是有危险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年纪轻轻就守寡。所以这六千士兵绝大部分都是单身的。当然,已婚的士兵心系家室,也没有几个愿意留下来冒险的,能留下来的便以单身为主了。

“我觉得行”乌云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残缺的家庭有了新的男主人,可以庇护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可以和他们一起牧马放羊,那些汉人士兵也可以一解单身之苦。

其实还有一个好处乌云不知道。这些汉人士兵来自全国各地,在西海呆的时间久了,难免思念家乡。让他们在这里成家立业,他们便会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对于稳定队伍的好处也就不言而喻了。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说定了三天之内,请乌云姑娘把族人带过来,就在三天后的晚上,举行一场盛大的相亲篝火晚会”刘子秋越说越兴奋,“乌云还没有定亲吧到时候也可以参加,一定会成为晚会的焦点”

部落里的人们经常在篝火边载歌载舞,其实大多数时候也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只不过相亲篝火晚会的提法非常新颖,让乌云对刘子秋的看法又有了一些改变。再加上听刘子秋提到自己,乌云俏脸一红,脱口问道:“那刘大人参加不参加”

“这个,这个,乌云姑娘是知道的,刘某与千玉公主已有婚约,再参加这样的晚会就不太合适了。”刘子秋恨不得扇自己一记耳光,没事招惹人家姑娘做什么。

傍晚,角里延从拓跋部回来了,拓跋木弥的反应果然不出刘子秋所料。

“哼送了那么多生铁,还要等三年后才能迎娶千玉公主,属下真替主公不值”刘子秋送了两千斤生铁给拓跋木弥做聘礼,让角里延忿忿不平。他的部落没有合并的时候,所有人的铁器加到一块,也没有两千斤。

昨天的战斗中,角里延表现出了足够的忠诚,刘子秋对他非常满意,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再怎么说,他也是我的老丈人,礼送轻了说不过去啊。将来你的女婿若是这样对你,你能开心”

角里延有一儿一女,儿子八岁,女儿五岁,都当宝贝一样惯着,听刘子秋这样一说,也就笑了起来:“属下将来的女婿如果能像主公这样,早就把女儿送上门去了,哪还能推三阻四,甚至包藏祸心。”

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你和他的身份不同,所处的立场不同,他这样做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不怪他。”

角里延叹了口气,说道:“主公是大量,但送其他聘礼也别送生铁啊。这些生铁用一点少一点,没处买去。”

“这个不用你操心。”刘子秋忽然问道,“角里延,你听说过格尔木河吗”

“格尔木河”角里延一愣,说道,“属下曾经去过那里,离此八百多里,主公问这个干什么”

“那就好”刘子秋点了点头,说道,“你带五百人到格尔木河去,弄清楚那里的地势,重点是采集一种石头。”

“采集石头”

“恩,采集一种黄褐色,略带些亮光的石头。”

要想在这个年代立足,就必须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而打造强大的军队,就离不开铁。

拓跋木弥最终同意这门亲事,除了那天的形势所迫,两千斤生铁的诱惑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宇文化及控制了陇西,就控制了从中原到西海的道路。除非刘子秋选择投靠宇文化及,否则宇文化及绝对不会允许铁器流入西海。在这种情况下,刘子秋必须另寻一条获取生铁的途径。他想到了自己炼铁。

西海湖就是后世的青海湖,西海郡就是后世的青海省。在刘子秋的印象中,青海省是有铁矿的,其中最大的一处铁矿应该是在格尔木河附近。刘子秋虽然不知道格尔木河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那里的铁矿是埋在浅层还是深层,但他总要去试一试。试了,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不试,天上绝对不会掉下馅饼。

这里的部落之所以缺铁,是因为他们不掌握冶炼技术,而刘子秋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他在对士兵进行登记的时候就注意到,有许多士兵不仅务农,还掌握一点的手艺,铁匠、木匠、泥瓦匠都有。再加上刘子秋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识,只要找到铁矿,别说炼铁,就是炼钢也有可能。

两天以后,乌云带着她的族人出现在威定城外。一万多人,数不清的马匹牛羊,再加上装载帐篷和各种生活用品的车辆,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