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旧石器时代 > 分节阅读 259

分节阅读 25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远古,过旧石器时代的生活。

这不是太傻x吗知道王扬寂寞,去陪他的王扬又不搞基,你那么痴干什么

曹丕更是大大的不响应时代的号召,还想回到远古,他就不想想,这个世界是什么才是根本

是普通人是老百姓是民心

普通人好不容易从水深火热中解脱出来,你吖要把大家都穿越到旧石器时代去,我们又不喜欢王扬

所以曹魏必亡这个三国,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存在下去,不管怎么走,都是死局。

曹丕有没有看出来这吖的早就看出来了,他又不笨,相反,他很聪明,太聪明了。

所以他最早称帝,反正我活不下去了,我要亡国了,我死都要当一把皇帝咱们破罐子破摔吧

最后被司马炎统一,成了晋朝。

敢问司马炎是何人是司马懿的后代。

那么这个家族是什么性质咳咳士族。

天下只有一股士族的力量,理所当然的士族统治天下,从皇帝到九品芝麻官,全部都是士族。

但全部都是士族,肯定是不行的,肯定很快就要没落的。

果然,才过二三十年,便天下大乱,被广大人民群众狠狠的煽耳光。

最后,隋朝出现了,科举出现了,正式成为普通人统治天下的庶族地主阶级时代。

而这时,离三国结束并没有多少年,但三国却是必须的过渡期。

这意味着,有时候,步子迈大了,会扯到蛋的。

但有没有步子迈大了,不仅没扯到蛋,还成功的跨入新时代的呢

中国没有,但外国有i国就是i国建国不过两百多年,早期之时,i国有等级,bai人第一等,hei人是奴隶。

bai人只要一出生,就是高人一等的,是不是有一种贵族地主阶级的感觉

确实是基本一样,但他们却是直接跨过士族,然后跨过庶族,在短短的数百年时间里,迅速进入主制,这速度实在逆天了。

但为什么他们能跨过士族和庶族因为他们没有士族,知识没有被垄断。

而庶族地主阶级,他们有跨过,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最后才进入主制。

现在王扬要走的路很清晰了,他不可能直接跨入主制,那要一个非常成熟的时机。

而部落的况,知识也没有被垄断。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可以大步迈入庶族地主阶级

其中会不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

那么还要不要实行

废话当然要

第四百四十八章知错了

实施是迟早的事,王扬会一件件的做,迅速,干脆的做。

而当一切完成后,一个坚不可摧的帝国就会在旧石器时代诞生

眼下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他们要求的是什么获得更多的物资

看了看张三驱赶者等人,王扬慢慢的写了出来。

“我觉得,每个月应该发给他们一定量的物品,由他们自由支配。”

“啪嗒”瓷碗掉到泥地上,被松软的泥土接下,没有破碎。

接着就是一阵阵“啪嗒”的声音,张三驱赶者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刹那,全都呆若木鸡。

骨学家第一个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怎么能给每个人物资呢这绝对不行”

“没错,一切都是部落的不能给他们。”

“他们吃饱喝足已经够了,也有衣服穿,还有房子住,条件这么好,绝对不能再给他们多余的东西了,凭什么啊都是我们一起努力发展出来的,凭什么让他们这么享受”

他们的反应可想而知,这直接与他们的观念相冲突

而且王扬还在书籍中夹杂了那么多大公无私,一切为了部落的口号,“脑子”都快洗成功了,怎么现在又改变了

“咳咳纠正一下,部落的发展,主要是我努力出来的。”王扬连忙转移他们的观念,不让他们产生居功自傲的心理。

每一次改革,都会有阻力。何况是这种制度的变革,在历史上。这只有用鲜血的祭奠,才能成功。

必须把这种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否则事情会很麻烦。

“那也不行部落的东西就是部落的,不是其他人的,不能分出去”驱赶者依然反对。

其他也一样,确实,他们是有一点居功自傲的心理。

但更多的,还是观念作祟,好似不如此,部落一定会衰败,会崩盘。

确实。这种社会制度,对发展是最好的,但是是建立在绝对的无私、没有一点私人财富的前提下。

这需要极强的个人品德作风,老一辈人不一定有这种极高尚的道德品质,但他们因为早年的经历,已经彻底被残酷的森林法则灌溉,有极强的危机意识。

这种极强的危机意识,就会让他们对生活品质没有要求,吃饱穿暖就能满足。

可年轻一辈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都没有啊,他们一出生。就是食物充足,不用为食物发愁。

而且他们认识的部落,已经是强大的。他们认识的人类,是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的。

既然动物不是对手。食物又很丰富,那么玩命干什么小小的放松一下。享受一下不行吗

两个因为经历,而产生的完全不同的观念,这种观念,“洗脑”都无法改变,这是时代趋势啊,这是人心啊。

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反面教材朱元璋,这位大明朝的开国皇帝,那叫一个勤政,出了名的勤于政事。

把全国大小,无数的事情都自己决断,财政问题,军事问题,社会问题,后勤问题等等的问题,全部一手抓。

这就相当于他这个皇帝都干了什么呢

当了财政部长,决策财政政策,当了后勤部长,全国各地的粮食储备和情况,以及未来规划。

当了军事部长,当了公安局长,当了环保部长,当了等等等等无数个部长。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全部都亲自决断,当然,他的决断还算英明。

但这样一来,朱元璋就累成狗了,真的是累成狗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

但他并不觉得劳累,还乐在其中,因为他深知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难为了千秋万代,为了大明的统治。

把皇帝当成了工作,干得相当出色,相当勤恳,任劳任怨

简直就是一个劳模中的劳模,放到现在,一定是被上司各种盘剥的苦逼职工。

没办法,能力又强,又肯干嘛。

可他觉得不仅自己应该如此,自己的子孙也应该如此,百官也应该如此。

于是那个朝代不是民不聊生,而是民很欢乐,但百官却不聊生,皇帝不聊生,当大官当皇帝都不如一个平民百姓来得快活。

到了后来,他的子孙就把这个政策推掉了。

王扬想对众人表达的是,你们很能干,很刻苦,很劳模,但你不能指望后代也这么勤勤恳恳啊,总得给点好处,给甜头嘛。

另一个例子就是诸葛亮,他也是什么事务都一把抓,但他知道其他人不能像自己一样这么勤劳,所以他没有提出任何这方面的政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