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新闯王 > 分节阅读 265

分节阅读 2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

“对啊,我们用低息还可以打压一下农民最大的负担高利贷,这样就更能让老财们自觉的放低高利贷利息,这比强迫他们减息不是更好同时我们还能得到一点利息来补充我们练兵管理的费用。”陈策举一反三的道。

“好小子,这是个好办法,总好过我们白白给钱,我看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办法发展到别的地方,比如种子,农具耕牛,还有那些百姓还可以用我们的贷款买种羊种猪下崽,那时候我们这里的猪羊多了,就能吸引外地的客商来我们这里收购,卖到外地不是更是增加我们根据地百姓的银钱,增加我们的税收吗这岂不是越来越好”三叔已经眉飞色舞起来。

“对对。就是闯王说的良性循环啊。哈哈哈。”大家开心的笑起来,李先生探身问山寨的银钱管理者三叔道;“只是不知道三叔能拿出多少银钱来进行这个放贷。”

三叔爽快的道;“现在咱们山寨倒是不愁你这些银钱,你尽管去做便是。”说到这里却是一皱眉道;“只是这许多银钱拿出去却要一个托底的人经管才成,莫要一个不小心被他贪墨了。”

“这倒是个大问题。”吴涛也跟着发愁起来,现在在座的都有要务在身,一时好像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既是有也不可能有那么多。

李先生沉思了一会突然两手一拍大呼道;“有了,某有一办法倒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给参详参详。”

吴涛等连忙问是什么办法。那李先生道;“我的办法就是钱人分离。”

“怎么个分离法”

“这就要麻烦陈兄弟了,先请陈兄弟派几个得力忠心的监军士,他的职责就是盯住经办事情的人。”

“这个好办,我去和赵督管说一下,他肯定同意。”陈车爽快的答应下来。

“那就好,这第二步就是选出一些识文断字的人出来,但这些人只负责到那些需要贷款的人那里,考核评估那人的财产价值和了解他的人品,然后决定放不放他的贷款,放多少,然后给那人开出贷款凭据,贷款人拿着凭据到我们这里来交给发放的人,这里发放的人验看了凭据后,给那贷款的人放款,这样就是管放款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放款,还要受到监军士的监督,这样三人互相制约岂不万无一失”

大家听了这个办法都大点其头,当然完全杜绝贪墨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最大可能的堵住了贪墨的漏洞。

大家都为李先生的办法叫好,三叔开玩笑道;“小李子,你这脑袋不经商绝对是个天大的浪费,我看你这太平绅士地主就不要当了,干明个我和我儿说说,干脆你就专门负责和那个什么郑宏达打对家得了。”

吴涛一听连忙打住三叔的想法;“别别别,三叔你老还是体恤一下我吧,这李先生还要帮我打理这根据地万千事物,那是万万离不开的。”大家就又是一番大笑。

笑过之后陈车接着道;“我看咱们既然要在商税上有建树,莫若就也给那些小商小贩放些贷款,让他们做大做强,支持他们走出去,带出我们的猪羊特产,带回来百姓需要的百货粮食,还有我们山寨上需要的物事。”

“兄弟你的这个办法好,咱们这根据地里的商人,原先成气候的和最重要的行业都被曹家所霸占,留给那些小商人的就只有一些针头线脑的东西了,这次剿灭了曹家我们得了上百家商铺,这些商铺都是大宗的买卖,商铺中的货物动辄上万两,加上那些房产门面更是要几百几千两的样子,原先我打下曹家,就要没收这些产业由山寨派人经营,但闯王却不同意,说什么大锅饭里那经营的人就没有上进心,同时也僵化了运作管理,以后一定亏空,所以就决定都发卖出去,只是山寨收取这些商户的商税,但是由于这里是那曹家一家独大,其他人都勉强糊口,也就没有财力来收购,结果发卖这些商铺却是无人问津,外地的人也不愿意来一个强盗经营的地方投资,所以还都放在那里,做也不是丢又丢不了, 成为鸡肋般的东西,这几天我正为这事犯愁,你的办法却是解决了这些大问题。”陈策点头道。

吴涛也兴奋的道;“我们贷款给那些想经营的但没能力盘店的小商人,让他们购买我们的店铺货物,一转手贷给他们的款子就又回到了我们的手里,但还多出了一年的利息和不知道多少的税收,真是一举多得啊。”

“但是对于商人的贷款却要谨慎,因为毕竟商业这东西有一定的风险。”三叔插言道;“可别什么人都贷款,结果到年底却让我们血本无归。”

“三叔说的是,但这却不怕,首先我们需要考评他们的信誉,然后我们在拿那些铺户房产抵押,其三我们要求他们寻找至少五户有信誉和能力的亲属或同行的铺户担保,岂不是把我们的风险就降到最低”思路一开,李先生那是整人的道道一套一套的。

“对,这办法好。”三叔大声赞叹道;“我们贷给百姓为营生的贷款就要低一点利息,这也体现你们闯王的菩萨之心,但这些商人却要利息高点,毕竟商人言利,是有钱赚的,只要我们比现在的驴打滚的利息少就成,我看百姓的利息就算一年一分吧,而且是不打滚的,但商人却需要二分,也是不打滚的,你们看如何”自从三叔管起了山寨上的钱粮,那两眼就完全掉到钱眼里了。不过这个事情倒是一致通过了。其实就是二分利钱已经是这大明最低的了,商人一定会欢呼雀跃的接受的。

就在不经意间,中国第一个放贷钱庄,也就是银行的雏形开始在这帮兄弟们的七嘴八舌间诞生了。打这开始,贷款的消息一经发布,那些有能力经商的都看好山寨发卖的买卖铺户,寻了亲属同道担保贷款,转眼间就把原先让大家头痛的曹家上百家铺户抢购一空,当时带出去的款转眼之间就又回到了三叔的手里,看着没有减少的银山捧着和银山一边多的贷款凭证,算计着年底十几二十万的利息收入,三叔做梦都在笑。

陈策还从山寨搬来了几部风车,命人架在一条河边,那不断转动的风车把河水提到高高堤岸上的场景,让大老远赶来看稀奇的百姓啧啧称奇, 顺便打听这是哪里有的卖,当现场解说员说这东西山寨给提供图纸,还可以给他们贷款自制的时候,立刻就带来了一阵造风车的热潮,几乎所有临河的村寨都有人贷款造风车,这就为根据地的粮食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那些质朴勤劳的百姓也拿着山寨的贷款开始发展起来养殖业,一时间各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放养猪羊,而这些贷款在根据地里起到了再次提升商业繁荣的活力,根据地的税收再次出现了提升。整个根据地出现了难得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就连根据地周边的百姓和商家都开始盼望着闯军的势力尽快辐射到他们那里,也给他们带去富足和平安。

这时的吴涛兴奋的对陈车道;“兄弟,我们连夜整理一个报告,你带回去给闯王,如果闯王批准,让他百忙之中给修改下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