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双鬼才 > 分节阅读 388

分节阅读 3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荀彧不想成功都难。正说话间,一把令人听了绝不舒服的声音传了过来:“司空大人。祝贺你乔迁新居啊”言词之间。满是阴阳怪气。

徐济等人停止说话,看向来人。

原来是张松等一行人。出人意料地。蒯越和廖立两人也和他们在一起。

见到这场景徐济和荀彧对望一眼,二人心中具是大感不妥。

问题出在张松身上。这人对西川的山川地理无比熟悉,现在居然和荆州代表在一起。那目的不问可知,当然是希望和荆州联手,在长江全线结成一条天险防线。

难怪益州的代表中有张松在了,这人根本就是被庞统派来与荆州结盟用的。

表面上看,益州使者地一切事物都由秦宓打理,但是张松却在暗中负责和荆州结盟。

庞统之所以会这么明目张胆的让张松等人和蒯越这荆州代表站在一起。那是因为庞统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早就知道张松熟知入蜀图。

虽然徐济已经有这张图,但是却知道两家联手的威力,虽然自己已经有了削弱对方财源的办法,但是说到底,最后还要和各方诸侯一战,若是孙曹刘三家联手防卫长江,那将会是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该死,自己怎么没有想到敌人会来这一手现在唯有希望双方还没有达成最后的协议,自己还有机会从中破坏。

众人一一和徐济见过礼,便和徐济客套起来。

一直被徐济缠住不放的程昱这才长出了一口气,一把拽过曹洪,站在一旁低声耳语起来,看他神色凝重的样子,显然是在询问曹洪刚才和荀彧都说了些什么。

看看曹洪一脸兴奋的样子,徐济就知道事情进展得很顺利。转头一眼便看见张松向程昱走去,心中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想,无奈自己和荀彧已经被他人缠住,所以无法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泰宓这时候发挥了他出色地交际能力,拉着徐济和荀彧谈笑风声,令两人莫奈他何,在一旁的廖立也是满脸地含笑,在一旁见缝插针。那杨怀在向徐济行礼过后,一眼便看见了在不远处成为众人焦点的马腾地女儿,眼前一亮,连忙走上前去向那女孩儿殷勤问话,那女孩儿看见他便老熟人似地叫着他的名字,和他打着招呼,看得徐济越发得生出警惕。

不行,绝对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徐济想到这里,便在心中揣摩对策,随口向廖立问道:“廖先生是哪里人”廖立闻言一愣,随后恭敬回答道:“廖立乃武陵郡临沅人。”徐济闻言心中一动道:“这么说来,廖立先生和我军中的廖化将军乃是同乡了是否还是同族呢”

廖立不置可否地回答道:“廖元检的确是我家族中的人,不过他在幼年的时候已经被他的母亲带走。后来定居襄阳。与我族中几乎没有什么往来。”

言外之意很明显。那就是说莫要用廖化和他套近乎,更有对廖化的轻视的意味。当然,这话也是说给站在一旁的秦宓说的,要他莫要多心。

徐济心叫难怪。廖化这人带字,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百姓,可是却偏偏乃是黄巾军的首领之一。那其中定然有很多的难言之隐,可惜他却从未说起,现在听廖立这么一说,徐济到可猜出个大概了。

一个女人带着自己的儿子远走他乡,那其中定有外人无法想象的辛酸和苦衷。此时。秦宓在一旁微笑道:“廖化将军独辟溪径,远赴北方,随大司空转战中原,立下赫赫战功;而廖立先生则是水镜先生口中的楚之良才。更是不同凡响。一文一武、一南一北交相辉映啊。”

表面上听。似乎是在打圆场,但是谁都听得出来秦宓站在了廖立一边,毕竟廖化从廖氏家族出走肯定不是件特别光彩地事情。

徐济闻听此方,身躯忍不住一震,他这才想起廖立是谁。难怪这名字听上去这么熟悉了在历史上,这可是个和庞统可以并驾齐驱的人物。

如果在吴国有一个被埋没的人才是虞翻的话,那么在荆州乃至在益州被埋没的人物就一定是这个麋立

刘备占领荆州后。诸葛亮就向刘备主动推荐两个人物,一个是庞统,一个就是麋立。至于白眉马良等人,在麋立面前根本算不上数地人物。可惜这人和历史上的虞翻一个脾气。自己看不上眼的人物一概不放在眼里,弄得最后连诸葛亮都无法包容他。罚他到边疆去开垦荒地。后来姜维请他出山,他却说诸葛亮死了。没有人能够真正完全发挥他的才干,宁可老死山林,还说若是答应了姜维的要求。就是糟蹋了自己。

没有想到。周瑜和孙策居然请得动此人出山,而且看他现在的模样。没有丝毫地狂傲,显然是对周瑜和孙策心悦诚服得很。

若有此人在荆州,孙策实力大增一时之间,徐济心情大坏。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张松的声音再一次传了过来。

众人闻言一楞,徐济这才惊醒过来,看向了得意洋洋的张松。

秦宓闻言脸色一变,因为张松这句话明显是在讽刺廖化做过黄巾贼,把廖化比喻成做贼的佳人,意在说廖化功勋再高,也洗刷不清廖化本身的污点。而且这话还有顺手牵羊骂徐济藏污纳垢的意味。

秦宓不由得为张松担心。

在徐济的府中,当着徐济这手握天下雄兵的大司空,居然肆无忌惮地辱骂徐济,这个张松的确是胆大妄为之极。

徐济当然听出了其中的意味,不过他却不会因此而杀了张松,那样只会显得自己理屈词穷,可是若是不置一词,对自己地声望也是大有损失,更对不久之后的谈判不利,毕竟在气势上已经弱了一筹。可惜这等文人间的辩论要求极严,正像是筵席之间的诗词歌赋,相对者必须要做到语出有典,但此时徐济却是有些着急了,他虽然也读了几年书,但多半是看的兵书战策,会的也是权谋权衡之道,舌辩虽然也不弱于人但多少是难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麻烦的。

徐济这边还未想好对策,荀彧却在一旁微笑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知耻近乎勇,弃暗投明总比朝秦暮楚地好吧。”

众人齐齐一怔,徐济听罢,心中大声叫好,荀彧这番话连打带削,暗中把在场的众人全都教训了。“衣食足而后知荣辱”,那是说廖化和他的母亲被廖氏家族逼得走投无路,自幼飘零江湖,当然不知道荣辱,若是怪廖化,那先要怪廖氏家族。

“知耻近乎勇”当然是在说廖化乃是勇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