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双鬼才 > 分节阅读 368

分节阅读 3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贾诩及时赶到。

有贾诩在,自然令徐济放心。与此同时,徐济迅速地篡改张辽战败的消息,只说这是贾诩诱敌深入之计。

随后,徐济期盼已久的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终于入关了李严改弦更张。宣布加入兖州军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力,本来手下地人就是自己的嫡系部队。魏延也不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相反还特别识时务。

再加现在荆州不稳,投降兖州军乃是很好的选择。

只是没有人知道李严早就已经投在了徐济的帐下,还以为李严是万般无奈下自谋活路呢。

至于弘农地区。则因为各方交战。反而成了势力真空,有掌管衮州大局的徐庶派了少量军队便可以维持,自不必担心。

郭淮河王晨以及亡灵回到长安,带着徐济以大司空名义书写地军事凋零,更挟于禁大军之威,直奔长安北面,手边冯羽,高陵,泾阳三地的长安守军。

三地守将见到突然出现的兖州大军,自知不能敌,更何况王凌王晨以及郭淮三人的私人关系,在加上徐济大司空的命令,令三地守将乖乖就范。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王凌、王晨、郭淮三人已经接替了三地的城守之职。

如此一来,泾阳东南地广大长安区域终于变成了徐济的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李严大军由青泥口出发,向西北方向长驱直入,与张绣大军会合。

如此一来便令张绣大军实力大增。更令汉中军寸步不敢前行。随后,于禁大军被徐济调进了长安。

徐济此举立时引起轩然大波,刘协和王子服等人更是措手不及。在还没有任何反应前,长安城的守卫工作便被完全交到了于禁的手中。而长安的其他军队则被徐济调到了泾阳、高陵、冯翊三地,美其名曰是加强对韩遂大军的防范,但其实是要三人把长安的这支守军分华瓦解,为己所用。

如此一来,长安的权力形势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由各自谋利。谄媚刘协,变成了徐济一头独大。刘协和王子服等人直到很久之后才想出了其中的关键。

不过没有办法,谁能想得到王允身死后,王氏家族会全面与徐济合作控制潼关和青泥口呢又有谁能想得到一直和于禁大军作战地李严会是徐济的人呢

直到此刻,他们才真正的知道了徐济不动声色便可置人于死地的狠辣手段。但要徐济调整长安布防的命令乃是刘协亲自下的,根本无法说徐济图谋不轨,更何况刘协在之前自己都说长安的守军皆不可信,应及早谋之,免得成为心腹大患。

徐济只是奉命行事,这又能怪得谁来

一时之间,朝堂的一众大臣唯有隐忍不发。正因为长安局势的突变,一直持观望态度的武功、新平、扶风等地马上向长安表示了诚意,并且向徐济示好,同时表明愿意出兵支援咸阳。

这一变故更令李郭汜大军受惊不小,在徐济还未及作出反应前,便主动撤军回到汉兴,静观态势地发展。

韩遂也不例外,从池阳缓缓撤出,令徐济又多了一个立足之地。韩遂大军在撤退后,也来到了汉兴,与李傕郭汜和牛辅的军队会合。令汉兴的军队实力大增。

虽然徐济在长安的斗争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是汉中的战事却对自己不利。张辽一败,虽然张绣和贾诩已经作了弥补,但是汉中的关口全部掌握在对方地手里了。那等于敌人掌握了随时进取长安的通道,令徐济十分恼火,自己何时吃过这种暗亏,这无异于在威胁自己,偏偏自己如今却又无可奈何。实际上贾诩到前线后一定想尽了办法对付来敌,但却只能僵持,由此可知敌人势力的强横。

所以徐济对汉中的战事极不放心,现在既然长安事了,当然要到汉中前线亲自督战。

随后,徐济便带着刘协给张绣和贾诩的封赏还有那昭告天下自己已经回长安的圣旨要亲自会一会前往汉中前线,令张辽吃了败仗、贾诩也无法退敌的汉中军。哼自己有贾诩为谋,手下大将有典韦、李严、张辽、魏延、张绣之勇武,其他如胡车儿、周仓、斐元绍皆非弱者,再有西凉骑兵和幽影之力,还会怕了对方

只是徐济没有想到,自己此行会遇上一套决不逊于自己,甚至犹有过之的劲敌班底。

不过长安会战,已然迫在眉睫

第三百八十一章 混战九

当徐济领着典韦、周仓、裴元绍三将率领五千幽影和来到前线时,已经是中午时分。

举目望去,己方的大营分为两部分,看旗号,靠近渭水,与河对岸的咸阳相对的乃是张绣的大营。

而在张绣大营东南与张绣大营尾呼应又迥然分明的大营自然是李严所部。徐济心中暗赞,如此布营,既可照应咸阳,又可防止敌人绕道而行,直奔长安偷袭,现在又是秋天,天干物燥,最应防范的就是火攻,这种三段布营的方式自然是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未算人先算己,最擅长于揣摩别人心里的贾诩在这一点上果然做得很好。

来到张绣大营前,自有人飞奔通报,不一时,张绣和贾诩以及张辽出帐相迎。徐济大笑着下马,向三人走去,一眼便看见了张辽,这才想起严格说来张辽还不是自己帐下将领而是吕布的手下。不由得有点蹉跎,不知道该以何种面目和张绣与贾诩说话,生怕张辽若未归顺便会看出自己不和张绣贾诩两人之间的关系,转而对日后把贾诩和张绣安插在汉献帝身边的事情不利。

转头间,却看见贾诩想自己微笑点头示意,心知贾诩已经为自己摆平了张辽,心中悬着的心登时大放,与张绣贾诩把臂言欢。随后便来到一脸犹豫与不自然的张辽面前,诚恳道:“文远,我思慕文远之才已久,今日终得一聚。实在是三生有幸,大慰平生啊”张辽对徐济印象原本不佳,但是吕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令自己伤透了心,而且在张绣军中日久,对贾诩的计谋十分佩服,自己更从中得到许多裨益,因此便安心在张绣军中任职。

他觉得张绣虽非明主,但是跟随贾诩却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情。

谁知道正是这个自己最为佩服地人居然告诉自己说他乃是徐济的人。这令张辽实分吃惊而又无所适从。有心离去,却又不忍。再加上贾诩的一番苦劝,便勉强留下,准备先观察徐济为人。再另作打算。

今日见到桀骜不驯的张绣和神秘莫测的贾诩对徐济居然是这般恭敬的态度,冷眼旁观的张辽又是另一番感受,觉得徐济必有过人之处,否则岂会令张绣和贾诩这等人物心悦诚服。再想一想徐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居然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颠覆了长安地政权。现在更是军权在握。自然对徐济有一种畏惧心理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