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双鬼才 > 分节阅读 256

分节阅读 2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扶罗放弃了对南匈奴的收复,转而攻击上党。

不过于扶罗却很聪明,他并没有马上进军,而是先给张扬写了一封信,说是自己为了表示并没有和兖州合作。所以准备出兵上党,帮助张扬击退兖州军。

张扬哪敢信他,要求于扶罗不要进入上党,并且声称自有办法对付兖州军。

这正是徐济感到奇怪的地方,张扬这么做一定是受到了袁绍的首肯,若是换了别人,在这种情形下应该放弃上党才对。

看来袁绍还是另有所图。现在徐济唯一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

而在此时,扬州战场的战事也终于打响。

孙策以袁术任命的折冲校尉、殄寇将军的身份,带领朱治、吕范、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攻击曲阿。

而那其中,当然有到现在功名还不显于世的周瑜周公瑾。

刘繇早已经做好准备,他听取了部将张英的主意,将手下雄兵屯于牛渚,更积粮十万于邸阁,正在相互僵持。

广陵太守曹操此时非常主动地赶到扬州,协助刘繇防守扬州。

这也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边数所在,因为有了曹操,一切都变得难以预料起来。

不过徐济却知道,这一战就会决定由谁来统治江南,而这个人就是自己统一天下进程的最后一个敌人。

此时的孙策乃是袁术手下的大将,所以人们一致认为攻打扬州乃是袁术的主意。

刘繇乃是汉室宗亲,而且是扬州刺史,更是名声在外的名士,而且刘繇与徐济一向交好,孙策的行为被认为是袁术对徐济的挑战。

人们认为兖州军方不会置之不理。

岂知,孙策和刘繇的大战虽然引起了兖州方面的强烈谴责,但是兖州军方却没有实质性质的行动。

驻兵在下邳的波才大军和乐进大军毫无南下、驰援扬州的举动。

这一下子,可是谁都看出来兖州出问题了。

随即,袁术终于抛出了那个重磅炸弹:称帝。

袁术此举一出,立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以袁胤等人为代表的袁氏家族的文人开始公告,昭示天下,一个个谄词如潮,歌功颂德,无非就是什么“四世三公”之类的溜须拍马。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这群文人引用了兖州的新“五德终始说”,生搬硬套地证明着袁术乃是配五德的君子。

这言论一出来,立时引起了连篇的口水战。

率先发难的并非是兖州,而是长安的王允和杨彪,两人虽然和袁术暗中有一些勾结,但是两人的权力来源于皇权,没有皇帝的名义,他们两个人哪里有资格主持朝政

故此,两人十分坚定的发出檄文,坚决反对袁术的此种行为,并且认为袁术这种行为就是国贼,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那态度的激烈和坚决是袁术难以想象的。

随后,兖州开始在荀彧的带领下开始向袁术展开反击。

不过荀彧不愧是制造有利形势的高手,他并没有简简单单把攻击袁术作为根本目的,而是顺势提出了一个根本的目的: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乃一种人才是真正的配五德的人物。

这消息传到徐济那里的时候,徐济的心中不由得一震,他知道荀彧这谦谦君子是看穿了自己的用心,虽然没有明言但却明显的表现出了支持自己的态度。

现在,荀彧痛骂袁术的檄文就放在徐济的面前。

也正是这篇檄文,为徐济日后的称帝开了先声

但徐济反而好奇,荀彧虽然早已经对大汉颇有不满,但却始终坚信汉室之中终有明君出现,而这位明君能够平定乱世,这也是徐济在回到陈留之后为何迟迟没有去拜访荀彧请他相助自己的缘故,自己走的这条路最后必然是要称帝自立的,而这却和荀彧一贯坚持的有所违背。

而后来荀彧主动离开颖阴相助自己,徐济虽然心有担忧,但因为这事还远因而并没有在意,但此时看到这偏檄文,徐济的心中又有些许的不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