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双鬼才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容忍宗教学说在那里装神弄鬼,更令世家大族担忧的事情是就连自己的家族子弟都相信宗教编出来的鬼话,若是听之任之,任其发展的话,只怕最终会完全沦为宗教的附属品。

高顺沉默了一会笑道:所以我才说主公真乃神人也。徐济不明白高顺突然间为何要说这话,不明所以的看向高顺。

高顺笑道:我虽然并随追随主公骑兵之人,但是却知道主公的施政理念其实和儒家思想宣传的那一套大不相同,可以说那完全是一种新学术。

徐济一怔,马上明白了高顺的意思。高顺接下去说道:其实早在主公夺取并且占据南陈留之时我就隐约觉得主公推行的政令似乎和朝廷惯常有所不同,但主公当时却未曾明言,那时子和眼光短浅,更不曾听军师劝诫多读书是以不解,如今却是了然了,因为以主公的出身,即便是提出了新学说,也不会有人相信。最后只能走张角的老路,把自己的学术化身为宗教,要么就是放弃自己的梦想,投入到一方诸侯帐下,为其效命。

高顺见徐济听得入神,接着说道:可是主公却不甘心是这种结果,洛阳一行最大的收获就是主公的名望相比于剿灭黄巾之时大有提升,而且作为大汉驸马的身份也为主公提供了相当大的保护,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主公终于不必在掩饰自己的施政理念了。仔细想来,主公这一番冒险却是值得的。

徐济闻言,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心中更在暗叫惭愧与幸运。自己当时哪里还顾得上这许多事情,那不过是求生而已。想起当年和郭嘉彻夜长谈时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想要完成自己狂妄的梦想,在起兵之时也是雄心勃勃的要建立能够让自己放手施为的一片乐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换来的只是种种迷茫,要不是自己是个天生的无神论者。只怕自己已经走上高顺说的宗教之路了。幸运的却是伊宁的出现,是这个丫头用十几年的时间让徐济走上了这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而直到在洛阳真正扎根之后徐济才意识到学术声望的重要性,也正是从那时候他才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它。这段道路实在是太漫长了。现在想起来,竟然让徐济产生了恍如隔世的沧海桑田的感觉。当然若不是张让的刻意照拂,徐济丝毫不怀疑自己已经是一具尸骨了。

想到这里,徐济叹道:不管怎么说,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付出终归会有回报。

高顺笑道:这个自然,我和主公一样出身寒门。自是知道这其中的艰苦。其中的味道不是袁绍袁术这等天生下来就把学术力量拿捏在手中的世家大族的子弟所能真切理会的。

徐济点头道:不过老天爷还是公平的。正因为如此,袁绍他们一辈子都是纨绔子弟,根本就不可能承担起上天赋予他们的重任。

高顺眼中亮了起来道:的确如此,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徐济调侃道:子和都会咬文嚼字了不过子和你说的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由于天生在政治性极强的环境中,他们更加懂得利用手中的学术。更知道如何把学术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深明学术力量的巅峰就是利用皇命的开始。

高顺不屑地笑了笑:那是当然,否则袁绍怎可能干出不承认当今皇帝,偏要立幽州刺史刘虞为皇帝的事情。

徐济看着高顺,笑道:子和的眼光也越发犀利了,一句话便戳穿了袁绍的阴谋。

高顺点头道:这就是书里说的霸天下和霸一方的区别了。袁绍四世三公,已经是天下人望之首,若是按照一般的常理来看。只要天下太平,袁氏家族终有一天可以权倾朝野,独占大权,可是袁绍袁术真是生不逢时,接二连三的事情破灭了他们的梦想。

徐济点头道:正是如此。先是何进阻挡他们的路,紧接着就是董卓,董卓把皇帝把持在自己的手里乃是袁绍最难以接受的事情,身为天下人望之首,学术界的领袖,没有皇命在身,强极也仅仅是个称雄一方的诸侯而已,袁绍岂能甘心这一点要扶植一位新皇帝做为他称霸天下的遮羞布那是必然的。

高顺也是越说眼睛越发明亮,听到徐济这话也是笑道:袁绍还是有些本领的,天下这么多的皇室宗亲,袁绍居然一眼便看中了刘虞。这的确是个最佳人选。

徐济思索半晌之后也笑道:的确如此,因为和其他皇室宗其相比,刘虞是个没有野心的人,而且刘虞的才能重要在于内政而非是军事,所以这种人是最容易被袁绍利用和控制的。不过令袁绍失策的地方是正是因为刘虞这家伙没有野心,所以根本就不会去当皇帝,让袁绍想要利用都无无处下手。

此时两人来到一个已经被冰封住小水潭边,站下身来,高顺道:所以我说主公现在也面临着袁绍当年的问题,主公现在已经取袁绍而代之,成为天下人望之首,可以说主公已经把学术的力量运用到了顶峰,更由于军事的强大,天下间除了袁绍这深恨主公的人外没有人再会对主公产生图谋不轨的想法,那无疑是自寻死路,现在天下的大势正是因为主公的原因反而出现了短时间的太平,除了袁术这不懂权谋的搅局者外,谁都不会轻举妄动,更不会给主公以出兵的把柄。所以我说主公在中原取得绝对优势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外用兵的口实。

徐济点头叹道:所以对我来讲,现在出兵长安,迎皇帝才是解决这问题的根本方法,只要有皇命在手,我们对外用兵就会有大把的理由。高顺笑道:正是如此,其实董卓想要做的也无非如此,但是为人过于残暴却令其失掉了人望,哪怕是把蔡邕这等当世大儒把持在手中也无法为其赢回失掉的人望。

徐济闻听蔡邕的名字,心头一颤,想起了还在自家居住的蔡文姬,一时之间也是良多感触,却听高顺又道:所以若是抛开个人感观和敌对立场,这董卓实在是一代人杰,其目光有令人赞叹之处。

徐济点了点头道:不过董卓却难成其大势。高顺眼眉一挑,不由得问道:主公何出此言军师曾言现在董卓退守关中,用的明明是战国强秦的策略,所谓坐山观虎斗,拥有那种天险的地形,外人根本就是难以攻入,只要策略得当,董卓只要坐观成败,就可坐享诸侯互斗、最终相互削弱的成果,然后效仿秦王横扫的故事,便可称霸天下了。主公为何如此肯定董卓难成大事呢

徐济笑道:董卓并非是始皇帝,始皇帝虽然刑法严峻,但是却绝不残暴,国中人民无不誓死效命,但董卓确放纵手下,肆虐百姓,而且他的手下虽然能征惯战,却无视法度,我看董卓早晚会死在自己手下的手中,即便不死,董卓的内部不稳,何以谈横扫天下

第二百二十四章:我得高子和,胜百万雄师

高顺呆了一呆,道:“主公说得不无道理。不过我看董卓身边能人无数,武有吕布,文有李儒,一为义子,一为女婿,有此二人在,别人想要动手似乎希望不大。”

徐济闻言心中暗叹,正是在吕布的身上出了毛病,不过这话现在说出来也没有人相信,谁知道吕布乃是天生的色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