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双鬼才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之大又该何处去寻张让等人若是寻不着张让便无法迎回少帝,那于局势恐怕又是另一番更糟糕的光景了。

此时袁绍也得了消息,也不敢再多做耽搁急忙率部而出追着曹操的脚步直奔北宫外而来,却说北宫之外便距离北邙山不远,段珪一众人挟持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自然是走不快,后边的皇宫一片烟火,却好似整个天边都在燃烧一般。张让等人自然不敢多做停留。而此时宫中之变已然传遍洛阳,整个洛阳都一片混乱之景,徐济自然也是得了消息,但他却并没有任何动作,伊宁也问他为何仍旧安坐于府中,徐济淡然道:宁儿有所不知,如今大将军毙命,洛阳局势一片混乱,我已然是最后的保障,袁绍与曹操一众人难道还拿不下几个宦臣不成我留在洛阳的目的是为了安定局势。

但徐济心中当然不是这么想的,对他而言按兵不动绝对是最适当的选择,别忘了何进虽然身死但其背后的世家却是实力未损,自己一旦不慎露出破绽便是十死无生的局面,所以即便是欺瞒了伊宁徐济也不得不为之。至于刘辩和刘协的生死,徐济根本不担心,张让绝对是不会让他们中任何一个人丧命的,这两个小东西都活着这大汉才会乱,而这些也正是张让想要的结果。

渐渐入夜了,皇宫的大火依旧没有全部熄灭,映红了半边天,而徐济独自倚靠在屋顶的雕檐上,他眼神略显迷离,显然是心不在焉,忽然院子里传来伊宁清越的声音:夫君在看什么

徐济低头看了看院子里的妻子叹了口气喊道:你且上来就知道了。伊宁当然不是弱质女流,听到这话借着梯子三两步就爬上了屋顶,只见不远处的皇宫还闪耀着火光,烟尘四散飘散,她陷入了沉默。已经不需要徐济再解释什么了,那里就是她生长的地方,也是承载着她快乐和悲伤的地方。

夫君难道真的无法挽救如今的局势吗伊宁眼神迷离,也并没有看着徐济。徐济当然知道照着自己妻子的冰雪聪明是绝对瞒不过她的,如今也看的出来伊宁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影响徐济的决定。

徐济轻轻叹了口气,从身后将她抱紧,随后语带无奈地开口道:宁儿,如今洛阳的情形你也看的明白,我自然不是不想有所作为,只是如今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够改变的了。对不起,宁儿。

而徐济怀里的伊宁听到徐济的回答之后却并没有回答,但徐济却能感觉到她的瑟缩。徐济轻轻用力将她抱得更紧:别担心,我会保护好你的。他能感觉到她微微的颤抖,看不到她的神情,但徐济却明白,她在哭。徐济有些于心不忍,但他的确做不出那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决定。何况即便他真的去做了也未必就能够有什么作用。所以他也只能自私的选择保存自己。

而此时伊宁终于还是开口了:夫君的难处宁儿也晓得,是宁儿太任性了。天下大事夫君看的自然是比宁儿清楚的,只是宁儿唯有一个愿望,求夫君为宁儿实现。徐济闻言一怔,随后轻声道:说罢,不论是什么我都答应。

夫君救不得大汉,便请夫君建立一个比大汉更好更强大的王朝虽然语带哽咽,但徐济分明听得出伊宁的坚决,他很诧异于自己这个妻子的表现,他放开了抱着伊宁的手将她转回面对自己的位置开口问道:宁儿何出此言看到徐济一脸的惊诧伊宁笑了,她伸出手轻轻拢了拢徐济的头发道:夫君素怀大志,大汉已然不能成为夫君一展所学的地方,那自然就需要更大的舞台不是吗不论夫君将来是否能成人主但夫君的志向难道不是宁儿所说的那样吗

听到这话徐济才安下自己的心道:宁儿倒是吓坏了我,好,我便答应你,无论前路几多艰辛,我志向犹存便至死不休伊宁轻笑着拍拍徐济的肩道:夫君莫要妄言,如今你这肩上不但有无数将士和臣属的性命,更有宁儿的期盼和嘱托,更不用提夫君自己的志向了,夫君如今可是重担在肩呢。徐济闻言皱眉看着伊宁,随后叹气将她再次抱紧道:何必强作欢颜你懂我,我难道就不懂你吗宁儿,但使徐济一日在世,便不容有一人伤害你,哪怕伤害你的人就是我

徐济说出这话当然是真心的,如今洛阳沦落到这般田地他的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导致了伊宁如此难过的罪魁祸首,所以他很抱歉。但徐济同时有没有更万全的选择所以他也只能承受自己这么做的后果。而伊宁此时也只是轻轻拍着徐济的后背好似自言自语的说道:宁儿知道的,宁儿都知道的,只是宁儿也好难过的

这注定是徐济难熬的一夜了,安抚了伊宁之后他得到了英雄楼传来的有一个坏消息:董卓从渑池起兵了。这就意味着董卓不久之后就会抵达洛阳了,鉴于这个情况,徐济不得不连夜赶去西园,他必须让高顺随时做好离开的准备了,一旦董卓进驻洛阳自己的活动空间只怕要比何进在世时还要更小。

再说此时张让、段珪劫拥少帝及陈留王已经到了北邙山,此时已然是近二更天,一行人早已是疲惫不堪了,不说刘辩和刘协,便是张让等人也已经是疲惫至极,正欲寻个地方休憩,忽然便从身后传来马蹄声大作,段珪回头看去只觉肝胆俱裂,山麓上满是火把前进的光点,一时之间竟不知有多少人马。段珪急忙下令加速前行,然而一行人本是极为疲乏,更兼人哪里跑得过马,不消多久就被赶上。

为首之人张让认得,乃是河南中部掾吏闵贡,此人座于马上见到段珪便高呼道:逆贼欲逃往何处张让和段珪慌乱之间各自抓起一人分散逃去,张让北向而走,直奔到一条河前才停息。此时张让也是无奈了,看向自己手里的人,恰是陈留王刘协,这孩子正一脸好奇的看着张让,眼见前边是河便以稚嫩的声音道:常侍何不投降如今后又追兵前有大河,似乎已经无路可走了啊。张让回头看着这个一脸稚气的孩子阴恻恻的笑了笑道:陈留王或许并不晓得张让为何做出今日之举,不过这也无所谓了,王爷将来会知道为何老奴会做今日之举,这天下已然势成乱局,王爷还是自求多福罢。言罢便投河而死。

刘协哪里能料到张让有这举动,半晌没敢动,直到水面上已然没有动静这才敢爬出河边的草丛,适时天色大暗,刘协也辨不清方向只得随意找了个方向便走去,不多时竟然遇见了惊魂未定的刘辩,原来张让与段珪分开之后半路因闵贡追的太急嫌刘辩拖了脚程便弃之不顾,这才将刘辩落在此处,两兄弟具是受了惊吓,此时又是露水深重,本来便是腹中饥饿,一时间悲从中来便相抱而哭,但有恐为人觉察不敢放声大哭。

刘协左右看了看强忍惊慌对刘辩说道:陛下,此处不可久留,当寻路离开刘辩此时哪里还有主意,自然是连连点头。于是两人便脱下外边的袍子结在一起各自缚于腰间,就此从乱草中爬出,然则北邙山上乱草杂生,更兼此时更深露重不见五指,两人正感惊慌之时忽而从河中流萤飞出,照耀了道路,二人方得见眼前景象。刘协便回头对刘辩道:天可怜见,陛下,正好借流萤之光寻个活路。刘辩自然点头称是。

于是二人借着流萤之光一路前行,不知走了多久,只觉天色已然泛起微熙才见得道路。刘辩和刘协此时已然双足生痛难以再行,此时二人方才见到面前仅有一处上岗,其上有一户人家,刘协于是道:陛下,我等已无法再行,何不借此地暂歇,待天明再做打算刘辩自然也是走不得了,闻言也气喘道:此计甚好,便依你说的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