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双鬼才 > 分节阅读 127

分节阅读 12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在陛下寝宫,是以差奴婢寻大人议事。听到这话袁绍已经确定了分了,刘宏只怕是当真驾崩了,虽然还不清楚缘由,但如今对何进和袁绍而言最重要的当然不是追究刘宏的死因,方今最重要的事情是稳定大局,而后先扶持刘辩为帝,至于刘宏,死人自然不需要摆在第一位了。

于是袁绍立刻对小黄门说道:你且稍候,容我安排手头事务之后便随你前去见大将军。袁绍当然不只是为了手中的事务,此时朝中大臣只怕多半都并不清楚这事儿,何进这粗鄙之人恐怕也想不起这事儿,袁绍必须将这个消息告知他的叔父,事已至此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好处,应对起事态的发展自然也会有些许优势。不过此时袁绍本身是没有时间去传递消息,于是他随手从衣襟上扯下一块布条就地咬破手指在上头写起来,写完之后便交给一个御林军士卒并交代道:交到袁隗太傅手中,就说是万分要紧之事。切记不可有失做完这些之后袁绍便急匆匆的跟随小黄门直奔刘宏寝宫而去,凭心而论,袁绍本人是不大看得起何进的。但对于何进对自己的信任袁绍还是颇为满意的,之事袁绍此时心中想的更多的是之后事态的发展,显而易见的是刘宏暴毙绝不简单,但幕后之人的目的是什么刘宏如今突然暴毙是早有打算还是迫不得已,若是早有打算那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很是让袁绍困惑。

不过还不等袁绍想明白二人便到达了刘宏的寝宫,何进已经等了许久,屏退了宦官之后何进便立即面带焦虑的开口问道:本初,事已至此。计将安出袁绍看向刘宏的遗体面露沉吟之意,随后道:诛除阉人一事尚需进行,大将军当立即扶持皇子登基,在这之前,切勿走漏消息。

袁绍的建议不算解决之道但至少是中肯之策,先避免局势糜烂显然是必须做的事情,但何进听到诛除阉党这话之时便皱起眉头道:先前我已然有言在前。谋害我唯蹇硕,其余不论,这事儿便作罢了。袁绍闻言不由道: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啊大将军,请三思。闻听袁绍这话何进当即脸色一变怒斥道:吾意已决,不必多说,且办好自己分内之事

袁绍一看何进已然不悦自然也只得作罢。但袁绍此时心中已然留了个心眼,告辞何进之后便独自前往见袁隗,对袁绍来说如今最重要的是与袁隗商议之后袁氏的站队问题,何进已经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了,就今日来看此人迟早必然是要招致祸患的,袁绍可不愿意陪着这个蠢材一起葬送掉自己的前程。

而此时的曹操正与一众朝臣在大殿等待,一边听着外头传来的喊杀声曹操心中一边想着徐济的意图。就曹操对徐济的了解看,如今正是浑水摸鱼的大好时候,何进此时必然无暇顾及他,徐济为何毫无反应这里头透着的诡异令曹操颇为在意。但就在此时何进进了大殿。大殿之中忽而就是一窒,曹操定睛细看,只见何进似乎暗藏心事并不像往常那般作势,而是直接开口对殿中的诸文武说道:陛下今日龙体欠安,朝会便散了吧。

这事儿往常倒也不是没有,但曹操却觉得不对,原因很简单,袁绍和袁隗叔至俱不在。这显然并非寻常的事情,曹操敏锐的察觉到不对,但是他还是按下自己想要询问的念头,何进此时的脸上明摆着就是不要碰招惹他的神色。曹操还不至于蠢到自找麻烦。

再说徐济,此时虽然何进已经封锁了皇宫但徐济还是得到了些许消息,就比如,刘宏已死。得知这个消息的徐济立刻便知道张让刺杀何进的计划怕是失败了,于是刘宏就成了那个必须死的人了,接下来何进必然是要着手应对皇帝驾崩之后的麻烦局势,徐济借此得到了解放,但徐济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一旦何进解决了这些之后自己仍旧会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想必何进是不会介意将自己除之而后快的,所以徐济必须时刻关注着洛阳局势的发展,他已经做好了离开这个实非之地的准备了,当然徐济并没有将刘宏驾崩之事告知伊宁,固然有不想她悲伤之意,但徐济更害怕的是一旦有了什么变故耽搁了自己的计划,即便伊宁心中对徐济有怨恨或是不满徐济也不得不如此去做,他绝不可能螳臂当车的去对抗何进,而且真正的凶手是张让,说到底刘宏的死也和徐济脱不了关系,所以徐济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为刘宏报仇。

而且,张让怕是也命不久矣了,从此之后这些真相就会被历史所掩埋。

旦日,张让起了个大早,因为昨日之事他与一众党朋都没敢离开皇宫,当然这些他们并不包括张让,对张让而言留在皇宫只是因为他能做的事情不少,而且张让本身并没有苟活的想法。

就在此时突然有个曾在张让手下当差的小黄门入门来,见到张让便躬身行礼道:董太后宣常侍入见。张让心中暗暗冷笑,这就是他等的,何皇后和董太后之间的关系紧张在洛阳早已不是秘密,如今刘宏驾崩未留下谁继任的问题,董太后不论出于什么想法都必须找人相助,而身为近侍的张让等一干人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于是张让没有二话便随小黄门前往董太后居住之所。待张让抵达已是一炷香之后了,董太后显然等的有些焦躁了,见到张让前来立刻便下令外人不许打扰便关上了门,张让虽然清楚董太后的目的但还是故作惶恐跪倒行礼道:不知太后宣老奴前来所谓何事董太后一介妇道人家哪里看得出张让的虚实,当即便说道:何进之妹,始初我抬举他。今日她孩儿不日将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权太重。我将如何张让闻言情知董太后恐怕是无计可施才会宣自己来见,须知此时皇宫已然封锁,便是董太后的侄子董重都不得入内。

想通此节张让反而不急了:太后怕是问错人了,老奴乃是内侍,不许妄议朝政。董太后也是人老成精,当然知道张让这是要讲条件了,于是便开口道:常侍勿忧。只要得以保全哀家则哀家必护得常侍无事。但实际上张让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死活,他之所以这么说意在打消董太后的疑心,若是自己直接说董太后还未必尽信,但如此一来董太后便必然会信了。

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闻听张让这一席话董太后大喜过望,正如张让所说。董太后只是没有足够的帮手,或者叫做党朋,但董太后却又一个无与伦比的身份,她乃是太后,更是刘宏的生母,这足以给她以足够的资本了。

而至于为何董太后对自己生子不明不白的暴毙却并不悲恸张让也并不觉得奇怪,这些年来刘宏也就真没去看过董太后几次,除了把刘协交给董太后照料之外几乎便毫无母子感情可言,而张让这些应对之法说起来也并不高明,但对董太后来说却已经是能够想到的最好的解决之道了。不过董太后恐怕并不知道张让其实只想要让董太后再去给何进找点麻烦而已。

董太后心中有了案底之后自然也就淡然了,随即便挥手示意张让退下,张让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对张让而言他的目的已然达到,只要董太后真的依照他所言而为势必会触怒何皇后,而一旦触怒何皇后则必然会引出何进,若是何进要解决董太后不用强是绝无可能的,张让的居心也就一览无余了,他不但要给何进找麻烦而且还要让何进背上不敬的罪名。这事儿说到底张让做的是无本买卖,他可一点都在意最后的结果如何,惟独他心中还有些担忧的还是忋究竟是否已然安全,或者说徐济是否已经做出了决定。他如此花费时间的争取时间无非还是为了徐济能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