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双鬼才 > 分节阅读 98

分节阅读 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把张邈扔到了高顺营中,原因很简单,高顺麾下陷阵营的驻地除了高顺和自己其余人等想要进去都必须获得准许,能够准许的人也唯有徐济和高顺了。徐济是真不想再看到这位太守大人了,更不想让他给自己找麻烦。

然则虽然圉县一役是取胜了,但实际上徐济得到的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张邈被俘但北陈留依旧为其部下控制,徐济可从没想过自己手里捏着张邈就能要挟他们交出北陈留,所以实际上徐济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去并没有收获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唯一得到的就是徐济的名望再次上涨了,击败一郡太守的大军压境可以说完全的展示了徐济的军事才华。

尽管早先徐济就是靠着战功坐到督邮之位的,不过他的年纪始终让人无法信任,但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现实,没有人敢再小觑这个年仅十六的少年了,当然这也仅限于陈留一郡和颍川。

徐济对于颍川的士林而言是个复杂的存在,首先徐济并不是和他们有着相同利益的人。甚至徐济和他们的关系恶劣非常,但是颍川的士林却又不得不承认徐济的确算是颍川士子,而且还是极为优秀的一位。可以说和徐济同时期的颍川士子还没有人做到徐济做到的这些事情,从这个角度说来颍川士林应该是与有荣焉,但实际上徐济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颍川士子,他自认是荆襄士子。不过在颍川徐济的故事也算得上是极为传奇的一个人物了,当然这些徐济本人是不大清楚的。

之所以提及颍川的士子也是因为徐济击败甚至生擒张邈之后颍川之中便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其中不乏讽刺当年逼徐济出走的世家们,而世家们自然是有苦说不出。徐济现下看起来是颍川士子的标榜,但此人的立场与世家却是对立的。所以颍川之中对于徐济的争议也是极大,寒门士子皆以徐济为榜样,但大部分世家子弟却不大看得上。

荀彧当然就是那小部分的世家子弟,而此时的荀彧也实在有些苦恼,他怎么也没料到徐济的手段如此凌厉。张邈抵达圉县不到十日便将其击败甚至生擒,这样固然是好事但荀彧很多准备都还没有完成,所以应对其这一次的麻烦便有些措手不及。

荀彧自成婚之后便搬到了荀府之外居住。所谓成家立业,虽然他还没有出仕但却已经是名声在外,迟早必有人前来征辟,所以对于荀彧的举动荀氏倒是没有任何阻碍的就同意了,而荀彧搬到荀府之外也不过是为了自己行事更加方便而已,自己毕竟还肩负为徐济导引言论的职责,而且郭嘉留下的人手也还需要他安排打点。

此时徐济战胜张邈的消息已经传到颍川两日了,为了徐济能够少些责难所以他才暗使寒门士子闹出这些言论来,至于不敬上官这种罪名荀彧自然是有办法为徐济洗脱的,只是这恐怕需要点时间罢了。至于袁绍的隐患荀彧当然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而是此时实在没法子去顾及他了,不过所幸也还有办法,而他的办法很简单。张邈既然是袁绍的朋友那么想要让袁绍不因此难为徐济自然还是要从袁绍的朋友身上下手,而曹操显然是不二人选。

更重要的是曹操与徐济算是有些交情的,而且从某些态度上看得出曹操对徐济是极为看好的,而且徐济所托的事情对曹操来说并不算很麻烦。

袁绍这边的问题倒是可以暂且不去考虑,但首要的麻烦却必须解决,朝廷会如此处置徐济这是个不好猜测的事情,徐济此次之事也是可大可小,若是朝廷想要深究什么革职查办都是轻的,说不得就是个充军流放的罪名;但往轻了说也可以只是罚掉徐济的俸禄以示警告。

这要是放在那位公主还在荀彧是绝对不担心的,只是如今徐济对于当今天子来说本来就是个没什么好印象的家伙,而今还犯下了这事儿,荀彧是怎么都看不出徐济还有什么留在陈留的可能性。但机会却也还有,不过却并不掌握在自己甚至是徐济手里,而这种无法掌握的感觉让荀彧很是无力。

再说回徐济,此时他是真的疲惫不堪,连着数日都在谨慎布局算计张邈,最后的确成功了,但徐济损耗的心力也着实不小,所以他在返回圉县之后立刻便闭门谢客。好在徐济本身的官职也就是督邮而已,巡县之时也已经处理掉了刘贤和魏仲,南陈留的百姓对于这位年少有为的督邮的包容性也的确是很高,尽管徐济不理政务却也依旧是民望极高。至于张邈南陈留的百姓不说全部,至少圉县之中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是谁,让圉县变得如今这么好的是徐济而不是张邈,他们自然不会对张邈有什么尊敬。

但徐济却没有真的在休息。他也没时间休息,避而不见客的缘故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思考,徐济的担忧也正是朝廷对自己的处置,自己虽然是迫不得已才反击,但是本身自己的确是站不住脚,而且张邈的人脉绝对是比自己要更宽广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者杀掉张邈是更好的选择。但一旦自己杀掉张邈便是裸的无视了大汉律令,那样自己是半点活下来的机会也没有了,而如今最多不过是失去自己的官职和如今谋划而来的一些,这些徐济倒是输得起。

只是徐济却不甘心,实在是不甘心,张邈输了战争却笑到最后这种结果简直是个笑话,但是现实似乎就朝着这个笑话发展,徐济明明是这一战的赢家却似乎要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这叫人怎么能甘心徐济再这么淡泊也是难以接受这个现实的。但他却真的也就没有办法反抗,就如同伊宁的离去一样。

但这绝不是徐济想要的结果,尽管他如今难以有所作为但是徐济不是一个轻易就放弃的人,而徐济能做的是做好最坏的准备,徐济可不会接受这种毫无缘由的失败。

而此时洛阳之中的朝堂之上也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宦官和外戚的争吵说白了也是要争抢资源。此时的袁绍已经身为大将军何进的幕僚了,而他的态度自然是此风不可长,必须严惩徐济。而宦官则反对,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大汉需要这样的军事人才,否则难道要依靠一帮只会舞文弄墨卖弄才学的人去领兵打仗吗显而易见的是宦官也不大看得起所谓的清流文士。

而这种争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张邈战败的消息传到洛阳之后,因为这事儿早朝之时已经连续两天都吵得不可开交了,对于徐济这个人,刘宏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在他眼里徐济无疑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但同样这也是一个难以掌控的家伙,而且更关键的是这小子不知怎么就拐骗走了自己宝贝女儿的心。从那个丫头从陈留被蹇硕接回来之后不止一次的为徐济说好话。但是刘宏没有回应的缘故很简单,他不确定徐济是不是他可以信任的人,说实话。十常侍现今于刘宏而言也已经是尾大不掉了,当初用以压制外戚的宦官现在颇有些要与外戚分庭抗礼的意思,而自己这个皇帝倒是变得有些无足轻重起来,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刘宏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自己多年来受制于人原因也很简单,他没有自己一手操控的军队,军权在大将军何进手里,自己想要动用军队也只能通过何皇后,但坦白说刘宏早就厌烦了何皇后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