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2 / 2)
“我们在一起读书都是好几十年的事情了,你二伯跟你说这些做什么那时候你二伯高中毕业在我们县城当时都是最高学历了。”
说完叹了一口气“不过,后来还不是那段动荡的年代,结果我们同一年龄段的人都止步于此,后来听说你二伯回村种地以后,我们就很少联系,直到前几年开始组织同学会我们才重新相聚。”
“哪你呢你那时候也是高中毕业,但国家正在经受磨难,你不会也是高中毕业的吧”
“说起来我运气还不错,当时社会一片混乱,那还上什么学,全都停课,高考更无从谈起。在我回农村不久,就跟着一个亲戚到山城当学徒工,后来利用学到的知识很多东西领悟很快,在不久之后就当了一名正式工人。”
“你是一个工人,你骗鬼呢全身上下一点都不像。”柳毅还真对着苏老头左看右看一番。
“谁跟你说我是工人来着,我是一名教师,现在还是教大学生的一名教师,在那个年代,当教师可是一份万人敬仰,十分崇高的职业。”
“你不是刚开始说你到工厂当学徒工,不久就转正了嘛现在怎么又变成去当教师了”柳毅真有些搞不明白了。
这时候苏老头又开始拽了吧唧的“不是跟你说我运气好嘛,当了几年工人的我,平时也没有放下书本,在后来恢复高考以后我就顺理成章的考上大学,我可是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
柳毅恍然,怪不得全身上下都透出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原来是这样。柳毅虽然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但喜爱文学的他知道,华夏第一批大学生现在混得都不错,关键是在那缺少人才的年代,只要是大学生那是全国各地都打破脑袋到处抢着要人啊
难怪这个老头自上而下散发出来一股优越感,不过值得柳毅怀疑的是,第一批大学生都是人之骄子,这个苏老头除了衣裳讲究,其他也看不出是一个大人物的样子啊
第八十一章农学大才
首先感谢今日打赏好友书友:shark01、人一介、馅饼麻麻、老猫不吃小鱼,江南三十谢谢你们支持
事先声明,本文中人物纯属虚构,是为了剧情需要,不要对号入座,也不要过于纠缠
“骗子”柳毅脑海当中这个词语一闪而过。不着痕迹的用眼睛再次看向那个苏老头,只见苏老头脸色微红,可能是讲着他的过往史而有些兴奋所致。
其他的还是一如平常,神色没有丝毫不自然,也无任何矫揉造作的感觉。看着苏老头仍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实在不像骗子所为,柳毅把“骗子”这个词汇又从脑海中去除。
“原来你还有这么一段曲折的经历,以后的生活也应该不缺乏精彩吧,继续继续”柳毅现在如他心意,叫他继续往下说。
“那是当然,我们是回复高考过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不说这个名头,但每个人都是真材实料的,不像现在的大学生满街都是了。”说完心里似乎很有触动。
“我本来在工厂上班,本应该去学习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不过做了几年的工人有些厌烦那个行业,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看着一草一木很是好奇它们为什么生长,就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科目,农学专业。”
“那你就专门和植物打交道,怎么没有从事研究,反而去当了老师呢”柳毅真对这老头感兴趣了。
“老师就不能做研究了,肤浅”柳毅被他突的骂了一句“肤浅”有些恼羞成怒了,不过那苏老头没有理会柳毅正处于爆发的边缘。
继续说道“那时候什么人员都紧张,全部有点能耐的人都身兼数职,像我这种学冷门学科还不是一样,你也不想想全国各地到处急需人才,学冷门的人总也有用得上的时候吧,不然开那个科目干嘛”
“是啊,那你们后来就被调去当老师咯”柳毅好容易平复了情绪,现在以为这苏老头就是那时候被发配去当了老师,还一副肯定就是如此的模样。
“不懂装懂。”柳毅又被苏老头毫不留情的训斥。
“你、你”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什么你,当老师那才是我们的副业,我们还是从事科研,知道袁隆平吗”
“这个怎么不知道,我们全国人民都要感谢他,不是他培育出杂交水稻,恐怕华夏国现在还在挨饿。”柳毅对这个培育出杂交水稻的“杂交水稻之父”当然熟知。
“哪你知道山城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袁隆平就是在那里学习过,后来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当中也是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农业研究。”苏老头给柳毅讲了他以前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
不过柳毅没有被他的话套住,还在心里想“这老头未免有些自抬身价,怎么把袁隆平扯出来了,还真敢什么光环都能往自己身上撒,不怕等会说不出道道来自取其辱。”
所以柳毅想着等会看笑话,也没有打断苏老头的话语,还催促陷入沉思的他继续往下说。
“急什么,都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我慢慢回想一下,理顺了再说。”不在乎柳毅有些挤眉弄眼的样子,似乎想起了什么有开始了他的回忆。
“袁隆平确实是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人物,为华夏国千万人民带来了福音,我们到大学学习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很出名的人物,特别是作为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农业上取得的成绩我们更为关注。所以他也是我们那一批专业学生仰慕的对象以及追赶的目标。”
“那时我也是年少轻狂,有股不服输的信念。既然他在水稻育种培育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我就从另外一个方面,水果树木方面下手。”
“哪在那个领域取得成绩没有不过看着你现在也不怎么样,一定是失败了吧”柳毅不放过打击他的机会,心中忿忿“看你还得瑟”。
苏老头这次却不以为意,有些轻轻的摇摇头“在杂交水稻的巨大成果面前,其他的都变得黯然失色,就像漫天的星星挡不住月亮的光芒。”
柳毅心里有些不平静了,难道这老头还真在果树方面有所建树。面对袁隆平老爷子,他似乎还心有不甘,可一切都是成绩说话,杂交水稻能获得国人的称赞那是实至名归的。
柳毅记得最为清楚的一件事就是,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撰文说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当时谁有这个气魄敢说这句话,也就只有他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凭着杂交水稻才能这么硬气为华夏挣下不少面子。
“那你在果树方面有什么成果呢”柳毅开始转变对这个苏老头的态度,也是本地出去的一个大人物,他说的是真的话还要好好巴结他啊。
“成果不敢说有多大,很多都是理论上的东西,以前的国家是没有钱搞这些东西,后来是没有兴趣做这个东西,我看都快要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