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玉楼人醉杏花天 > 分节阅读 17

分节阅读 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童儿见状道:“姐姐切莫担心,如今三娘虽然撞破此事,却不曾对老爷言讲的,当日只嘱咐我不得往内庭行走,只在二门外书房里答应着,也不许再见五娘,旁的并没有说起,如今此事过去半月有余,也不见闹出来,想是三娘顾念着与五娘的情份,许是就丢开手不管了也未可知。”

庞春梅听闻此言,低眉寻思了一阵,因对琴童儿点点头道:“如今我去回禀五娘此事,你也先安分些,别往后头乱跑,若是五娘有什么示下,还是我来说与你知道,你若得了消息,也想法子传递进来才好。”那琴童儿点头答应着。

春梅得知了此事,因一溜烟儿往后面就走,赶着到了五房院里,回身掩了院门,心中兀自突突直跳,因进得房来,也不对金莲说一声,将那托盘往桌上一掷,哐啷一声,倒把那潘金莲唬了一跳。

因赔笑着下得炕来,但见春梅面带不悦之色,因上前携了她的手笑道:“我的姐姐儿,是谁将你气成这样的说出来奴家替你出气。”

春梅见状冷笑道:“奶奶如今想要替我撑腰只怕也不能了呢”

潘金莲闻言不知何意,因问道:“好好的这又是怎么了你这蹄子忒不知进退,我这里姐姐长姐姐短叫了几千声,你倒受用起来,还真个以为自己是主子小姐,我是奴才丫头”

那庞春梅闻言直气得哭了起来道:“我说我不蹚这一趟浑水儿,都是你这银妇挑唆的,成日里在我跟前显情儿买好儿,叫我死心塌地的对你,如今连累的我也不能清白做人了,你若犯了事,大不了褫夺了衣服头面,叫官媒进来带了去,外头嫁人,我是跟他家签了卖身契的,或打或杀或卖,谁知道将来哪里讨个活命呢”因说着,越发撒娇撒痴大哭起来。

潘金莲不听此言便罢,听闻此言因唬得花容失色道:“这是怎么说莫不是琴童儿那厮对你说了什么,这件事情我却做的机密,难道竟给人撞破了不成”

那庞春梅闻言冷笑道:“如今奶奶给人背后捅了刀子,这会子还做梦呢你瞧瞧那厮给你的小玉佩还在不在了”

一句话提醒了金莲,因点点头道:“也有半月不曾见了,原先以为是姐姐替我收起来的,只是此事还没说破,奴家也不好细问,如今竟不知哪里去了”

春梅道:“我的奶奶,你好糊涂啊,如今你们这一对苦命鸳鸯的定情信物都落在孟三儿手上,你素日当她是亲姐妹,她这是手里攥住了把柄,要把咱们主仆两个摆布死了,来日那大房里不得宠,她却做了主子奶奶”

一席话将那潘金莲说的木雕泥塑的相仿,缓了半日的神,方才支支吾吾道:“这话真么”

庞春梅闻言冷笑道:“你不信只管问你那心爱的去,这话可是琴童儿红口白牙亲口对我说的。”因说着,将琴童儿方才所说之言,鹦鹉学舌一字不差说与那潘金莲知道。

金莲听闻此言,因点了点头道:“想不到这孟三儿竟有如此心机,当日我出来这里时,先头几房都不待见我,那上房屋里明摆着说我是个狐狸,生得那样,专门迷惑爷的,几次三番阻着不教爷和我沾身,只有那孟三姐瞧着随和,提携看顾我颇多,我只当她是个好人,原来竟是这般心里藏奸”

春梅闻言道:“只怕她还肯顾念些昔日姐妹之情不然为什么有了把柄,却不马上对爷告状去呢”

潘金莲闻言冷笑一声道:“我的姐姐儿,可说你是年轻不谙世事,她如何是顾念我们姐妹情谊,这明白时捉贼见赃,捉奸成双的勾当,如今爷虽然恼我不与我好了,到底我这样的容貌人品,十二分人才,岂是久居人下的此番她拿着东西闹出来,爷心里也未必舍得将我撵出去,况且又有你这蹄子给他收用了,咱们爷心里最软,只要与他有过露水姻缘的,都十分看顾怜惜,况且我是正经摆酒请客娶进门来的,哪有那么容易割舍

若是这孟三儿一击不中,岂不是得罪了我又在爷跟前落下一个栽赃陷害的罪名,只怕就要失了恩宠,她是个水晶心肝儿玻璃人儿,难道肯冒这个险自然是留着东西,慢慢的查访些缘由,再收服了琴童儿替她说话,只怕就要将我摆布死了方才干休,且喜那冤家对我倒是真心的,不曾替她作证,老爷面前指证于我,只是那冤家也是个贪财好色的,若是孟三儿将她那花枝儿一般的身子前去贴恋,只怕两个上手几回,我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因说着,心中慌乱,搂着春梅大哭起来,哭得春梅心里也慌,主仆两个哭作一团儿。

闹了半日,还是春梅率先止住了眼泪道:“事已至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总要想个法子扭转局面力挽狂澜的才好啊。”

潘金莲此番方寸已乱,因扯了春梅的衣袂道:“好姐姐,我心里慌得很,一时半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恨孟三儿那银妇,平日里装的一副好性儿模样,办起事来一点儿不含糊,叫人措手不及的。”

那庞春梅当日年小之时,原是个落第秀才家里的女孩儿,未满十岁早已通读了四书五经,虽然如今落魄做了丫头,倒比一般的主子们还有些见识的,因眉头一蹙,计上心来,点点头道:“既然那银妇要摆布咱们,不如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金莲闻言不解道:“怎么又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春梅闻言冷笑道:“她手里有了咱们的把柄,咱们手里难道没有她的把柄不成”

潘金莲闻言哎哟了一声道:“我的姐姐儿,倒不是我赞那孟三儿,只是她到底算是个正经妇人了,最是安于内室的,从来不喜欢与男子亲近,除了老爷一个,她眼里有过谁满屋里你若是能挑得出她的错处来,也算是你有本事。”

春梅闻言摇头笑道:“俗话说百密一疏,奶奶方才哭闹之际,我倒想起一个故事来,前儿往茶房里头催水,隔着门帘子听见里头有人说话儿,原是三房里的小鸾和大房里的玉箫扯闲篇儿,我也好奇,就躲在窗根儿底下偷听。

但听得那玉箫问小鸾:近几日你们奶奶来请安,怎么不戴那根宫里来的金簪子了自从上次老爷寿筵见了,我们大奶奶就爱的什么似的,总想着教三娘取下来仔细瞧瞧,又不好问三娘戴的。

那小鸾闻言笑道:再别提那簪子了,可不就是寿筵那一日,我们老爷吃醉了酒,非要一位奶奶去前头见见那起子狐朋狗友的,临了儿还是我们奶奶往前头去了,谁知那一干宾朋有几个泼皮吃醉了,只过来胡缠,唬得奶奶闪避了一回,谁知那簪子就不知掉到哪儿去了,我因劝奶奶回了爷,仔细找找,谁知她竟是个省事的,因说沉甸甸的戴着什么趣儿,竟不愿意再找。

奶奶听听,这根掉了的金簪子,只怕就是咱们反败为胜的机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