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颠覆大宋 > 分节阅读 331

分节阅读 33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置

众人来到了皇宫跟前,皇宫正门打开,众人一起进入了皇宫之中。

此刻赵佶、葛冰、刘世凯等人都好奇的看着眼前的辽国皇宫,这里和曾经的开封皇宫差别极大、完全不同。宫殿阁楼重重叠叠,远处还有许多八角佛塔,一股子异域风情充斥皇宫之中。

赵佶的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曾经辽国是上国,而现在辽国已经灭国对于这个事实,他异常高兴

“对了,为何没有臣子出来迎接”赵佶道。

“国事繁忙,大家都在操劳国事,就不用劳烦他们了。”赵谌苦笑道。

在赵谌看来,赵佶等人从北方回国,这不算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这些人都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他们回来实在不值得庆祝。

“哼”赵佶冷哼了一声,心中异常的不满。

他们一路往前,路上倒是有不少的大臣经过,这些大臣也不下跪,只是站立在一旁行礼,之后匆匆离去。在赵佶看来,这些大臣简直是嚣张跋扈到了极点以前在开封皇宫的时候,若是皇帝经过,任何大臣、太监、宫女都要跪下来,谁若是不跪下来,立刻就要诛杀

“谌儿,你也实在是不会管理朝政”赵佶道。

“朝政的事情就不用爷爷操心了。”赵谌摇头道。

“为何这皇宫之中没有太监、宫女”赵佶道。

“皇宫之中要那许多的太监、宫女做什么以前在汉中的时候,皇宫里面只有一个太监,那还是折可求安插进来至于宫女,大概有百余人吧现在这燕京皇宫也是如此,没有太监,宫女数量也极少要之无用”赵谌淡淡道。

赵佶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皇宫里面至少要有数千名太监、数千名宫女,这才算是皇宫眼前这算是什么全是侍卫这是军营还是皇宫”赵佶轻喝道。

“在我看来,这已经足够了后宫中还是有宫女的。”赵谌道。

越往前走,赵佶心中越是不满他在女真的时候,听说大宋已经重新得到了中原,甚至得到了燕云,他以为大宋和以前一样,可是现在他却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将领、士兵、大臣、皇宫处处都让他觉得诡异当初的开封城完全不是这样子啊

他们朝着北面而去,这里是真正的后宫所在。

走了大概有一刻钟的时间,他们来到了一座宫殿的面前。

这座宫殿规模极大,赵谌道:“爷爷,这里是太极宫,你今后就住在这里面吧。我已经让人将这里收拾好了,也安排了下人来伺候。”赵谌道。

眼前的宫殿宏伟、高大,甚至还要超过开封的福宁殿,赵佶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接着赵佶便看到太极殿的门口站立着几个女子,这几个女子从上面下来,他们跪倒在了赵佶的跟前,领头的一个女子容颜极美,恭敬道:“臣妾参见太上皇”

赵佶一愣,道:“你是何人”

赵谌笑道:“此乃是皇后折氏。”

赵佶皱了皱眉,道:“你便是折可求的女儿吗”

折月如点了点头,道:“正是。”

旁边的赵谌已经走上前去将折月如扶了起来,那几个伺候折月如的宫女也纷纷站了起来。

赵佶似乎对于折月如非常不喜,冷哼一声往前而去,赵谌急忙跟了上去。

“折可求乃是逆贼,他的女儿怎么可以成为皇后”前方赵佶的声音传来,折月如的脸色变得煞白。

“折可求是折可求,他女儿是他女儿月如贤淑温柔,可以母仪天下。”赵谌道。

“最好将这个皇后换了我给你重新物色人选”赵佶冷哼道。

折月如站立在那里,双拳紧紧的握着,心如刀绞,不过她不敢失礼,呆了片刻之后,咬牙跟了上去。

众人进入了太极殿中,赵谌仍旧是坐在了中间的位置上,他笑道:“今日太上皇历经磨难归来,我让人给你们准备了极为丰盛的酒菜,准备了一些歌舞来人,都上来吧”

赵佶、葛冰、刘世凯等从北方归来的君臣已经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多久先是酒菜端了上来。

这一次的酒菜比在军营中要丰盛了许多,但是比起当初在开封皇宫的时候还是差得太远。

又过了一阵,有十余人进入了太极殿中,开始为赵佶等人表演歌舞。

这十余人都是燕京城的艺人,乃是赵谌花钱从外面请来。

他们的歌舞水平比起当初开封城的歌舞水平差的太多,不过赵佶等人多年没有看过歌舞,此刻都是拍手叫好。

酒足饭饱,赵谌挥了挥手,这些艺人们从太极殿里退了出去,宫殿中只剩下赵谌、赵佶以及一班大臣们。

“皇帝,这千余人从北方归来,你准备如何安置他们”赵佶道。

“诸位都是曾经的开封大臣,不过开封被女真攻破,城池已经彻底的毁了开封百万人口,现在剩下来的寥寥无几,不知道有没有几千人开封是回不去了,诸位若是在其他地方还有亲人,朝廷会为诸位提供回去的路费若是诸位已经没有亲人,那就呆在燕京城吧,朝廷会给每人一百两白银作为安家费用燕云、中原一带土地众多,你们若是想要去乡下,朝廷也会给你们分发土地”赵谌道。

“什么仅仅给我们一百两白银作为安家费用”

“我们都是曾经的朝廷大臣,回来之后理应进入朝廷啊”

“我们都有勃勃雄心,要中兴大宋现在我们回来,却是给银子、土地,这是要让我们自己养活自己吗这怎么可以”

下面那些归来的大臣们都是议论纷纷,许多人脸上露出了愤慨的表情来。

其实一百两白银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一百两白银足够一户人家生活十余年即使是到了清代,白银贬值,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没有中举前给人当私塾老师,一年只有四两银子的收入,那也足以养活一家三口人在宋代,白银的价值要远远超过清朝

可是对于那些大臣们来说,这一百两白银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少到他们不屑一顾的地步他们觉得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