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颠覆大宋 > 分节阅读 265

分节阅读 26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你还有什么法子”赵谌又道。

“其次,陛下要抑制工商自古无商不奸,正是因为有这些商人在,天下人才奸诈成性抑制工商之后,贪腐之人定然越来越少,天下风气自然越来越好。”陈东一本正经的道。

赵谌现在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你还有什么法子”赵谌再次道。

“还有,就是要减少法治”陈东道。

“减少法治”赵谌难以置信道。

“不错,正是要减少法治圣人曾经说过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法治越多,天下人越是奸诈,贪腐之人也就越多。圣人的话总不会有错吧我们要按照圣人的话去做”陈东道。

“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意思是说法律越多,犯法的人就越多,法令越多,奸诈的人就越多古人称之为“法出奸生”,乃是儒家的著名人物董仲舒所说这董仲舒也可算是儒家圣人之一,在古代名气极大,陈东竟然对他的话推崇直至。

“你的意思是说,要用德治了摒弃法治用德治来使得天下清明”赵谌道。

“不错正是要摒弃法治,以德治国陛下原来也明白这样的道理,真是太好了”陈东手舞足蹈道。

赵谌淡淡的点了点头,心中却不以为然

现在打下江南之后,北方的局势也已经了然,恢复中原已经不成问题,到了现在已经该是考虑治理天下的问题了。这治理天下就包括贪腐的治理。德治固然是必不可少,但是也万万少不了法治,更不用说抑制工商,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作法。这陈东乃是标准的腐儒,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重用。即使他嫉恶如仇,即使他气节非凡,也只会好心办错事。

“张爱卿,治理贪腐,你有什么看法”赵谌突然看向了一旁的张浚,道。

张浚在历史上大大有名,担任过南宋的枢密使、宰相等要职,当然在这个时代他还没有多少名气,但是他的本事还是胜过一般的官员,赵谌也想听听他的看法。

张浚也有些出乎意料,没有想到赵谌竟然询问他治理贪腐的方法。

“陛下,治理贪腐,一则如陈大人刚才所说,正心以定天下,还有则是用重刑治理贪腐,使得天下官员不敢贪腐”张浚思考了许久,这才道。

山中树荫极多,虽然是夏天,但是微风吹来,这里竟然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赵谌道:“重刑治理贪腐要如何重刑”

张浚道:“贪腐百两白银者,罢官贪腐千两白银者,羁押三年贪腐万两白银者,羁押十年,抄家贪腐十万两白银者,斩立决贪腐百万两白银者,诛杀九族”

赵谌一边往前走着,一边轻轻的摇了摇头。

大宋自从建立以来,很少有重刑处置贪腐官员的例子,现在张浚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不过重刑绝不是治理贪腐的好办法。

尤其是,张浚所说根本不算是“重刑”。

中国历史上,重刑治理贪腐最有名的帝王乃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规定,凡是贪腐超过六十两白银者,处以剥皮酷刑。天下各个州府门前都要土地庙,这土地庙便是实行酷刑的场所,因此这里又被称之为“剥皮庙”。一旦有人贪腐超过六十两白银,立刻被押到土地庙前,先是砍下脑袋,挂到旗杆上示众,之后是剥下人皮,里面塞上稻草,放到衙门公座的旁边。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去土地庙瞻仰,然后在土地庙中住上一晚上,之后在衙门办公的时候,都要和“人皮”相伴,十分恐怖

除了剥皮之外,朱元璋还制定了挑筋、挑膝盖、剁指、断手、刖足、抽肠、刷洗、称竿、刺、割鼻子、阉割、枭首、凌迟、族诛等无数对付贪腐官员的酷刑但是朱元璋到最后却发现,天下的贪腐官员竟然是杀不胜杀,越杀越多,到了最后,朱元璋也是有心无力,只能说“今后凡赃者,不分轻重皆诛之”

朱元璋出身贫贱,从小父母兄长全部饿死,他对于贪腐官员异常的憎恨,因此治理贪腐异常的严苛相对于朱元璋来说,张浚所说的那些“重刑”几乎不足一提明朝官员要是听到张浚所说的这些“重刑”,恐怕都会笑出声来

可是朱元璋如此酷刑都无法治理贪腐,张浚的这些“重刑”如何能够治理贪腐

因此对于张浚的说法,赵谌也是不以为然。

中国古代,上下几千年,几乎没有人能够治理贪腐。即使是到了现代社会,仍旧是贪腐横行。

“陛下有什么好法子”就在这个时候,黄潜善开口了。

“朕也没有什么好法子,无非是从制度上下手现在各地的知府、知县权利太大,他们既要管理地方又要审判案件,在一府一县之中,几乎没有人可以制约他朕看,可以让府县中的有名望之人监督地方官员若是官员做得不对,这些有名望之人甚至可以联名写信给朕,弹劾这些官员。”赵谌道。

其实这便是“议会”的雏形了最早的议会便是地方上有名望之人组成,当然真正的议会比赵谌所说的权利要大得多,他们可以监督财政、弹劾官员、进行选举等等现在赵谌只是说这些人具有有限的监督权利

“陛下这个主意倒是不错有人监督,那些官员自然不敢作恶”黄潜善立刻道。

张浚也是点了点头。

“陛下,各地的知县、知府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圣人学问,这才能够治理地方陛下这么做,那是不信任这些知县、知府了不信任我们这些圣人门徒了”陈东则是厉声质问道。

“也不是不信任圣人门徒中也有作恶之人,有人监督应该是好事啊”赵谌道。

“可是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陛下如此做,只能让天下读书人心寒”陈东道。

“这只是朕随口一说,将来还是要好好的思量思量的。”赵谌淡淡笑道。

现在没有必要和这腐儒争辩。

这些腐儒,心中认定死道理,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改变。

在赵谌看来,有权之人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成为官员,都容易贪腐。像是德治治理贪腐,这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