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颠覆大宋 > 分节阅读 235

分节阅读 23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朝着大海大声的呼喊着。

他觉得自己仿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和以前再也不同。

他似乎再也不是以前的自己。

“我到底都做了什么呢”

他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临安城打下来之后,本以为天下一统,从此意气风发,只剩下女真蛮夷我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成熟,天下没有我不可做、不能做之事谁知竟然接连发生了这许多的事情算了,还是先返回临安城吧,江南局势绝不能乱将来,我自然会找到她的”

“事有轻重缓急,她只要活着,我就会找到她的,可是江南局势不能拖延”

赵谌脸上神情变幻,许久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一步一步离开海边,只是离开的时候,心中隐隐有些挣扎。他还想留在这里寻找宋轻瑶,不过终究没有停下来。

此时此刻在临安城中,这里也是风雨交加。

在临安城东边的一座宅子之中,这里建造的富丽堂皇。

宅子的深处是一个花园,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江南的春天早已经到来,虽然有风雨存在,花园里也已经一片绿意。

花园旁边的一个房子里,此刻正坐着七个人

坐在主位的人头发、胡子花白,满脸的皱纹,正是江南大儒杨时。

苗刘兵变的时候,杨时躲在家里,根本就不敢出去。

等到苗刘兵变,赵谌进入临安,他也是乖乖的躲在自己家里。

直至赵谌遇刺,杨时才再次开始活跃起来。

房间里的其余六人也打扮的文质彬彬,有人手里拿着折扇,有人手里拿着书本,他们的年纪都在五十岁以上,他们做派儒雅,竟然都是江南的大儒

在杨时的左手旁有一人五十岁左右,身体微微有些瘦弱,但是双眼异常的明亮,他的头发胡子也已经花白,可以看出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英俊之人他叫做李侗和杨时一样,他也是二程弟子,不过他拜师的时候,二程已老,因此是杨时代师授艺,说起来,他也算是杨时的弟子历史上,他的名气也是极大,因为他乃是朱熹之师,朱熹正是从李侗的身上继承了二程学问,终于将理学发扬光大,使得理学大成。

在杨时的右手旁有一人年纪也较大,头发全白,双眼昏花,他身材倒是高大,只是现在年纪大了,腰已经有些弓了。他偶尔抬起手来喝茶,也是双手颤抖。他的名字叫做罗从彦,也是二程弟子,江南大儒。明朝的时候,他和诸葛亮、朱熹、文天祥等人一起进入文庙之中,受国家祭祀,也是儒学大家。

其余的四人也全部是江南大儒,往日里受人尊崇,非同小可。

此刻窗户开着,他们正一边说话一边聆听雨声。

“杨先生,现今天下大乱临安城刚刚发生兵祸,你将我们叫到这里做什么”一个大儒道。

“我叫诸位先生前来,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杨时道。

当下他使了一个眼色,顿时房间里那些貌美的侍女退了出去,将房门关上。

看到杨时如此谨慎,其余的大儒当下也谨慎起来,知道杨时所说的事情非同小可。

“杨先生,快些说吧。”一个大儒道。

“女真入侵,国家大乱,建炎皇帝于乱世之中力挽狂澜,这才使得国家安稳之后在江南,建炎皇帝勤勉爱民,尊崇儒学,令人敬佩反观宣武皇帝,他在建炎皇帝已经继位的情况下再次登基,分裂国家,罪该万死他又推行秦皇暴政,只推崇武力,不知道文教之功建炎皇帝本应是一代圣君,但是却被宣武皇帝残暴杀害,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杨时道。

杨时说完之后,其余的大儒纷纷点头。

这些年来,赵构对于这些大儒们确实是非常的尊重,对于儒学也十分的重视。而赵谌在关陕、汉中、川蜀各地宣传军国思想,这些都和儒家的“中庸”、“不争”等等大相径庭,江南大儒根本就不会接受赵谌

“不过天命注定,宣武皇帝根本不是真龙天子他刚刚杀害了建炎皇帝之后,他自己就遭遇了刺杀”杨时哈哈大笑道,一脸的兴奋。

“宣武皇帝遭遇刺杀,是真是假”一个大儒道。

“肯定是真的那天晚上,宣武皇帝属下大举调兵,前往西湖一带据说是这宣武皇帝荒淫无耻,他刚刚占领临安,就在西湖之上宠幸建炎皇帝的妃子,结果被刺客找准时机,将他刺杀”杨时的脸上带着一丝猥琐的笑容,道。

“我也听说了宣武皇帝被刺杀之事应该不会有错的”李侗开口道。

“不错刺杀之事定然是真的,最近几天,宣武皇帝手下的那些兵马仍旧在大肆寻找”罗从彦也开口道。

这些人纷纷说赵谌可能遭遇刺杀,本来有些怀疑的大儒也不再多问。

“宣武皇帝本就大逆不道、罪该万死,他死了就死了,本没有什么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我大宋亿万百姓不能无人统领今日我将诸位召集而来,正是为了这件事情”杨时道。

杨时说完之后,其余的六个大儒此刻都皱起了眉头。

“杨先生,建炎陛下已经死去,太子赵旉也已经死去,其余的皇室子弟都在北方,被女真人关押,我们立谁为帝”李侗道。

“谁说其余的皇室子弟都在北方”杨时道。

“杨先生的意思是”李侗的眼中露出了一丝困惑的眼神。

“太宗一脉已经非死即俘,不过太祖一脉还有人活下来,现在就有不少人在江南”杨时的脸上带着笑容,道。

“啊”其余的江南大儒纷纷呆在了那里。

“不错还有太祖一脉”好一阵之后,李侗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从开国到现在,太祖一脉被贬到江南,现在也是子弟众多,只是渐渐也和平民百姓没有多少区别了”罗从彦也点头道。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乃是一代霸主,取后周而代之,一统天下。只是宋太祖赵匡胤早逝,宋太宗赵光义继位。

关于赵匡胤去世的原因,在宋朝就流传是“烛影斧声”,后世史书中也有记载。

史载赵匡胤在开宝九年病重,皇后派亲信太监王继恩召唤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让赵德芳继位。只是赵光义早已经窥视帝位,多年前已经收买了王继恩。王继恩离开皇宫之后,立刻去找赵光义。赵光义进宫之后,不经通报就来到了赵匡胤的寝宫。王继恩回宫,皇后问“德芳来耶”,王继恩说“晋王至矣”。晋王便是赵光义,赵光义进入赵匡胤寝殿之后,远处的太监、宫女看到烛影下赵光义的身影乱动,似乎在与人搏斗一样,接着他们听到“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即“病逝”。第二日清晨,赵光义就在赵匡胤的灵柩前继位。

赵光义继位之后,赵匡胤的儿子纷纷出现状况。赵匡胤一共有四子,长子早死,次子赵德昭被逼自刎,三子早殇,四子赵德芳则是在二十三岁时“病逝”。

古人结婚极早,赵匡胤的儿子们在壮年自刎或者“病逝”,但是他们都有子孙流传后世。不过,他们的子孙也大都遭遇贬黜,其中赵德芳的几个儿子都被贬到了江南,他们的子孙也在江南定居。

到了现在,赵匡胤的后人基本上已经没有爵位,他们如同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

他们已经不再是皇室子弟,但是他们身上留着的也是赵氏的血脉。

历史上,赵构的独子赵旉死后,赵构就是从宋太祖的后人中找到一人作为养子,之后用养子继承他的皇位。

“不错,杨先生说的不错”又有大儒点头道。

“只是太祖后人颇多,谁人可以继承皇位”一个大儒道。

“我仔细研究宗谱,太祖六世孙赵子诚勤勉老实,颇懂诗书,可以继承皇位。”杨时微笑道。

这赵子诚便是历史上宋孝宗的生父,宋孝宗的养父便是赵构只是现在赵构已经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