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192

分节阅读 1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岳飞的想法非常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而骨感的现实只是来源于一个人,一个岳飞一生中最大的敌人秦桧。

秦桧的心里非常清楚明了,自从金兵突然间毁约出兵南侵的那一天起。他的首相位置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虽然得以蒙混过关,那是因为高宗皇帝的慵懒、他秦桧自己的黑箱权谋操作、以及他本人厚颜无耻的结果。

实际上,包括岳飞、刘锜在内的所有宋朝将士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都是对他秦桧投降政策的否定和讥讽。

原因很简单,所有投降议和的理论根据,都是基于本国的实力不如对方。

只有在打不过对手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投降或者讲和;倘若己方的实力还要强于对手,干嘛还要卑躬曲膝地向对手求和

这是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

对于秦桧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身上议和的标签太明显了。

自建炎四年秦桧从北方镀金回来以后,他就开始大张旗鼓、四处宣扬讲和。他最著名的理论就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而在绍兴八年他所主持的和议中。南宋朝廷、包括高宗皇帝所要忍受的屈辱,已经打破了大部分读书人的心理底线。

而如今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岂不是对他以往的投降政策的最大的嘲笑

可以这样说,宋朝的官兵在前线战场上获得越多的胜利,他秦桧的首相位置就会愈加的危险。

因此,无论如何,他秦桧都必须要制止这场战争,平息所有的风险来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秦桧与岳飞势同水火,无法两立矣。

事实上,除了在正面战场上和完颜兀术斗智斗勇之外,岳飞在后方的临安府内,还同时进行着另外一场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岳飞依然是进攻的一方。

岳飞的进攻手段就是,用连续不断的捷报,用震惊一方的战报来提醒皇帝,你也可以成为一方的霸主、流传万世的一代明君。

相对于岳飞,秦桧自然就是防守的一方。

秦桧的防御手段就是:首先,尽可能地封锁消息,让皇帝不清楚前线战场的最新动向;其次,发动自己的党羽,向皇帝灌输金兵不可战胜的想法,要让皇帝下令岳飞尽快收兵。

当然,秦桧不会亲自出手。

秦桧自绍兴八年开始独相以后,尤其是在与金人的和议当中,得到高宗皇帝的授权,在侍读和御史台等重要部门全都培植了自己的亲信,如今战火弥漫之际,出手的当然就是秦桧的党羽们。

第一个出手的殿中侍御史罗汝楫。

罗汝楫上奏给高宗皇帝曰:“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飞若深入,岂不危哉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

对于罗汝楫这个说法,整个御史台集体响应,然后提交给宰执秦桧大人审核,随后上报给皇帝,请示批准。

这就是中国某些文人的表现,历朝历代莫不如是。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切身的利益,而没有黑白对错之分;至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等等,管他呢

对于这份集体奏告,高宗皇帝考虑到大多数干部都这样想,觉得这样更能构体现出大多数人的利益,于是批准。

s: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ve2003大大、hans2006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六十七章: 金牌急脚递

无论是在正面的战场上,还是黄河北岸的敌占区中,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捷报送上来。可是岳飞非但感觉不到开心,心中的不安反而越来越浓烈。

原因是,自从对郾城之战颁旨嘉奖后,十几天的时间,朝廷再也没有任何的音信送递过来,这显得太不寻常了。

从太宗皇帝开始,大宋朝廷一直对武将的用兵非常谨慎,尤其是对于岳家军这种巨无霸式的野战军,枢密院几乎每天都有书信前来了解情况,查询监督。

接连十几天的沉默,时间如此之长,要不就是朝廷有重大的变故,又或者是朝廷在政策上有一些大的改变。

反正就不是什么好事。

绍兴十年七月十八日,也就是朱仙镇大捷的那一天,岳飞还没来得及与兄弟们庆贺,朝廷的命令终于姗姗来迟了。

钦差宣读完圣旨,然后把圣旨放在岳飞高举的手中。这时候的岳飞仿佛遭受到五雷轰顶一般,静静地跪立在地面上,久久不能说话。

这居然是一道班师诏。

岳飞知道自己输了,输给了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秦桧。

痛苦、无助、不解、彷徨、悲愤填膺等等,这些形容词恐怕都难以难以描述岳飞当时的心情。

不单是岳飞,相信大部分中国人看到这段历史时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

良久,岳飞拿起笔来,给高宗皇帝回了一封信。反对“措置班师”:“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响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岳飞的这片奏章写得言恳意切、一针见血、道尽了当时的形势,甚至被后世的史官评价为:“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

可惜的是,这样一篇奏章。换来的是高宗皇帝的十二道金牌。

在宋朝,所谓的金牌,是一尺长的木制通信檄牌,上面刻有八个朱漆金字:「御前文字,不得入铺」;驿吏不得在驿站内进行交接,而只能在马背上依次传递。途中如有延误,必受严惩,「稽留一天罪至配流」。

这种金牌,就是皇帝下达紧急命令所专用的的快递急件。

沈括在梦溪笔谈官政中记载道:“驿传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

根据鄂王行实编年的记载,这十二道金牌是在同一天送抵岳飞的宣抚司衙门之内“一日而奉金书字牌者十有二”。

这十二道金牌都只有同一个命令,让岳家军马上班师回朝;而且语气之坚定、措辞之严厉,根本不容反驳。

这种情况,可谓是史无前例,足以知道事情之危急和朝廷的决心。

看来是一定要班师不可了,否则就是犯了逆上谋反的大罪。

面对这种情况,愚忠致孝的岳飞又怎敢违抗,悲愤交加之余,唯有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