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190

分节阅读 1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骑背嵬军们心里直骂娘。

被岳云、王贵耗尽了战力的金兵们再也没法支撑下去,军心轰然崩溃。

之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金兵象潮水一样向北方败逃。

对于金兵的溃退,岳家军只是象征性地追击了一下,再也没法做出别的反应。

颖昌城太重要了,容不得半点的失误。

当然,用兵稳妥向来是王贵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付出越大,收获也就越大。

这一场三个多时辰的恶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方才知道收获之丰厚。

杀死夏金吾和粘罕孛堇两位万户长,杀死五个千户,活捉到松寿、都提点、张来孙、阿黎不等上将七十八人,杀伤敌军过半,夺得战马、金鼓、旗、兵器、盔甲和各种粮草辎重无数,等等金军不但死伤惨重,就连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拐子马。也在此战中损失殆尽,事后完颜兀术为此大声恸哭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可见金军的折损有多么的严重。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收获,而其他方面的收获更大。

首先,岳家军彻底摧毁了金兵的士气,把岳家军无可匹敌的形象长久地植根在金兵的记忆里。

此役过后。在金兵的营地里开始流传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第二,尽管两河地区已被金兵占领了十余年,但是汉人所组织的反抗斗争却从未停息过。岳家军大破金兵的消息传出之后,海内震动。河东、河北、陕西、京东等地抗金义军一时间风起云涌,总数达四十余万,皆奉岳家军旗号,到处袭击金军,攻城陷地,使金国陷入极大的困境。

对于这种情况,在鄂王行实编年卷五中的记载是:“虏所置守、令熟视,莫敢谁何,自燕以南,号令不复行。”

好一句“号令不复行”。

政令不通,也就意味着,金国在燕山以南的统治已经遭到根本性的动摇。

第三,金兵连场失败,大量兵力的折损是必然的,而完颜兀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居然是再也无法招募新人入伍。

金兵以前的做法是,用重金和粮饷作为诱饵,招募包括汉族在内的各个民族加入金兵的行列,这就叫做“签军”。

先签名画押同意入伍,马上就能够拿到一笔粮饷回家。这种做法,河南这种兵荒马乱的地方,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

金兵的这种做法,在几百年后清末的东南沿海地区重新出现,只不过在那时不叫“签军”,而是换了一个名字,叫“卖猪崽”。

当时卖猪崽的大多是广东人和福建人,其中又以广东省的台山人最为有名。

大量的台山人以“卖猪崽”的形式被卖到了美国去,后来这些台山人聚居在三藩市,还把三藩市起了个很中国化的名字旧金山。

这些台山人老了,带着血汗钱回国,被尊称为“金山阿伯”。

颖昌之战后,完颜兀术突然发现,再也无法象以前一样,用多些金钱和粮食就能够招募到各族人民。

鄂王行实编年卷五中有这样的记载:“兀术以败,故复签军,以抗先臣,河北诸郡无一人从者”。

完颜宗弼派人去河北签军,竟没有签得一人,使他不得不叹道:“起兵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屡见挫衄”

s: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月票支持。

第三百六十四章: 朱仙镇大捷

颖昌大捷的战报很快就送到了临安府。

对于这样的大捷,高宗皇帝自然很是高兴,马上颁布圣旨对前方的将士进行嘉奖。

只不过,摇摆不定、首鼠两端向来是高宗皇帝的标志。这一回,高宗皇帝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再一次改变了主意。

能够让高宗皇帝改变主意的当然是宰相大人秦桧。

传说之中,高宗皇帝和宰相秦桧曾经有过以下的一段对话:高宗皇帝在御书房中与秦桧议事,秦桧见皇帝与往常有些不同,坐了好一会儿,君臣并无言语。

宋高宗给秦桧递去几道捷奏。顺口说道:“秦爱卿,我军又获大捷,岳飞不愧为朕的大将,从六月到现在还未曾败北,不日便可克复开封府。朕准备诏令已经回师的张俊、杨沂中、韩世忠、刘錡四路大军,让他们星夜北上与岳飞会合。你觉得如何”

秦桧拿着捷奏,半天没吭一声,忽然冒出一句:“皇上,岳飞的奏章可信吗金兀术虽然在顺昌战败,但是他纠集了三十万大军,岳飞十万之众,又是孤军作战,怎么是金国人的对手莫不是他想假报战功吧,从古到今,没有一位带兵的将领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

高宗皇帝笑了,有些得意地说道:

“岳飞百战名将,他的军队的战斗力在前些年也得到了证实,能够获取这样的胜利不足为奇。朕要他以一挡四,如果没有取得胜利,金国人早就攻破临安了,为何到现在都还没有金军过江的消息。”

过了一会儿,秦桧说道:“皇上,您还记得苗刘兵变吗”

高宗脸色大变,厉声喝道:“大胆秦桧,这件事岂是你能够提及的”

这可是高宗皇帝终身难忘的丑事。如今秦桧秦桧的旧事重提,直接触碰到了皇帝的逆鳞。

秦桧连忙跪下道:

“微臣冒死提及此事,正是为了陛下考虑啊。陛下请想一想,当初苗刘二贼乘陛下身边没有大将,故而反叛,如今岳飞在众位将领中实力最大,难道是没有反心的人他天天说收复中原。迎回二圣。其实是在骗取民心。现在谎报战功,把诸将骗到前线,或安抚,或杀伐,他这正是要谋反啊。”

高宗皇帝听完,略为松了一口气。说道:“爱卿放心,谁都可能谋反,就岳飞不会,他是个忠臣,这比他打胜仗,平杨幺还要稳当。”

皇帝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毕竟已经动摇了。

他们老赵家最忌讳的就是武将谋反作乱。秦桧虽然是在胡说八道。但是一字一句,都能打动高宗皇帝的心坎。

秦桧等高宗说完,摇了摇头,徐徐说道:“陛下,太祖皇帝在龙兴之前,不也是很忠心吗”

秦桧口中的龙兴,指的就是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只不过,秦桧的说法。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举事成功,是有多个前提条件,其中包括皇帝的突然暴毙,包括因为老柴家皇帝对赵匡胤极度信任而造成军权的高度集中,甚至连御林军的指挥权也交给了赵匡胤,等等。

而这些条件,岳飞全部不具备。

所以。秦桧的说法,只能用血口喷人来形容。

但无论如何,秦桧的这一番说话,瞬间改变了高宗皇帝的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