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队守住几个隘口,专门截杀逃亡的士兵。

这一场仗打的天昏地暗。

杨沂中和他的士兵们虽勇,但刘猊方面胜在人多,而且占有地利,双方纠缠在一起,难分难解。

就在这个时候,张俊的部队出现了。

这个与刘光世齐名的老油条。接到张浚的命令之后,虽然不敢再往后退,但挺进的速度却是相当缓慢,远远掉在杨沂中和刘光世的后面。

如今刘光世已经打了胜仗,而杨沂中已经把刘猊打的奄奄一息,这时候张俊赶紧出手。要摘桃子来了。

张俊派过来的是自己的前军统制张宗颜,以及三万士兵。

刘猊的部队本来就是靠一口气死撑着,如今见宋军的援兵已到,轰的一窝蜂四散而走。

这时候,杨沂中跃马上前。大声叱喝道:“你们原本都是我大宋的子民,被迫从贼。今日战败,何不速降”

此话一出,惊醒了现场的所有人,“皆怖伏请命”。

伪齐军的大阵彻底崩溃了,刘猊又不是什么名将,他所能做到的就是在千军万马之中把自己给救了出来。

这一战,杨沂中赚大发了。

不但俘虏了一万多伪齐的士兵,,另外还夺取了船只数百艘,车数千辆,还有大量的钱粮和军需物资。

张俊虽然有派人到场,不过张宗颜的军衔远不如杨沂中,名气又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沂中的部属抢走所有的战利品,敢怒不敢言。

刘麟的中路军和和刘猊的西路军相继失败了。而西路军的孔彦舟面对着赫赫有名的韩世忠,根本不敢上前一步,也只好灰溜溜地逃回伪齐去了。

至此,伪齐三路大军几乎在同一时间溃败,而伪齐朝廷上下却是松了一口气,原因是,岳家军终于撤退了。

只要岳家军撤退,伪齐方面就达到了他们的战略意图。

至于胜负得失,那些都是兵家常事;而兵员的损失,再抽壮丁就是了。

在朝廷不断地催促之下,岳家军日夜兼程,终于赶到江州,不过抵达的时间比原计划晚了整整七天。

一向守时的岳飞为什么会迟到

这还要感谢伪齐方面的第一猛将李成。

在伪齐国这次大举进攻南宋的战斗中,李成很意外地没有出现,因为他去了另外一个地方蔡州。

以李成对南宋朝廷的理解,他断定高宗皇帝一定会把岳飞给诏回去,于是他就跟刘豫商量,在岳飞去淮西的必经之路打埋伏,而地点就选在蔡州。

李成和岳飞多年以来的恩怨情仇,就好比古代女子七寸金莲的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假如李成把握不住这个机会,以后估计是没希望了。

对于李成的这个想法,刘豫当然是举手赞成。

对于这个岳飞,刘豫也是恨之入骨。

假如不是岳家军几次三番破坏伪齐的计划,他刘豫恐怕早已经统一了江南,把高宗皇帝打成阶下之囚。

而如今更是被岳飞逼得兵行险着,要使出“围魏就赵”这样的险招。假如李成能够成功,他的皇帝位子也就更加的安稳了。

于是乎,李成就率领他本部合同十万精兵,在蔡州附近精心布置一番,就等着岳飞上钩了。

s:谢谢zhuxyhh01大大、沐沐格子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二十二章:红花与绿叶

岳飞带着两万士兵匆匆赶去淮西战场助战,途中经过蔡州。

岳飞策马在远处眺望,蔡州的城墙上壁垒森严,一片沉寂,竟然没能发现一兵一卒。城墙上的黑旗排列有序,在秋风的猛烈吹送下,猎猎作响。

莫非这是一座空城

岳飞敏锐地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诱敌入瓮之策,四周必定已经埋伏了大量的伪齐方面的伏兵。

孙子兵法有云:“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

孙子兵法对于胜负之间的这些个描述和解释,套用在此时岳飞的身上,可谓是恰到好处,入木三分。

岳家军迅速转移到距离蔡州城五十多里的一个叫白塔的地方,让李成准备了很久的一个埋伏圈落空了。

李成收到了探子的回报,怒火中烧,悍然带着十万兵马从后面追了上来。

在兵力的对比上,李成的十万大军远远多于岳飞的两万人马。按理说,主动追击是李成方面应有的一个权利。

只不过,这一回李成又不长记性了。

就在李成的大军追得正爽之际,不提防背后竟然有人偷袭。

这次出手的岳飞的好兄弟王贵。

王贵把李成大军的后营给冲散了,还烧掉了大量的粮草和各种辎重,等李成的精锐骑兵回救的时候,王贵和他的属下已经消失无踪了。

象这样的亏。恐怕连李成本人也记不清吃了多少回了。

身为伪齐的第一猛将,李成绝对不是一个庸人。相反。在南宋的初期,他的文治武功都是一流,甚至连高宗皇帝也曾经说过:“只要李成愿意归降,愿意给他一个节度使的名衔。”

可惜的是,他遇上了岳飞。

红花还需绿叶扶持,名士和猛将同样需要有分量的对手来衬托。比如,诸葛孔明的身边就有一个叫周瑜的猛人出现。

在岳飞的身边,当然也有很多绿叶的出现。完颜兀术是其中比较大的一片。而李成这一片的尺寸也颇为不小。

而用来衬托岳飞这朵红花的最大的那片叶子并不是一员武将,而是一名文官,他的名字叫秦桧;这片叶子的颜色非常特别,不是常见的绿色,而是深黑色的,黑到了比墨还黑,上千年时间也洗不干净。

岳飞领军。崇尚的是“兵无常形,水无常势”。

进攻与撤退之间,包围与反包围之间,袭击与反袭击之间,在岳飞的眼里,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用法。

假如硬说岳飞的用兵有什么法则。那就只有一条: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说,用最少的兵力消灭最多的敌人。

因此,在武穆遗书的要论一中如此写道:“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事有必然者。”

所以,李成虽然兵多,失败却是必然的。这是“技不如人”的结果。

虽然后营被偷袭,李成却并没有放弃对岳家军的追击。

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不敢放弃对岳家军主力的攻势。

如今李成埋伏起来的十万大军已经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旦李成停止了对岳家军主力的追击,让岳飞喘上一口气,余下的结果,李成要面对的必然是岳家军那些无休无止的,恶心兼且烦人的,让人痛不欲生的偷袭和反追击。

说实在话,李成也是考虑了很久,用了很长的时间才鼓起的勇气。

一旦这道勇气消失不见了,自己就必败无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