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级,成为了牛皋的对手。

s:圣诞旺季到了,又到了出货的时候,陈豆可能每周只能三、四更了,请各位书友原谅。

第三百零二章打脸

岳家军刚刚抵达庐州城的第一天,便首战告捷。

牛皋和徐庆指挥的这场战斗,不但以小胜多,而且胜得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庐州城的守军们看得目瞪口呆。

然而,这只是一道用来开胃的餐前小菜,而正式的盛宴大餐还在后头。

几天后,岳飞带领着两万多主力军团来到庐州城下。

庐州知州仇悆亲自出城,想把岳家军迎接入城内,却被岳飞一口拒绝,就在城外安营扎寨,理由是不想骚扰百姓。

不进城据险而守,难道要在城外与敌军决战不成

要知道金、齐联军可是号称三十万大军;去掉水分也起码有一二十万之数,岳家军虽然勇猛过人,但总不能以一敌十吧

虽然有这些疑问,但毕竟是第一次见面,而且岳家军名声显赫,仇悆也不好对岳飞说些什么,唯有把这些不安埋藏在心里。

仇悆这些忐忑不安的心情只维持了一个晚上,就突然间烟消云散了。

第二天一早,前线的斥候探子回报,距离庐州城一百里外的金齐联军主力,已经连夜撤退,往北方遁走,甚至连营寨中的很多辎重都放弃不顾。

什么三十万的金、齐联军居然不战而逃,而且逃跑得如此的匆忙和彻底,事前毫无任何的征兆。

虽然在几天前先输了一阵,但金、齐联军人多势众,根本没有撤退的理由。莫非是因为岳飞的缘故

哇塞,这个岳飞的名声竟然有如斯的威力。居然能够把这种规模的金齐联军给活生生吓退了,简直是不可思议

淮南西路安抚使、兼庐州知州仇悆被自己这个想法给吓呆了。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四:是时,番、伪大军十余万,去庐州百里而屯,一夕皆遁。愈骇叹,且亲书保明,赞其威望神勇,谢于岳飞。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岳飞虎躯一震。金齐联军望风而逃

当然不是,这时候的岳飞,还没到单凭名字就吓退敌人的程度。

那十多万金、齐联军的撤退又是铁一般的事实,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南宋朝廷动用了很多手段,花费了大半年时间,方才找到金兵撤退的真相:原来是金国的皇帝完颜吴乞买病危、快要死了。

按照古老的传统,皇位的继承应该是父子相传。

上一次完颜阿骨打突然暴毙。吴乞买趁完颜粘罕兄弟几人不备,窃据了大位;如今吴乞买病危,完颜兀术等人当然要赶回去,夺回自己的皇位继承权,绝对不能够让吴乞买把帝位传给他自己的血脉。

无论如何,金齐联军毕竟还是撤退了。

南宋朝廷依靠自己培养起来的新生力量。赢得了淮西战役的胜利。虽然这一仗的含金量并不高,但赢了就是硬道理。

淮西这一役,最大的功臣当然是岳飞。

不用说别的,单单是岳飞孤军挺进,以区区两万多兵马去挑战金、齐三十万联军的这一份胆色和勇气。就值得世人所敬佩。

最重要的是,高宗皇帝从这件事情中得出结论。岳飞的部队在朝廷诸军中是最强的一支,也是最服从命令的一支。

结果是,到了绍兴五年二月,南宋朝廷便将岳飞晋升为镇宁、崇信军两镇的节度使。镇宁军为开德府之节镇名,崇信军是随州的节镇名。

两镇节厦的颁授在宋朝有一个专门的礼仪,叫做“希阔之典”。

岳飞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便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和吴玠这些军方大佬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肩负起保卫南宋皇朝的任务。

淮西战役的胜利,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我们的高宗皇帝。

金兵一退,起码又多了一年的安稳日子。

当然,高宗皇帝也有所动作。

他在金军撤退后迅速动身,从杭州赶到平江府,亲临前线,展示出一代中兴雄主的风采,让全天下的百姓为之惊艳

淮西战役的胜利,张浚也受益匪浅。

虽然张浚啥事也没办,既没去前线督战、也没有在后方押运粮草;但他毕竟是名义上的军事总指挥,所以在战后的论功行赏,他成了副相。

在战败被罢职两年后,张浚重新回到了南宋朝廷的权力中枢。

当然,被朝廷奖赏的还有那些支持岳飞出兵的文官,包括江州知州陈子卿、参知政事沈与求,等等。

淮西战役的胜利,满朝文武皆大欢喜,除了三位大将军。

刘光世、张俊和韩世忠三人现在的处境太尴尬了。

假如没有岳飞的孤军奋进,痛击敌军,朝廷中没有谁敢指责这些军方大佬们的畏敌避战,甚至包括高宗皇帝本人。

可是,岳飞的横空出世和耀眼的胜利,让这些军方大佬们的种种可耻行径,暴露在世人的面前,被那些读书人口诛笔伐。

刘光世的习惯性避战和张俊的光荣自戕就不用说了,最为可怜的还是我们的韩世忠大将军。

韩世忠这一段时间的脸都是热辣辣的。

这么多年以来,自从开封失守宋室南逃,他一路征战,是公认的军中霸王,是人见人怕,无可挑衅的军中第一强者

这一次他在淮南东路把金兵的先头部队杀得血流成河,本来是很符合形象,很激动人心,很楷模的,可这个岳飞突然跳出来搞事

岳飞手里的兵力还不如他多,岳飞能带着这点人马杀过江去赶跑金军,而他却被金军赶回南岸,这一出一进的反差太大了,让人怎么看他

这分明是在打脸,赤裸裸地打脸。

嫉恨之火在三大将的心里熊熊燃烧,搞得岳飞不知怎么办才好。

其实岳飞对一些军中的旧规矩还是愿意遵守的。

军队之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比在官场更为严重,他从一个大兵一路攀登上巅峰,拥有属于自己的强大部队,这期间什么没见识过

岳飞也知道自己会招人嫉妒,一直在找机会弥补。

古代的信息交流极之不方便,即没有电话,也没有互联网,岳飞唯有频繁地给刘、张、韩三人写信。

在信里岳飞的姿态摆得很低,这也是现实。在这个阶段里,他的军衔比三人低,年岁比较小,既是下级又是小弟,低调一点有利于团结。

岳飞没有料到,这样也会出事。

写信就要写字,提到这事让人沮丧,三位大将军都是老粗出身。

韩世忠要到晚年才突然爆发出文采,诗词翰墨独具一格;至于张俊,在某次他和刘光世陪着高宗皇帝到一座庙里玩耍,方丈凑趣请他题字,只见张俊的老脸憋得通红,半天时间不肯落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