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138

分节阅读 1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分丁未,朝请郎试御史中丞致仕秦桧试礼部尚书,赐银帛二百匹两。范宗尹等进呈桧所草国书,帝曰:“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金国把主要的兵力放在陕西与张浚和吴玠死磕。大齐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正忙于自身的建设。如今在宋朝的辖区内,最麻烦的居然是流寇李成。

李成虽然说不上是武力最强的流寇。但说到狡猾,他说第一,没人敢认第二。

李成已经多次接受朝廷的招安了。

只是朝廷的官兵一走,李成又重新造反为寇,到处烧杀抢掠,霸占地盘。

李成之所以多次反复,是因为他听信了一位道士的说话。

这位道士叫陶子思,他在符离与李成相遇时,替李成相面,说他天生一幅霸王相貌,劝他带领十万人马,直奔成都,到那里去做西蜀霸王。

虽然最后李成还是没有去成都,但从此之后,李成的心思有了很大的改变,孤道寡的野心跃然纸上。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二中有以下一段对话:有人问李成:“天下何时可定”

李成吟哦诗句回答:“凭君莫问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虽然南宋朝廷试图以镇抚使的官衔来笼络李成。但是,随着金兵在淮河地区的撤退,李成的野心终于暴露在世人的面前。

建炎四年九月始,李成分兵三路,攻打南宋的州府。

第一路:由都统领胡选屯兵淮西路,进犯池州今安徽贵池市;第二路:由副都统领马进攻占江州,又南下转掠鄱阳湖以的西州县;第三路:李成本人则率军横渡长江,以江州为基地,攻打鄱阳湖出口的湖口县今江西湖口县。

在很短的时间内,李成的军队先后占据江淮约十个州军,号称三十万大军,有“席卷东南之意”,一时对宋朝构成了重大威胁。

李成居然如此大逆不道,派兵征剿势在必行,问题是派谁去才何适

宰相范宗尹的建议是派韩世忠去。以韩泼五的狠劲来对付这个李成,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个意见马上就被高宗皇帝给否决了。

原因很简单:高宗认为,从“苗刘之变”以来,韩世忠最为忠勇可恃,因而必须要把韩世忠的部队留在浙东,拱卫南宋小朝廷。

让刘光世去好不好

高宗皇帝当然同意这个人选,问题是刘光世不同意。刘光世给朝廷回复说,镇江一带的群寇也在伺隙而动,实在难以离开防区。

这个可恶的刘光世。又给了高宗小皇帝一次难堪

就这样。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就成了唯一的一个人选。

对于朝廷的这个任命。张俊坚决推辞。

张俊接到诏书,马上赶到临安,见到宋高宗,当面就说李成现在如何厉害,有多少兵马,占据了多少州县。

最后张俊问皇上,万岁爷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高宗皇帝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对张俊说了一句话:“现在朝中的大将里面,就只有你没立过功了。”

张俊一听,不对头啊。我没立功能有今天吗难道是因为救楚州的事,我再四推辞不前去楚州,皇上生气了

张俊想搞清楚是不是因为此事,放开胆子反问道:“为什么皇上您说我没有立过功劳我明明是有功的人啊”

高宗皇帝黑着脸回答道:“像韩世忠擒杀苗傅刘正彦二人那样的大功,爱卿你难道不知道吗”

高宗皇帝此话一出,张俊如堕冰窟。

想当初平定苗刘兵变,是在勤王之师的合力下才取得的成功,韩世忠那小子运气好。是皇帝叫他去擒杀苗刘的,换了谁都能拿住那两个叛贼。但皇上如今说没立功就是没立功。再辩论,后果难以设想。

迫于无奈之下,张俊最后不得不“恐悚承命”。

不过,承命归承命,张俊还是向高宗皇帝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以飞军同讨贼。”

张俊居然要把岳飞给拉下水来。

对于一位武将而言,有两种人对他的认识是最深刻的:一种人是他的敌人,另外一种人是他的同僚。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对手。”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谁都喜欢神一样的队友。”

只不过,后面一句话多少显得有些不自然。

而在美国的nba篮球界中,有一个名词更能表达出同样的意思来,这个名词就是“抱大腿”

是的,张俊想要抱岳飞的大腿

对于张俊这个要求,高宗皇帝欣然同意。

鄂王行实编年:俊入辞,盛言李成之众,上曰:“成兵虽众,不足畏。”因谕俊,以为今日诸将独汝无功。俊遽曰:“臣何为无功”上笑曰:“如韩世忠擒苗傅刘正彦,卿殆不如也。”俊恐悚,承命而退。退而畏缩,自度必不可胜,思诸将惟先臣为谋勇,乃请以先臣军同讨贼,诏许之。

绍兴元年三月上旬,江城已经陷落,张俊的大军与李成的匪军在洪州对峙。

当时,李成的二路军统领马进在章水今赣江西岸的西山结营扎寨,多次给宋军下战书挑战。张俊畏惧敌人,整月不敢出战。

而李成又分兵攻陷了筠州今江西高安市和临江军今江西临江镇,张俊大军的形势非常的不乐观。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岳飞带着他的三千骑兵前来报道。

岳飞一到,张俊马上把岳飞招进中军仗内,找岳飞商量说:“我和李成交手了几次,每次都以失利告终;这次怎么对付他,你得帮我好好谋划谋划。”

岳飞眉头一扬,答道:“贼军往往会贪功而不虑其后,要破他极为容易。只要派出三千骑兵从上游过河,出其不意,一定得手。”

岳飞自带兵打仗以来,常常从对方的侧翼发动突然攻击,而很少从正面冲击对手。这种打法,也就是兵书上所说的“以正合,以奇胜”。

这也是岳飞虽兵将不多,但却经常大获全胜的原因。

“可是,谁能率这三千骑兵出战呢”张俊问道。

“岳飞不才,愿担此任。”岳飞主动请缨,张俊心里的一块大石头顿时落下,轻松无比。

鄂王行实编年:召先臣问曰:“俊与李成前后数战,皆失利,君其为我计之。”先臣对曰:“甚易也,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三千,自上流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飞虽不才,愿为先锋以行。”俊大喜,从之。

s:谢谢zhuxyhh01大大龙腾虎跃马到成功大大独孤飒霜大大靓女007大大嫣然一笑无间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八十六章:大破李成下

玉隆观坐落于章水今赣江的西岸,背靠西山,可谓是靠山面水,地理位置极佳。不知道是不是风水的缘故,这里的信众非常多,四时香火鼎盛。

尤其是徽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大肆扬道抑佛。象玉隆观这样大型道观,更是得到多次的修葺扩建。

道观的内部固然是庄严肃穆富丽堂皇;而道观的外围,也有着非常开阔和平坦的地带,用以凸显玉隆观的形象。

可是,在绍兴元年的三月初七日,这个入观烧香还愿的好日子,从玉隆观到章水岸边的开阔地带,竟然有两支大军正在相互对峙,随时准备开战。

这两支军队,位于上游方向就是李成的二路军,而处于下游位置的是由张俊所统领的剿匪官兵。

身为二路军的主将,马进在西山搭建连营,扼守住玉隆观这个最主要的渡口和咽喉地带,直接造成的结果是“王师不得渡,诸将莫当其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