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何至于今天这个结局”

宗泽哈哈大笑,答道:“男子汉大丈夫,做事顶天立地。只要忠于朝廷,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何事不可为。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恨宋室大好河山,断送在你们一帮阉党手中。上天不佑我汉人啊”

宗泽一番说话,义正辞严,把李彦说得不知如何应对。

李彦不再与宗泽作口舌之争。于是请出圣旨,等宗泽下跪,三呼万岁后径直宣读:“制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五帝凭礼乐而有疆封,三皇用杀伐而定天下。事从顺逆,人有贤愚。朕承祖宗之大业,开日月之光辉,普天率土,莫不臣服。近为尔开封府留守司宗泽等,罔顾圣恩,擅冒圣物,意图不轨。今差大内总管李彦前来缉捕,交由大理寺审查,以究因由。故兹昭示,想宜知悉。

宣和六年立冬十月初五日诏示”

宗泽谢恩毕,站立起身,任由随行太监摘除其官服。

见宗泽顺服,李彦也不好为难于他,还免其枷锁,让宗泽坐桥子,送到大理寺收押。

靖康年间,金兵围城,宋钦宗方才醒悟,处死“六贼”。

“六贼”当中,五人不得好死,被百姓予以各种手段折磨,痛苦不堪;唯有李彦因为今天一点善心,后被宗泽维护,得以死个痛快。这是后话。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此乃是天理昭昭,谁都躲避不过。

-------------------------------

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大大墨海浮沉大大清泉2013大大天利新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调理陈豆请假还能得到打赏和支持,惶恐和感激中-------------------------------

第九十二章:王善伐宋

东京汴梁城内,太师蔡京以雷霆万钧之势,顷刻间便灭掉了忠义群英的又一次反击。

携持着大胜之威,“六贼”党徒自然是要乘胜追击,实施株连之术,把正派众人,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当年以司马光和苏东坡为首的忠臣义士有两百多人,可谓是人多势众,但最终还是惨败在“六贼”手下,原因就是心慈手软书生意气。这又怎么能匹敌心狠手辣的“六贼”

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朝中的正义之士恢复了一些元气,再加上先太祖遗留的圣物,本以为成功在望,但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一时之间,开封府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仿佛又回到了徽宗崇宁元年,朝廷肆意镇压和搜捕元佑党人的时代。

京城里风云突变,消息也传到了几百里外的太行山桃花谷内。

金刀王善正在与众位头领齐集聚义厅,共同商议大事。

听到探子带回来的消息,王善真的是乐不可支。要攻打开封府,桃花谷最怵的就是老元帅宗泽和他的本部子弟兵。

在王善眼里,宗泽和他的几百义乌子弟兵都是疯子,打仗不要命,蛮不讲理。最令王善害怕的还是宗泽的那把神臂大弓,能射三四百步远,准头极高,在大军之中专挑对方将领发射。如今宗泽被收监,让王善如何不开怀。

困了有人送枕头,饿了有人送馒头,天底下最舒心的事情,莫过如此。

金刀王善眼睛横扫了一遍聚义厅上的诸位头领,见所有人都是全神贯注,毕恭毕敬地看着自己,非常得意。心中盘算道:“我桃花谷的头领虽然不如水泊梁山般人多势众,但麾下的马保何六何仁等多位头领都是一方豪杰,江湖上赫赫有名;左右军师邓武田奇足智多谋,不逊色于当年梁山的智多星吴用和神机军师朱武;再加上自己手上的一把青龙偃月金背大刀,十几年来纵横大行山各个州郡,从无敌手,莫非自己真的有做皇帝的命格”

“古人说得好,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只教徽宗那个糊涂皇帝搬将出去,把东京汴梁城让於我,便罢了”

王善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听到自己身边的金国特使无名斯为特一声咳嗽,马上回过神来,对着众位头领说道:“宋室奸臣当道,将士百姓离心离德,如今连宗泽也被投入监牢,朝中缺兵少将,别无能人。大哥我意欲趁此时兴兵入汴,夺取宋室江山,各位兄弟也都一起成就一番功业,大家以为如何”

王善处处以及时雨宋江为目标,并要超越之,与众头领也是兄弟相称。

当下右军师田奇便站出来搭话:“当今皇帝大兴土木,万民愁怨;舍贤用奸,文武不和。东京汴梁离我桃花谷只有几天的路程,趁此时汴梁城内空虚,兼且防守懈怠,正好兴兵,不要错过了大好时机。”

桃花谷内诸位头领见形势一片大好,而且大头领王善正在兴奋当头,自然不会说出扫兴的话来。各种阿谀奉承的悦耳词句,诸如“尧舜禹汤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等等”在聚义厅上反复飘荡。

金刀王善听得心花怒放,全身舒畅。而身边的两位金国使者---无名斯为特和熊坏则是感到毛骨悚然,连鸡皮疙瘩都掉落了不少,心想难道南蛮子都是这么恬不知耻的吗

这时候左军师邓武发声了,说道:“大哥,兵发汴梁城,宜早不宜迟。古人云,出师有名,天下归心。我们桃花谷要学习当年西岐周武王伐商纣,发表出征檄文,昭告天下,讨伐昏君。一战而定天下。”

王善大悦,立刻安排下去,各位头领做好出战准备,三天后祭祀天地,宣告伐宋檄文,兵发汴梁城。

三天之后,桃花谷谷口,太行山脚,一个三丈三高的正方形木台拔地而起。木台之上和四周平地,各式彩旗迎风飘扬。

木台上,左右两边和中间各竖立着一面大旗:左面金黄色大旗上刻着斗大的一个“王”字,右边褐紫色大旗上绣的是“桃花谷”三个字,而中间矗立的是一面杏黄旗,上面的四个字非常显目---“替天行道”。

木台之前,四万多桃花谷人马手持各式长短兵器,排列成若干个方阵,整整齐齐,威风凛凛。

吉时一道,左右军师邓武和田奇领着王善两个金国使者走上了木台。

焚香拜过天地之后,金刀王善向天祷告道:“乙巳年甲戌壬子,桃花谷王善,昭告于昊天上帝后土神曰:”呜呼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宋徽宗赵佶,狎侮佛祖,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灭佛罪僧,天谴汴梁;运花石纲,民怨沸腾;刻元祐党人碑于朝堂,崇信奸回,因奴正士。今有王善,替天行道,以彰天讨,取彼独夫,永靖四海。所赖有神,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华夏,恳祈照临,保佑我军,神其鉴兹,伏惟尚飨,王善曷敢有越。”

王善的这一篇讨伐檄文,无非是历数徽宗皇帝的一些罪行。这些罪行中,有多少是皇帝的本意,又有多少是“六贼”为了奉承皇帝而自作主张比如毁寺灭佛,强迫僧人改传道袍;又比如臭名远扬的花石纲。

糊涂不是罪,但因为你一个人糊涂而导致天下百姓受苦就是你的罪了。

祷告完毕,王善在木台上一挥手,密集的出征鼓声骤然响起,大军正式出发了。

王善为了当皇帝,这次是倾尽全力出兵,只留下数百喽啰留守山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