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庄园已经住了一个月,而新生的小婴儿也到了满月之喜。不知怎滴,小婴儿开始啼哭不止,连郎中也束手无策。

小婴儿接连哭了三天三夜,众人正自彷徨,忽然家丁来报说有道长来访。善人与管家王安及家丁一同出庄迎接出得庄门,只见来人年纪轻轻,高大魁梧,披头散发,身穿浅蓝色轻尘净衣,脚着黑色净近芒鞋,微风吹过,说不出的潇洒。竟然是终南山修士王重阳。

王重阳看见众人出庄,便朝着中间的王善人唱了个喏:“员外,贫道稽首了。”

善人连忙答礼,并请王重阳入府上坐。王重阳也不谦让,便就坐下。

上完茶,王善人问:“老师何处名山今到舍下,有何见谕”

王重阳答道:“贫道王重阳,师从华山一脉,现在终南山结庐修炼。今奉师谕到贵庄来治疗小儿啼哭不止。”

王善人连忙叫人把岳安人母子两人请到大堂。小儿还在啼哭。

王重阳见到了岳安人,也不说话。仔细瞧了瞧小儿的五官,用手探了额头和手脚,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正在莫名其妙之际,王重阳抱起婴儿,让善人寻了个不透风的房间,把小儿放在床板上,用棉被垫着,脱掉小儿的衣服,在那边厢小心翼翼地推拿起来。

约莫过了一炷香时间,王重阳抱着婴儿出来,婴儿已经酣然入睡。

众人赞叹不止。

王重阳问婴儿已取名否,岳安人摇头说没有。王重阳便对安人说:“安人黄河漂流时,头顶有鹰鸟飞行护卫,那孩子就单名一个“飞”,字“鹏举”。安人意下如何”

岳安人连忙说好

“此子与华山有缘,七年后华山自有人前来收徒。”说完,王重阳从衣袖中取出一小包药丸,交给岳安人。说:“这是定神丸,专治小儿受惊啼哭,用时将外表蜡壳去掉,取出药芯,放置温水中融化,然后给小儿吃下即可。”

然后又掏出一封信,说:“这是定神丸的丹方和制造方法。如定神丸不够,自行制作即可,要小心察看”

各位看官:这定神丸因为疗效神奇,从此逐渐四散传开,并流传到岭南,成为两广地区新生婴儿的必备品---保婴丹。这是后话众人又重新回到大堂坐下。奉过茶,王善人小心地问道“这孩子是什么来历,要劳驾王仙师亲自前来费如此功夫

王重阳让善人把闲杂人等都叫出大堂,只留下善人夫妇,管家王安和岳安人母子。啜了一口茶,概叹道:“此子乃天庭武曲星君降世,将在人间成为武穆鄂王,经历18劫难,最终成就武圣人,功德圆满。然后飞升回天庭。此子的名声将流传后世。你们真是几辈子修得的好福气啊“一番说话,众人听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太厉害了。

各位看官:这王重阳其实是在忽悠这帮乡下人,目的也只是希望他们能善待姚妃母子二人而已。

王重阳看到王善人欲言又止,便问:“员外有何指教

善人脸一红:蠕蠕说道:“老夫年已五十,自问一生谨慎,远离诸恶,众善奉行。但膝下无儿。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望仙师可怜,搭救于我。”

王重阳笑了笑,“也好,就算是一场功德罢了。”说完便让王善人正身立定而站。右手捏一个剑诀,往善人的后腰前胸腹等部位点去。才一盏茶的时间,王善人已经脸红耳热,全身大汗淋漓,站立不定,直呼救命。

只见王重阳变指为掌,轻压在善人的丹田处。然后收手。对王善人说:“员外可惜了。”

王善人一急,连忙问:“仙师,怎就可惜了”

王重阳摇了摇头,说:“如果员外能再坚持一盏茶光阴,不但儿女可得,还可活到朝颐之岁。如今员外叫救命,我也只好罢手,如此一来,虽然儿女也可得,却只能活到耄耄之年了。还不可惜”

各位看官,按照中国古时候的年龄说法:耄是八十岁;鲐背是九十岁;而朝颐之年则有百岁之老。

王善人和何安人听罢,捶胸顿足不已。

王重阳让善人取来文房四宝,写了一个药方,让善人服用三个月,巩固效果。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善人正欲邀请王重阳进晚膳。王重阳推辞掉,走出院子,纵身一跳,竟然无影无踪而去。

第六章:顽童

上回说到:善人正欲邀请王重阳进晚膳。王重阳推辞掉,走出院子,纵身一跳,竟然无影无踪而去。

一众人等,吓得连忙跪拜在地。呼叫“无量天尊”不停。

自此岳安人母子算是在王家安顿下来了。

话说那岳安人做人一团和气,虽是寄住,王府上下众人无不尊敬。王善人又差人往汤阴县去探听消息,原来水势已经平复,但岳家人口全无下落。岳安人听了,放声大哭。何氏院君再三劝解,方才收泪。

看官注意,这岳家只是姚妃的说辞,当然是查无此人了。

三个月后,一日闲话中间,说起王重阳的事迹,岳安人对王善人说道:“王仙师答应了员外三月之期,如今时间已到,不如纳一偏房,倘或生下一男半女,也不绝了王门一脉。否则这样大家财,被别人得了,岂不可惜”

那个何院君本来有些醋意,却被岳安人劝转,即着媒人讨了一妾侍与王善人。到了第二年果然生下一子,取名王贵。王善人自是十分感激那岳安人。

且说岳安人母子在王善人家住下,虽然招呼殷勤,但安人生就一颗七窍玲珑心,深知人情世故,刚住满一年,便跟何氏院君推辞要搬出庄外。善人与院君极力劝阻,无奈岳安人心意已决,善人只好同意,并在离庄上一箭之地处修一小院落给安人母子居住。何氏院君还想送些丫鬟和佣人,都被岳安人一一拒绝。

岳安人之前在王重阳所赠的安神丸丹方中,发现了另一封信,信中王重阳解释道徽宗天子已经得知姚妃娘娘遇难一事,天子虽然震怒,但仍然受蔡京所蛊惑,依然让蔡京负责搜救,劝姚妃娘娘暂住麒麟村,容日后再想办法。岳安人无奈,只好留在麒麟村中,全心全意抚养岳飞成人。

靠着王重阳所送的定神丸丹方,岳安人自己造了些药丸卖给远近邻舍。因为疗效神奇,甚至有些城里的药铺也前来采办,岳安人俩母子的生活虽然远比不得皇宫之中,但过得还算滋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岳飞8岁。王贵也7岁了,村里多有孩子年纪相仿。于是村里凑钱,办了个私塾,请来个启蒙先生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然而乡村里的小孩性子野,非但顽皮,不肯读书,还终日在学堂里舞棒弄拳,嘻哈玩乐。先生略略责问几句,小孩不独不服管,反而把先生的胡子几乎拔个精光。

那先生欲待严罚,怎知山村小孩力大,先生体弱,奈何他们不得;欲向家长投诉,又唯恐坏了身份,只得辞馆而去。一连几个都是如此。大人也没有法子,私塾也就丢空了。

又过了三年,村里另一个富户汤员外请来一个教头名唤李忠,在自家教授儿子汤怀的武艺和文字,何氏院君也怂恿善人请了个教头张义。从此村里的孩子分成了两伙,岳飞与王贵亲近,也就在善人家上学。

李忠和张义两位教头也非等闲之辈,都曾经在禁卫军中担任都头职务,刀枪娴熟。只是与上司不睦,自觉不痛快,弃职而去。现在面对这些野孩子们,并不多说,一顿拳脚下来,一个个服服帖帖,听教听话。

乡下的生活简单而枯燥,闲来无事,两位教头便让孩子们相互打斗较量,图个乐子。

岳飞是早产儿,自幼体弱力亏,每次较量,都被打得鼻青脸肿,灰头土脸。然而岳飞性格倔强,每次受伤,不吭不哭,向母亲讨些银子,问周郎中治疗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