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风月天唐 > 分节阅读 252

分节阅读 2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终于不敌锋芒,后退到大渡河北岸,与南诏军隔水相射坚持九天八夜。

酋龙秘密分军,以麾下大将段宗榜率领一支队伍越过雪岭之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沐源川。安再荣得知此事之后,遂派一支五百人的先锋前去伏击,结果不幸的是五百人全部覆没。二月十四日,段宗榜巧施计谋,命南诏兵身穿西川军队服饰,聚集五百人假扮败兵到江边喊船。严守河边的安再荣不知有诈,于是便让其渡河而过。

身着西川军队服饰的南诏兵骗过河后,安再荣才发觉被骗上当。但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这五百名南诏精锐将西川军在河面的封锁彻底打开。猝不及防的西川军这一次彻底溃散而败,于是犍为被轻易攻陷。南诏大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作,南诏大军在攻占陵、荣二州之后,便纵兵焚掠以致于数万百姓一片哀嚎。

安再荣逃往东川之后请求颜庆复出兵救援,颜庆复身为东川节度使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便亲率八万大军抵挡南诏大军锋芒。不过不幸的是,在大军途径星宿山的时候,大军遭受伏击损失惨重,最后颜庆复只得领着剩余的两万残军,灰头土脸的退回东川成都休整。然而南诏大军却并未有停止脚步,一路而来,南诏兵所到之处,城池空荡通行无阻。于是成都告急,两川节度使安再荣、与颜庆复只得联名上奏朝廷请求援兵。

而与此同时的吐蕃,维松亲率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河西挺近。此次吐蕃大军来势十分凶猛,张淮深如今麾下兵马不足九万,对抗过倍的吐蕃大军,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如今维松不但做了赞普,而且已经清除了内乱,此刻可谓是全力拿下河西的大好时机。

前几年张议潮以及张淮深之所以能够连续取得丰硕的战果,除了二人是历史上少有的名将之外,与吐蕃平定内乱无暇顾及的因素是分不开的。如今吐蕃内部已经得到安定,全力进军河西的压力,让张淮深这个后起名将也有些吃不消。

防守永远处于被动也是处于下风,况且河西十余州分兵把守本就兵力有限。面对城外二十万吐蕃铁骑,张淮深只能上奏朝廷请求增兵。曾有人请愿主动出击,但是却被张淮深一口否决了。尚且不说兵力本就有着悬殊,即便兵力相等他张淮深也不敢说就一定能打败吐蕃骑兵。更何况擅自出兵若是有失,这个责任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

面对这两份军报整个朝廷也是为之震惊,李渼刚要忧虑之中庆幸只是两国兵犯,而不是当年的三国兵犯边境时。奚族五部与契丹八部联兵的消息,又让李渼有了雪上加霜的感觉。在这种百感忧虑压在心头的时刻,李渼右手重重的拍在了龙书案上,怒气横生的冷哼道:“屋漏偏逢连夜雨,就不能让朕省省心吗”

这一声冷哼让本就宁静的朝堂更加的安静,过了一会儿李渼抬头扫视群臣,继而沉声问:“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群臣各抒己见议论纷纷,但似乎对于吐蕃与南诏的战事讨论者甚少,而对河北之事群臣却颇为上心。于是以令狐绹与卢匡二人为首的群臣,纷纷建议李渼将范阳节度使易成天革职查办,派有力干臣前往范阳总理军务以防异族入侵。与此同时并抓捕陈浩定罪,移送契丹以平息误会。

但是以魏谟为首的几名干臣却出言驳斥,所谓临阵未战就先失其势绝非上上之策,况且这两件事尚未查清就果断定论,也实在是过于草率。再者而言,凡事都有缓急轻重,河北之事虽是有些棘手,但是可派朝中得力干臣前往和谈。而吐蕃与南诏兵犯大唐势如破竹,商讨退敌之策才是当今的重中之重,否则社稷有损必是岌岌可危。

魏谟言辞奚落令狐绹、卢匡等一众大臣:“即便定北侯盗取了经卷那又如何,几卷经文就引得契丹八部兵犯边境,就足以可见有了不臣之心。一个小小的契丹与奚族就如此肆无忌惮,难道我煌煌天朝就要委曲求全吗”

“魏大人此言差矣,奚王之女命丧平州,足见范阳节度使办事不利,此等玩忽职守之人若不严于惩戒,又如何以证法纪至于定北侯盗取经文一事,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私自盗取契丹部落至宝,引起边境重起战火,这等罪责他陈浩难辞其咎”令狐绹言辞犀利辩驳着,对于魏谟的驳斥丝毫不予相让。

随后卢匡也出列附和道:“令狐大人所言极是,即便他陈浩仍有侯爵在身,但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更何况一个侯爵此举并非是委曲求全,而是严律法纪以正视听”

“好一个严律法纪以正视听那老夫请问卢大人,契丹口口声声说定北侯盗取经卷,不知可有证据在手奚王之女命丧平州,即便范阳节度使玩忽职守,但这便是奚族五部重兵压境的理由吗”魏谟吹胡子瞪眼,早已没了之前的沉稳与和气。

对于二人的意图其实魏谟的心里很是明了,此次不过是他们借机铲除陈浩罢了。非但如此也是二人重新根植于范阳的大好时机。自从河朔三镇平定之后,在陈浩的大力清洗之下,范阳的卢氏士族已经渐渐地龟缩起来,如今易成天接手范阳之后更是贯彻了陈浩政策,使得范阳卢氏备受打压。如今借着这个机会,若是能够将陈浩与易成天连根拔起,这正是如今卢匡想要看到的结果。双方各执一词,让李渼也是头痛不已难以抉择。他刚登基不久就战乱频繁,这可不是他要看到的。但是为了停止战火而牺牲陈浩的性命,李渼又觉得有些不忍。他李渼不是愚痴之人,如何看不出令狐绹与卢匡的公私不分,见二人正要反驳,李渼于是出言怒喝道:“够了都这个时候了还公私不分令狐爱卿,莫要以为你有先帝口谕,朕就不能贬你你要知道,先帝可未有留下口谕不能斩你”

第095章 将帅之别

令狐绹闻听此言顿时吓得慌忙伏地,惶恐道:“老臣有罪可是老臣未有公私不分,也是为了”

“闭嘴”李渼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一甩衣袖走下玉阶瞥了一眼令狐绹,随后又将目光落在了卢匡的身上,随即冷笑道:“卢爱卿,你还是收起你心里的小算盘,否则耽误了军国大事,纵使你是顾命大臣、皇亲国戚,朕也不会轻饶于你”

看着李渼那冷若寒冰的眼神,卢匡浑身打了一个冷战,随后慌忙跪地:“微臣知罪”

看着一众大臣沉默不语,李渼高声道:“正如魏爱卿所言,事有缓急轻重主次之别,河北之事虽行事紧张,但也是疑点重重难辨对错。定北侯是否真如契丹所言盗取经文,在未有查清事实真相前不可妄下定论如今各位爱卿应当把心放在西南战事上”

说到这里李渼转身回到了龙椅上坐下,随后扫视了跪地的令狐绹与卢匡,继而沉声道:“这里是商讨社稷政事之所,而不是尔等勾心斗角争夺利益的地方二位爱卿明白了吗”

“臣等知错了”

“起来吧”

“谢圣上”

之后朝堂之上群臣各抒己见,商讨着如何应对西南的战事。李渼对于政事处理游刃有余,但是对于行军打仗却是一无所知。而朝堂之上的这帮文臣,也没有几个懂得军事的。在京城唯一一个懂得军事的宿将高崇文却因年老体弱,挂着兵部尚书的职务在家中养病并未上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