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风月天唐 > 分节阅读 247

分节阅读 2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短经,比如说高王观世音经、血盆经、太阴经、太上感应篇等。

有的近于佛,有的近于道,有的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以人间道德标准来劝化、教善、教孝、教恩义,都有它一定的作用,所以,虽为伪经而非真的佛经,但民间的佛教徒们都在传诵。之所以广为流传,乃是因为这些经文具有教化众生之能,苦缘禅师,不知陈某说的对与不对”

陈浩的这一番言论,不但让苦缘禅师心中震惊不已,也让玄济真人与邱书明陷入了深思,邱书明停下手中的笔,怔怔的看了陈浩一眼,心中却是格外的吃惊。因为这一席话不但关联佛道之间的关系,也牵连到了儒家学说。

苦缘禅师沉默不语,脸上却是极度的阴沉。根据陈浩方才的分类,所举出的几本典籍的确是介于佛道之间的经文。最具有佛学的高王观世音经,也是后人根据民间故事所撰写,较真起来还真不能说得上是真经

苦缘禅师仍旧不死心,于是辩驳道:“陈施主所言颇有道理,但那些经文却不是玄济真人那般特意伪造”

玄济真人一听这话,顿时来了怒火,继而驳斥道:“苦缘,你口口声声说贫道伪造典籍,不知你可有证据”

“哼显而易见”苦缘禅师也是吹胡子瞪眼,丝毫不于相让的回应道。

“你你才是显而易见,和尚头上长虱子显而易见”玄济真人怒急生智,竟然反驳讽刺道。

“你”

“”

看着苦缘禅师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心道事情还是别闹太僵的好,于是摆了摆手打断道:“好了,二位不用争吵了”安抚了各自的情绪,陈浩这才侧过脸对着苦缘禅师道:“高王观世音经本经之所以有此名,是由东魏大宰相兼渤海王、北齐王朝的实际建立者高欢,命人记录的一份经文,这份经文乃是梦中所传真假难辨,即便是真的也难免口述出错,苦缘禅师,若是此经文有错误隐藏其中,尔等后世僧人岂不是贻误苍生,有悖于佛陀精要”

陈浩说的这一段源于古代一个故事,据记载:南北朝东魏天平年间,有个河北省定州人叫孙敬德,他在守城的地方造了一尊观音像,每天供奉参拜。后来服役期满回家乡,却被人当做叛贼抓住,孙敬德在拷打之下屈招,判了死刑关在监狱里。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高僧教他念观音救生经,高僧说,诵千遍就可免死。

孙敬德醒来后就开始诵,到了行刑的时候已诵了几百遍,拉上刑场后继续诵,终于满了千遍。当刽子手举刀向他的头砍去时,刀被折为三段,换了一把刀,仍伤不了他的皮肉。丞相高欢知道后,就上表免除他的死刑,同时命手下的人将这个经写下来,传之于世,让全国臣民念诵,所以后世之人就叫高王观世音经。

“陈施主还请慎言,佛门经文岂会有伪若是如陈施主所言有伪,这经文又岂会在民间广为流传”苦缘此刻额头上已经泌除了细汗,在这寒冷的冬天倒是有些异常。

陈浩见苦缘禅师依旧苦苦地不肯松口,心道这可是你逼我的,于是嘴角微微一动:“那禅师应当深知这经文的出处喽”

“那是当然”见陈浩论及经文,苦缘分禅师顿时来了精神,于是便将高欢命人记录经文的典故,详细的向陈浩讲述,生怕陈浩对这其中的典故不明。

待苦缘禅师详述了这段富有神话的典故之后,本以为陈浩会认同他的论点,却不料陈浩突然来了一句:“那苦缘禅师懂得这篇经文吗”

陈浩的这个问题一经说出,让一旁的玄济、邱书明不由一愣,随后脸色怪异的看着陈浩。那眼神似乎在说,你这问的是问题吗这也太白痴了吧这不是明摆着羞辱人嘛堂堂的佛门禅师,又岂会不懂这高王观世音经。这正如一个大文豪,有一天有人当面问他:你会写字吗

此刻苦缘禅师被陈浩这句话,噎得有些脸上挂不住,他沉浸佛学一生,学的就是佛学读的就是佛经,又岂会不懂之理。于是极不自然的冷着脸道:“阿弥陀佛,贫僧自然懂得,贫僧自问可以口诵三千经文,这高王观世音经自然不在话下”

陈浩敬佩的点了点头,然后看着苦缘禅师,语重心长的说:“那等禅师背诵千遍此经文之后,陈某会命人将禅师请来,再施以斩首之刑至于强加的罪名,就那奸淫妇女吧陈某想瞧一瞧是否真如典故所言,伤不了皮肉”

噗一旁的玄济与邱书明二人,初闻之时本是一愣,但随后却情不自禁的想笑。但是又碍于身份便强忍不作发笑、但是终究还是没能忍住。玄济真人看着苦缘禅师那副猪肝脸,于是冷冷一笑揶揄道:“陈公子所言不无道理,既然你苦缘一直声称佛经并无伪造,那这经文一定具有神力,否则典故之中的孙敬德也不会刀砍不死苦缘,你就念上千遍,也不劳陈公子劳神,贫道情愿破戒替你操刀”

第084章 一杯茶而已

苦缘禅师此刻才明白,陈浩方才是在给他下套,恍然大悟的他此刻脸色阴沉的不知该如何是好。如今他可是被自己堵进了一下死谷,若是不做表示就等于陈浩方才所言是对的。那证实了佛经之中有伪经,之后就没有理由去责问道家的典籍,如此一来也就等于落入了下风。

可如今苦缘禅师别无选择,虽然他笃信佛法,但是也不会认为诵经千遍真的会刀枪不入。这只不过是教化众人,善因善果的一种手段罢了。越是深通佛理的人越是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因此苦缘禅师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陈浩冷眼看了一眼左右为难的苦缘禅师,随后轻声道:“好了,苦缘禅师,陈某也不过是一句戏言罢了陈某只是向你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佛经、道经”说到这里,陈浩有意的瞥了一眼对面的邱书明,随后接着说:“还是儒家典籍,都不能说一定是圣人、佛陀的原意,因为世代传诵难免会有遗漏,想必诸位也听说了陈某,曾于朝堂之上论及君子一说”

这时邱书明停下笔势,听着陈浩的话中深意,三人也不禁陷入了沉思。对于曾经陈浩朝堂之上质疑儒家经典一事,三人也都有曾有耳闻。

陈浩见三人沉思不语,于是又接着说:“无论圣人还是佛陀都是智慧的化身,但是我等后人却未必都是智者,因此谁也不要质疑对方的典籍真伪,只要能够教化众生劝人向善,那这份典籍就是有用之物,也就是圣人与佛陀所要阐述的箴言须知圣人与佛陀不是一个人,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也可是万物苍生”

这一席话让在场的三人心神为之一震,邱书明惊诧之余急忙挥动手中毛笔,飞快的记录着方才陈浩所述的话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