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风月天唐 > 分节阅读 171

分节阅读 1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旨便传至河西,令陈浩火速回京。陈浩看着手中的圣旨只能无语的摇了摇头,思忖好不容易有几个安稳日子,就不能让小爷消停两天

不过所幸这伊州之事已经步入正轨,将伊州交予易成天与屠狼陈浩着实很放心。二人一文一武,相互协助倒也相得益彰。于是待安排好伊州一切事务,陈浩便带着仆固俊与十几名随从火速向京城而去。

之所以圣旨旨意如此急迫,实则是因为雍王李渼摊上了大事了。近日仲夏乃是多雨季节,突然淮河河堤决堤使得淮河两岸百姓死伤无数。虽然近期李忱已经不甚管理朝政,但是对于这淮河决堤的大事他还是很是震怒。

但当询问此事根源之时,在治理河务上的所有官员全部将矛头指向雍王李渼。纷纷将责任推给了李渼,言说李渼在治理河务上丝毫不听阻劝,以至于所修建的堤坝未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才使得梅雨季节淮河决堤。

此次淮河决堤绝非一处,不但淮南周围诸多州县淹死无数百姓,淮河以北乃至徐州等地也有不少被洪水吞没的州县。小小的一条淮河竟然引发如此大范围的灾害,这倒是让陈浩大吃一惊。心道这崔党欲要玩死李渼,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然而此事的严重性也引得朝野为之震动,李忱一边派人赈灾一边阻止河水肆虐。在朝堂之上由于众人皆是指认李渼,使得李忱一怒之下将李渼打入了天牢。

虽然李忱将雍王李渼打入天牢,但是却未有给予处置。因为他知道此案若是秉公处理,李渼定是在劫难逃。此事牵连数万百姓的性命,若是处理不当定会招来众人的非议。但是若是不处理又显得他这个皇帝罔顾私情,因此李忱对于此事很是郁结。

最后还是在天牢里的李渼主动请求李忱,可传召陈浩进京替他伸冤解围。李渼的这一提醒倒是让李忱想起了陈浩,于是这才一道圣旨传旨河西令陈浩火速进京。而此刻的陈浩却未有如圣旨那般火速,自从出了河西之后便一直悠哉悠哉的赶路。

这可急坏了李忱,于是一路之上连发了六道圣旨催促陈浩加快进程。但是陈浩却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扬言自己因伊州之战已经身有隐疾,多有奔波会使得病情加重故此不可加快进程。李忱闻听陈浩的推搪之词虽是有气,但是也无可奈何。

他自然知晓陈浩近期于河西的情况,也对陈浩有如此军事才华很是欣赏。但是他并没有给予表彰的意思,而是抱着一副视若不见的样子。即使张议潮曾经上奏朝廷给予陈浩轻功,他也没有立即给予回复。很明显这是在为当初陈浩公然据婚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未有消散怨气。

其实这一次李忱倒是有些误会陈浩了,陈浩之所以徐徐向京城而来,其中虽有置气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为了弄清淮河河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否则即便他及时回京,届时在朝堂之上也是睁眼瞎子受制于人。

京城、崔府、是夜二更时分。

府中灯火有些摇曳,当崔府的书房内却聚集着不少人,众人各自分宾主落座。此刻崔从面色有些怨毒的沉声道:“兄长,那陈浩又回京了,不知我等该如何做”

“以下官之见,不如暗中派一两名好手,途中神不知鬼不觉取其性命,也好免除后患”还未等崔式搭话,李褒便毛遂自荐道出了他的想法。

崔式微抬眼角微微戏虐一笑:“李尚书,若是陈浩真的如你所言,一两名好手就可以打发的,我崔家又岂会屡屡受挫若是李尚书觉得我崔家无能,可自行选派两名好手前去试探一番”

如今的李褒已经迁至礼部尚书,位居六部之一。见崔式言语之中似有不悦,李褒于是忙解释道:“阁老莫要误会,下官不是那个意思”

“是与不是皆是无妨,不过老夫不得不提醒你,他陈浩能够十五岁便镇压淮南道,十七岁铲除太极门,如今而冠之年几百人杀的几千回鹘骑兵仓皇逃窜这些可不是偶然,若要近得他身实属不易,与其最后把柄落入他手,不如守株待兔静观其变”崔式神色如常的自顾说着,扪心自问他崔式的确很欣赏陈浩,若非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他宁愿可以退让一步将陈浩收为己用。他乃是三朝元老何种俊杰没有见过,但是如陈浩这般全才者他却是平生未见。若是真的可以选择的话,他倒是希望二人不是敌人而是谈而论道的忘年之交。

第031章 谁是谁非

当陈浩一行人来到京城之后便直接被李忱传召入宫,随后就雍王李渼之事,李忱希望陈浩能够想出解决之法。因为李忱不希望自己的皇儿因为此事,而就此获罪继而一蹶不振。对此陈浩只能报以沉默,因为他需要见一见李渼。因为只有见了李渼,他才能清楚的知晓此真正的缘由。

对于陈浩的要求李忱觉得甚是合理,于是准许陈浩前去探望李渼。如今李渼身在大理寺天牢,任何人不得与之见面是李忱特下的命令。如今的李忱内心可谓十分的矛盾,作为父亲他自然希望李渼是无辜的,因为李渼是他为数不多儿子中最为疼爱的一个。

然而作为皇帝他又不能徇私枉法,在群臣的一致指认下,他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将李渼关押在天牢。之所以严令任何人不得探监,实则也是为了保护李渼的安全。如今他李忱虽然听从了群臣的建议,但是对李渼的失职一直存有疑虑。也正因为如此,才急诏陈浩火速回京,希望以陈浩之力能够将此事查明。

陈浩奉命来到大理寺,王铮见陈浩奉命而来自然不敢有所怠慢,于是便欣喜殷勤得引着陈浩在天牢里见到了雍王李渼。若说如今王铮所盼望的人,首当其选当属陈浩无疑。王铮虽然身为大理寺卿,但是对于雍王李渼一案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铮之所以如此希望能替李渼翻案,除了觉得李渼蒙受冤屈之外,陈浩知道这根本缘由,是因为李渼是王家的女婿。李渼如今的正室王妃乃是王家之女,因此身为王家的骨干力量王铮,他自然不希望李渼从此沦落,否则这对于王家而言并非好事。

在天牢里陈浩见到了相别一年的李渼,如今的李渼神色憔悴,早已不复当年东都的意气风发。此刻李渼形色憔悴的站立一旁,面对墙壁沉默不语。闻听脚步之声临近,于是慌忙转身便看到陈浩近在眼前,接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哽声道;“陈兄你终于来了”

陈浩只是苦涩一笑,随后轻声叹声低语:“即便如此,陈某此次前来也未必能帮得了殿下”

李渼闻听陈浩此言,方才激动异常情绪顿时冷却了许多,但李渼没有失望而是坚定的向陈浩行了一礼;“陈兄是否还在生本王的气若是如此本想在此向陈兄道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