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风月天唐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疤痕的狄仁道。

“是”狄仁自此为地煞,施身一拜退了下去。

之后陈浩从袖中取出一物交予天罡地煞二人,然后让众人尽皆散去。二人领命之后,率队犹如一阵风一样消失于校场。其后陈浩将剩余的四百余人交由高骈统领,见此事已经安排妥当,陈浩便离开了校军场。

之后的岁月里,长风十八骑可谓是人间消失了一样,即便是高骈也不知道这十八人如今身在何处。但是高骈知道,陈浩之所以训练这十八人,定然不会从此消失。而是等待一个切合的时机,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如今的大唐三面环敌,然渤海、南诏、吐蕃三国之中,尤以吐蕃最盛。虽然因王位之争引得吐蕃分为两派,但是也是如虎狼一般窥伺大唐。不过正因为内部有了分化,也使得吐蕃势力一再减弱。

即便如此李忱也不敢聚天下之兵攻伐吐蕃,因为他知道吐蕃有内忧,大唐又何尝没有隐患呢。于是两国就是这么的相持着进入了拉锯战。

期间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河西张议潮其侄张淮深。据传张淮深镇守边关经常带领少量兵士,出关与吐蕃的游牧小队对战。其中多数均是以少胜多,让河西之地的汉人称之为常胜将军。然而平衡的天平,总有为之倾斜的时候。这一年冬天当北风呼啸而过时,三支衣着各异的仪仗队,从三个方向向京城长安而来。而这三支队伍的到来,又会给京城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第057章 三国来朝

清寒漠漠足迹无踪,今年的长安尤为寒冷。可谓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雪乱悠游。雪似乎是四季中不可或缺的风景,银装素裹吹满一色山河湖海。

皇宫凤阳阁中,李泷手托香腮美目凝视窗外,静静的看着细雪飞舞。出神的望着窗外似乎沉思其中,就连宫女小诺上前给予披上衣裘她也不曾察觉。

宫女小诺看着公主如此魂不守舍,不禁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将早已凉却的羹汤端了下去。小诺跟随公主从东都回来以后,就见公主一直闷闷不乐。之后因为过了及笄之年,宣宗李忱欲将李泷许配给于综。

说起于综此人,还真与陈浩有着一些关系,于家为名门望族,世代为官,隋朝时即有人为官。于珪与陈浩有着结拜之谊,而于综便是于珪的四弟。于珪兄弟四人皆登科入仕,风光可谓一时无两。

然而回京的李泷岂会应承李忱的安排,于是极力反对。然而李忱欲要拉拢于家,自然不会任由李泷的性子。况且于综乃是新科进士相貌堂堂,李忱对这个女婿也很是满意。

李泷见李忱丝毫不顾及她的感受,于是一向活波的她,气急之下竟生了病,因此也未出宫门一步。一次和宣宗李忱同席用膳时,李泷因为此事与李忱怄气,随即把筷子折断以作泄愤。

李忱见状大动肝火,愤然说:“你这般性情,如何能嫁入士大夫家为贤妻良母”随后当即传旨,令四女广德公主下嫁于综。

虽然此事李泷得偿所愿,但也与宣宗李忱的父女关系有了裂痕。李忱一向对待子女都是身以严教,如今李泷如此忤逆与他,如何不让李忱大动肝火。此刻李泷开始怀念起在东都洛阳的日子,她想起皇弟李渼,也想起了陈浩

就在这时一阵寒风吹过,挂在墙上的一副丹青陡然落下。啪的一声,将李泷的思绪拉了回来。循声望却见小诺捡起掉落地上的画,继而很不爱惜的将画欲要挂回原处,奈何挂饰太高小诺触之不及。正待小诺欲要找来胡凳时,李泷却急忙起身来到近前,小心的取过小诺手中丹青放于桌案上。

李泷抚摸着画上梅花,继而略带忧郁的自语道:“不知他能否明白”

见公主如此痴痴的看着画,小诺愤愤不平的疑问:“主子,您不是一直很痛恨他嘛何必为了一坏人而闷闷不乐”

“你不懂”李泷摇了摇头未有多做解释,而是自顾的转过身去,轻轻的将血雨梅花挂回了原处。

小诺撇了撇嘴,对李泷的此刻的言行很是不解。而就在这时一宫女急匆匆的向殿内跑来,边匆匆的走着碎步,便焦急道:“主子,大事不好了”

“哦小白何事如此惊慌”李泷如今可谓心静如水,对所有事情似乎都不上心。

被唤小白的宫女喘着气焦急道:“奴婢听御书房的公公们说,近日临近元旦会有南诏、吐蕃、渤海三国前来朝贡”

“那倒是好事,我大唐已有多年未有如此盛况”李泷对于政事还是有些涉猎的,近些年来大唐积弱已经少有邻国前来朝贡。即便几年前的东瀛献宝,也是这有着不良企图。

想到这里李泷突然紧蹙双眉问:“可是三国此次前来以朝贡为名,行之前那东瀛不轨之手段”

见公主如此焦急小白也不再耽搁,于是便一股脑的将所听到的尽数的告知了李泷。原来小白从御书房的内侍公公那里打听到,此次三国名为朝贡,实则是来者不善。其中要数吐蕃此次来意可谓不良,其中之一便是向大唐皇帝李忱提亲。

李泷一听这话可谓是火冒三丈,这刚刚退掉了一门婚事,如今又有一门婚事上门。这诸多公主之中只有她到了及笄年龄且未有婚配,若是吐蕃前来和亲,那也只能是她去和亲。

焦急的李泷在寝宫里来回的走动着,心中甚是凌乱。而此刻的小诺也开始焦急起来,不停的替李泷想主意。小诺、小白作为李泷的侍女,若是李泷与吐蕃和亲远嫁边塞,她们也须得作为陪嫁,这不是她们所愿意的。

李泷本打算去见李忱,希望届时拒绝吐蕃的要求,但是刚走到殿门口又退了回来。此刻她已经不是小孩,生在帝王家自然明白一些不可抗拒的事情。自古以来皇家女儿成为帝王之术的陪衬,可谓屡见不鲜。

李泷深知,若是能够稳定吐蕃与大唐的关系,即便李忱再疼爱她这个女儿,也会将其许配给吐蕃王子。因此她此刻去求李忱反而作用不大,与其这样不如另寻求助。此刻她想到了远在东都的两个人,思忖若是有皇弟与陈浩出面,想必会让父皇回心转意。于是手书一封信详述了京中之事,随后派快马送往东都洛阳

大中六年冬腊月初十,三国的使团队伍终于尽数聚集到了京城。如今荒废已久的万国会馆,如今也是因为三国使团的到来焕然一新。

十余年来何曾见过三国齐聚长安朝贡,这一盛况注定被长安的百姓所铭记。当三国使团进入京城的第一天开始,整个长安城便沸腾起来。如此难得一见的盛况,又岂能不沸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