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风月天唐 > 分节阅读 124

分节阅读 1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色,竟然失手将刘氏丈夫武汤打死。其后刘氏欲要寻裴调索命,最后也被裴调掐死。

一连两条命案自然轰动了整个洛阳城,当时的东都留守正是卢辉。裴家是崔党的势力,卢辉自然不会放过打击的机会,势要将此案审理清晰。

虽然裴调此人生性玩世不恭,然而裴撰对于这个晚年得到的小儿子,可谓是过于溺爱至极。因此对于两尸的命案,他是无论如何也要保下裴调。

然而崔、卢两党势同水火,洛阳是卢党的势力范围,而裴家根植于洛阳犹如一枚钉子嵌在了其中。因此卢辉一直视洛阳裴家为眼中钉肉中刺,又岂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双方针锋相对之下,贪财的卢辉提出了一个妥协的条件:除非裴家送交巨额钱财,才可保住裴调性命。然而裴家虽然殷实富足,但一次性凑齐巨额钱财也绝非易事。

为了救裴调,裴撰可谓是倾尽家资终于填饱了卢辉的胃口。这也是为何留守府极尽奢华的原因,想必卢辉为了舒适,在留守府下了不少本钱。

待此事揭过之后裴家面临着崩溃的边缘,又因为田产失收商铺亏本,更是入不敷出雪上加霜。最后是裴调私下里结识了盐枭,并且初次便盈利丰厚。

起初当裴撰知晓此事时,是极为反对这种有违王法之事。然而在裴调的百般劝解之下,又因裴家当时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裴撰在百般无奈之下便同意了此事。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便成了今日的结果

此中经过裴识听罢之后不禁唏嘘短叹,不曾想这其中竟然有着如此曲折的缘由。此刻他倒是对裴撰这位兄长颇为同情,他知道即便当年将此事告知于他,也是爱莫能助无可奈何。六年前的他还只不过是户部侍郎,在崔党之中岂有说话的权利

“四弟,那陈浩一口咬住为兄不放,如今该如何是好”裴撰颇为焦愁的问道。

裴识对此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沉吟片刻这才道:“陈浩此人真是让愚弟捉摸不透,如今我兄弟二人困在这里,想要有何举动也是枉然。果然是步步算计,想必他是担忧愚弟将这洛阳消息传至京城”

“那就无计可施,任由他将为兄定案不成”裴撰急则生乱的问道。

裴识摇了摇头道:“不,那陈浩不会将大哥你如何否则也不会将此案隔日再审”

此刻裴撰也渐渐的将情绪平稳下来,听了裴识的分析他顿时明白了陈浩的用意,这是在给他们商议的时间。随后裴撰一拍大腿愤恨道:“原来此人终究是为了我裴家千亩良田”

“即便此刻知晓他的用意,我们也无可奈何,只得乖乖的将千亩良田让与他”裴识说道这里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陈浩剑走偏锋的这一招也是着实的佩服。

裴撰却是心有不甘的怒哼道:“莫非我裴家要轻易的任由他摆布不成”

对于兄长的心情他很是理解,于是反问道:“那大哥依你之见,那陈浩会任由我等摆布吗如今他掌握您的罪证,此事可大可小若是追究起来,非但是兄长您难逃其责,即便诏儿,文儿,武儿也难逃其罪”

“然此事与他们无关”裴撰一听这事牵连甚广,不禁有些惊慌失措。

“何人为证我裴家虽然归于崔党,这些年受到不少庇护。然而如今圣上有意打压崔党,陈浩手上的证据正好可以大做文章,届时恐会一发不可收拾,根据这些年大哥您私贩盐量,恐怕”

“这”裴撰被裴识这一番话说的是惊愕不轻,这时他才意思到此事的严重性。

裴撰这时轻拍桌案而起,独自叹道:“若是愚弟未至洛阳,在京城也可率先奏本,届时只要此案暂缓,也就有了回旋的余地。然而此刻你我皆困于此地,况且他陈浩又是御封的巡察使,此刻已经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对于陈浩将此事做的恰到火候,裴识也是由衷的钦佩。若是陈浩在他未至洛阳之时将此案勘破,他也可在京城周转将此事按下,毕竟如今他是崔党的中坚力量,崔党不会置之不理,到那时案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若是陈浩在他未离京之时,未有案情牵连裴家,他也不会日夜兼程的来到洛阳。之后也不会被困在洛阳,丝毫消息也传递不出。以雍王之名将他扣押在此地,这种手段可谓高明之极。即便日后他裴识追究起来,也不能把陈浩如何。因为毕竟是雍王相邀,期间未做武力相逼

如今非但不能将陈浩在洛阳的举动告知阁老,就连他裴家之事业是无能为力。想到这里裴识不禁思量,难道他真的老了吗竟然这般轻易着了陈浩道。

三日后陈浩前来探望裴氏兄弟,询问二位考虑的结果。面对毫无还手之力的强压,裴撰只能选择妥协。但是裴撰要求释放裴调,以作为谈判的条件。

而陈浩却是一口否决,如裴调这等越货杀人之徒他若是释放,往后又岂能在东都立足陈浩最后的底线是,免去裴撰的两个孙子裴文裴武的罪责。

见陈浩态度如此强硬,裴撰也是无奈的接受了这个可悲的结果。之后将千亩良田的地契转交予陈浩,此事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或许有人觉得,若是六年前裴撰不救裴调,也不会倾尽家财,也不会私贩私盐,最后也不至于赔上千亩良田。最为可悲的是,周转六年仍旧不能挽回裴调的生命值与不值,是错是对,要因人而论,或许众说纷纭,但是在裴撰心中又是作何感想呢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第047章 均田制

河南府三大士族给予支持,陈浩对在河南府推行瓦解的均田制有了极大的信心。对于均田制陈浩有了独到的见解,或许它是个不完善的制度,但是相对于占田与课田这两种制度而言,均田制是最为先进的。

任何一种制度或者律法都有着不完善的地方,这些缺陷不是人们的过失与无能,而恰恰是进步与不但探索弥补的动力。

如今万事俱备推行均田制势在必行,当初陈浩任命在十八县的官员作为屯将,如今这个时候便起到了作用。将这一道道政令发布出去,并有严令:如有违命不遵者直接押入大牢以观后效。

均田制大致规划为三个内容,首先便是对百姓的授田有了明文规定;其次就是对官僚贵族的授田制度细致化;最后就是对土地买卖的规定,其中陈浩明确规定,买地之人所购买土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有法定数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