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风月天唐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史以来无桂冠得主的一届。

然而这些并没有减消众人的热情,更有甚者将此次洛阳花会称之为旷古绝今的盛会。当众人目送陈浩牵着岳梦琪离开时,眼神中的崇敬之情更是无以加复。此次盛会,使得陈浩坐实了大唐第一才子位子。

人群中李泷看着陈浩与岳梦琪上了马车渐渐的消失于视野,眼神中多了一些异样的神采,似乎感觉心情轻松了许多,继而轻轻一笑便转身离去。

当陈浩领着众人回府的途中,李商隐与方枫在一旁可谓喋喋不休,均对陈浩今日的惊才绝艳敬佩有加。而陈浩坐在马车中,与岳梦琪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浩的画作之所以能够引来蝴蝶效应,除了他画工精湛已臻化境之外,还有些许的外界原因。因为即便陈浩丹青再如何逼真,也不会引来如此多的蝴蝶,即使画圣在此也做不到。

而陈浩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今日乃是牡丹花会,满城的牡丹自然引来不少蝴蝶。至于为何陈浩的丹青能够吸引蝴蝶,实则是因为绘画的墨水之中加入了蜂蜜

至于之后的竹笛崩裂,实则是陈浩有意为之。竹笛所用竹材须得选取上等成熟直竹,而陈浩选用的却是时日未到的竹子所造,当吹至高音之时必会吹破。

又因陈浩本是练武之人手劲之大可想而知,当初在少林寺禅院能够拔出三尖金蛇枪,对于这小小的竹笛自然不在话下,只是众人不知陈浩会武罢了

洛阳花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关于陈浩的传说却一直未有停止。然而这些却不是陈浩所要关注的,此刻留守府中陈浩正与李商隐、方枫二人商讨政事。

“大人,若要在河南府将土地兼并这一难题解决,须得应对河南府的三大士族。若这三大士族不给于妥善决绝,就不可上行下效,实施起来定会百般阻碍”李商隐面露难色的说道。

方枫却是不以为然的说:“李裴薛,屯万田。这等士族豪门私自侵吞百姓良田,不顾百姓死活,实在是罪大恶极。如今大人身为东都留守又是圣上默许,岂容他们嚣张”

对于方枫这般年轻气盛,陈浩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心道终究是才华再高也不抵家中一老。二人相较之下,就足以看出李商隐的成熟稳重。

方枫见陈浩摇头不语,心中有些惴惴不安问:“大人,有何不妥”

“你可知本官为何委任你为洛阳司法一职”陈浩你没有正面回答方枫的问题,而是突然有了这么一问。

陈浩这么一问倒还真是将方枫问住了,见方枫似有疑虑之色,陈浩便直言道:“本官对你的学识从未有过质疑,然你却不够稳重,何为年轻气盛如你这般尔刚正有余而智谋不足,故此才让你当人司法一职,是想让你多加磨练

李、裴、薛三家之所以屹立河南府经久不衰,历任东都留守均忌惮三分。莫非方大人要告诉本官,是历任留守均是无能之辈乎”

这一问将方枫刚要出口的话有生生的堵了回去,脸色微红的站立一旁不再言语。一旁的李商隐见陈浩能够静心思量,不似方枫这般莽撞,不禁欣慰的点了点头,心道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起初李商隐还在为陈浩年轻便手握重权,在实施过程中过于激进而倍感担忧。此刻看来,他之前的忧虑是多余的。陈浩所表现的稳重已经完全超乎了如今的年龄,有时候李商隐在想,莫非这陈大人天生就是这般心境

陈浩微微一叹接着说:“此三家之所以势大,近年来历任留守实权旁落有心无力尚在其次,如今大唐各州兼并土地已然成风才是重因。枝繁叶茂同气连枝,若要根除谈何容易故而对于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一府尚且如此不知根底妄动而为,以后谈何整治各道各州”

“下官受教了”方枫一脸愧疚之色的低头恭谦道。

方枫的谦逊让陈浩很是欣慰,接下来众人便对这三家做了详细的研究。李家有了李忱的示意,作为李氏的分支自然不会有太大阻力。至于薛家,作为安史之乱的功臣之后,自然有着祖荫庇佑。不过既然薛家嫡孙薛泰曾在牡丹花会上夸下海口,想必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最后只剩下裴家了,对于裴家陈浩经过了解才知道,这裴家也就是当年宰辅裴度留下的一脉。三十年裴度被解除兵权,改任位高职闲的东都留守,其后几十年裴家便在这东都生了根。时至今日虽然裴度早已死去,但是这支裴氏家族却是发展壮大,以至于如今成为河南府三大家族之一。

裴度一生有子六人,长子裴撰裴撰,字宜业,曾任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如今年近七旬适闲在洛阳。嫡子裴识以荫授上柱国,袭晋国公,如今在朝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其他四子也都声名显赫,多有作为,有“兄弟并列方镇,时人荣之”之称。众人思来想去别无他法,最后只得陈浩亲自登门拜访。俗话说先礼后兵,若是这裴家不识时务,那陈浩只能说不好意思,他陈浩可不是前几任留守任人摆弄。莫说他陈浩身兼巡察使,即便只是一个虚职留守,也要让他裴家伤筋动骨。

第038章 两位翰林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浩除了无奈的教授付鹏飞这个天才弟子外,就是亲自拜访了薛家。当薛家地得知巡察使陈浩登门拜访之时,薛家家主薛崇除了领着嫡孙亲自迎接陈浩外,对于陈浩之后的请求也满口答应。

陈浩虽然在洛阳花会之后,得以薛泰就是薛家的嫡孙,但是对于说服薛家还是做了很多准备的。然而却不想这薛家家主竟然如此爽快,这让陈浩心情大好之余,也在寻思着这薛家不会有什么要求吧。

最后果不其然,薛崇如此爽快的答应是有条件的,而这个条件却是让他陈浩哭笑不得,心道这洛阳花会还真是让他赚够名声。

薛家家主的条件有两个,其一便是陈浩的一副字,只因薛崇对于书法有种独到的爱好。此前一直喜爱柳公权的楷书,然而自从陈浩横空出世后,薛崇便喜爱上了陈浩这种狂而不羁的书体。只是陈浩很少有作品传出,故而薛崇常常以此为憾

这第二个条件就是让薛泰拜陈浩为师,这可让陈浩有些为难。心道刚收了一个怎么又要收徒,四书五经自己可不擅长。但是见薛崇那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样子,陈浩最后只得妥协。

陈浩对于薛崇的这点心思他又岂能不知,反正自己不吃亏又何乐而不为,能够收徒、写字换得千亩良田,陈浩觉得土地收得知,字写得更值。

当此事传扬出去后,使得河南府上下一时间纷纷议论着,陈翰林的一幅字到底价值几何。一幅字抵得上千亩良田,这着实有些匪夷所思。此后河南府一直流传着一句谚语:良田千亩,不抵陈浩一书

自然也有不少人觉得薛崇此举过于失策,一幅字而已又岂值得如此。然而薛崇对此却只是哂然一笑自语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待薛家的事情解决之后,接下来陈浩面临的就是裴家。对于这个裴家陈浩心中没有什么底气,心中有种预感此次裴家之行定然不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