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幽冥总鉴 > 分节阅读 150

分节阅读 150(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沈梦生的分量越来越重,让他去攀登断崖深入敌后太冒险了。这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军令是万万不能更改的,经此一战沈梦生的名字已经被全军将士所熟知,当初死里逃生的情况没人看到,这一次中箭无恙却是万目所瞩,己方有如此将军当然是天大好事。窦固论功行赏,提拔沈梦生为征虏将军,三品衔。虽然升迁得太快,但满营将士没有不服气的,军中尊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能者,沈梦生枪法神奇,射术为全军之冠,先后已经有二十余名匈奴射雕手丧生其手,就凭这一点大家都很服气。窦固开始布置全面攻击的计划,班超也要开始行动了。沈梦生耀武军前,官阶一路高升,远非班超可比,相处起来难免有些拘束。沈梦生很看重班超,这个人的胆识还在自己之上,一定会有所作为。当时提出,两人结拜为兄弟,将官职大小抛在脑后,班超大喜,两人当即对天盟誓。

沈梦生年纪尚轻,呼班超为兄,这次深入敌后自然仍是班超为首。精心挑选了五百勇士准备行动,只等大军发起佯攻的时候就出发。大帅窦固有意将沈梦生塑造成当今的战神,特意叮嘱班超,无论如何不能让沈梦生出什么意外,搞得班超颇有压力。按照先前的部署,大军展开佯攻吸引对方注意,匈奴兵将果然很紧张,凭借山势全力守御,不敢出战。班超与沈梦生率领五百勇士悄悄潜到了寘顔山背后的断崖下,这里十分陡峭,就算是猿猴也很难爬上去。众军士都有些胆怯,班超有自己的办法,带着特制的钉鞋和各种工具,自己率先爬上去,将绳索放下来,众军缘绳而上应该没什么问题。沈梦生提出要和班超一起攀爬,班超笑道:“兄弟的命太金贵了,哥哥不敢劳驾。”沈梦生摇头:“大哥哪里话来,人命有什么贵贱之分”班超还是不同意,沈梦生解释:“小弟不是争强好胜,而是天性不畏高山,幼年经常独自一人寻幽探秘钻山取乐。”班超颇为诧异:“兄弟,你到底还藏了多少本事”沈梦生笑道:“不到用时小弟也想不起来。”因为大帅叮嘱过,班超还是不太放心,沈梦生当即演示,骨节绵软,只要搭上一只手全身就能盘旋而上,班超目瞪口呆,这个兄弟太不可思议了。两人一道攀爬,互相协助,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爬上了断崖,因为山势陡峭,匈奴主帅没有在这里驻兵。两人垂下绳索,五百军士先后攀登上来。班超有勇有谋,匈奴兵将颇为彪悍,硬拼不能解决问题,要讲究策略。当时让军士们都戴上诡异的面具,披上古怪的衣服扮成鬼军,沈梦生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如果从天而降再率领鬼军出现,必然令匈奴兵将惊慌失措。

事先已经约定了时间,准备妥当之后班超一行发起了攻击,五百勇士突然出现在匈奴核心腹地,正如先前所料,匈奴兵将看到沈梦生以及奇形怪状的鬼兵根本不敢迎敌,心里已经确定,沈梦生绝不是凡人。班超马上带人制造混乱,四处放火,匈奴大军乱成一团。窦固率领大军适时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寘顔山杀声四起。不出所料,匈奴兵将见山险被破,对方又是天神下凡,再也无心交战,纷纷夺路逃窜,退回赵信城。汉军到处设伏劫杀,毙敌不计其数,还得到大批辎重以及数万匹战马。大战结束,山谷中一片欢腾。大帅窦固传令,就地整军,准备器械,下一个目标就是赵信城。这一次胜利多亏了班超,窦固按律嘉奖,连升三级以偿大功。班超并不满足,这只是个开始,自己的目标是立功异域,万里封侯。北匈奴的首领乃是王室成员,名号为呼衍王,开始的时候没把汉军放在心上,后来接连失利才意识到形势不妙,寘顔山被攻破导致元气大伤,清点人数,军马虽然不少却士气低落,失去了起码的斗志,这样作战是不可能取胜的。眼看汉军即将攻城,是战是走要早做决定才行。聚集将领商议,大多数人认为汉军势大,还有天神协助,不能硬拼,避之为上。呼衍王最终下定了决心,弃城北逃,汉军早晚会撤兵的,到时候卷土重来,照样呼风唤雨。决定之后马上收拾所有钱财珍宝,趁夜色离开赵信城,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下向北逃窜。窦固没料到这一手,还在认真准备攻城,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呼衍王已经逃远了。大军进驻赵信城,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窦固聚将商议,是继续北进还是就此班师,进驻王城已经可以收兵了。

此番出征已经取得了极大战果,给匈奴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如果这时候收兵当然可以名利双收。有一部分将领赞同收兵,班超的看法不同,匈奴本来就是游牧为生,到哪里都能安身,如果这个时候退兵,不出一月匈奴人就会卷土重来,前面的所有努力很可能付诸东流。这一次朝廷动用了举国之力发兵讨伐,如果半途而废就会给将来带来更大的麻烦。窦固深以为然,当时决定,挥师北进,一定要将匈奴的主力大军彻底打垮。休整过后大军离开赵信城向北追击,竟然追到了天山,呼衍王不甘心,组织力量与汉军决战,因为士气低靡,连战连败,只好继续北逃。汉军穷追不舍,呼衍王逃到蒲类海,组织了最后一次反击,匈奴主力大军被彻底打垮,汉军最终进驻伊吾庐,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伊吾庐位置十分重要,是匈奴侵扰汉朝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西域的枢纽,控制了这个地域既可以阻止匈奴侵扰汉朝,也能遏制匈奴与西域的联系。窦固当即留下三万精兵,设立一名宜禾都尉长久驻扎此地,三年一轮换,为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处理完这些事情窦固决定派人出使西域,结好各国,重开商道,因为班超有勇有谋,胆识过人,任命其为朝廷特使,率领精干随从前往。

对于一般将领来讲出使西域是个苦差事,西域各国形势复杂,敌友难辨,危机四伏,稍有差池就会丧生,尸骨都难以还乡。班超的想法却不一样,事在人为,西域形势复杂,正是自己大展拳脚的好机会,欣然领命。沈梦生要跟随大军东进讨伐南匈奴,兄弟二人即将分手了。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两人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军旅中并肩作战建立的感情往往比亲兄弟还要亲。经过努力,两人的身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是腰金衣紫的三品将军,一个是朝廷派往西域的特使。这次分手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会面,虽然有些伤感,但军旅中聚散本无常,大丈夫志在四方,两人痛饮一场,互道珍重。沈梦生知道班超西域之行十分凶险,想把救过自己两次的衬衣相赠,班超推辞:“贤弟的心意为兄领了,此番讨伐南匈奴并不轻松,贤弟是我军的战神,不能有任何闪失,有此宝护身为兄身在万里之外也就放心了。”沈梦生坚持:“大哥出使西域,只有三十几名随从,一旦发生变故,有此宝护身可以化险为夷。”班超摇头:“我军大败匈奴,西域各国不会不知道,绝不敢对我怎么样。再者说你我兄弟身材差别很大,就算为兄收下也穿不上。”沈梦生点头,这倒是实情,班超身材不高,十分健硕,腰比水桶还粗,自己是细腰宽背,衬衣完全贴身,班超确实穿不上。

一百五十九衣锦还乡

大军休整过后准备向东寻找南匈奴的主力,班超率领三十六名随从取道西域,结好各国。沈梦生已经被窦固倚为左右手,就留在身边。大军一路东行,经过数场激烈交锋,再加上留驻伊吾庐的三万精兵,这时候人马已经不足二十万了。不过连战连胜,士气很高。南匈奴实力比不上北匈奴,汉军的优势十分明显。道上传来消息,南匈奴首领得知呼衍王大军被彻底击溃的消息后采用了拖延的战术,不与汉军正面冲突,到处兜圈子。窦固深知,大军深入对方腹地,粮草转运艰难,拖延不起。想方设法与对方决战,做出粮草不足准备撤退的假象引对方上钩。可惜南匈奴首领十分狡猾,不管怎么引诱都不出现。无奈之下窦固传令大军班师,再拖下去己方的粮草就跟不上了。南匈奴首领铁了心,不管汉军是真退假退,反正不跟你交锋。从出征之日算起,大军征战已经将近一年了,将士们都渴望回乡与家人团聚,这次出征总体来说十分顺利,虽然没能消灭南匈奴也取得了极大战果,回去以后必然可以得到嘉奖,将士们高唱凯歌,兴高采烈。当真是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还。沈梦生已经从一名普通的马弓手变成了三品征虏将军,得到了军中最高荣誉飞虎旗,大帅窦固十分看重,连御赐的紫金铠甲都拿出来了。沈梦生身披金甲,高坐在汗血宝马之上,身后有军士高举飞虎旗,日光映照下威武不群,好似天神下凡一般。从外表看来,沈梦生固然意气风发,内心却很沉重,三千弓弩手全军覆没的惨状始终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有一个担忧就是结拜大哥班超,南匈奴实力尚在,用不了多久就会入主赵信城,短时间内不至侵扰大汉疆土,威加西域却是必然的,大哥只带了三十几个随从,一旦西域各国君主投向匈奴,处境十分危险。

进入大汉疆土以后,百姓们夹道欢迎,这些年匈奴不时犯境,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百姓们恨之入骨,如今汉军取得大胜,终于可以放心过日子了。汉明帝已经得到了消息,下旨让各地官吏好生慰劳将士,朝廷准备大批银两,核对军功,准备犒赏。数日后大军来到洛阳城外,扎下大营以后窦固率领众将进城面君,沈梦生自然同行。汉明帝早就召集了大臣等候,进入大殿后众将三跪九叩,山呼万岁,沈梦生出身普通人家,第一次进入皇宫,感觉十分新奇,如此富丽堂皇的殿堂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汉明帝十分欢喜,好生嘉奖一番,当殿提升窦固为骠骑大将军,位比三公。其余众将都有封赏。窦固详细禀明沈梦生的功劳,汉明帝自然十分留心,感觉这个青年将军有些面熟,记不清在什么地方见过。论功行赏,封沈梦生为典军中郎将,三品武职,随朝听用,地位与五军校尉相等。当时朝廷只设了五个校尉统领全国军兵,沈梦生的地位与校尉平起平坐,算得上一等显官了。封赏之后赐御宴慰劳,沈梦生小心翼翼,这里是皇宫,规矩很多,稍不留神触犯了忌讳就麻烦了。自古道伴君如伴虎,小心为上。酒宴之上大家中规中矩,谁也不敢放肆,汉明帝心情极好,频频劝酒。眼看终席,忽然有侍从高呼:“太后驾到。”原来沈三姐知道了远征将士回朝的事,特意挑选了一批财帛准备慰劳一番。窦固为首,众将见过太后,沈三姐态度十分温和:“众卿家远征匈奴,劳苦功高,不必多礼。”入座后沈三姐吩咐宫女将带来的锦缎财帛分赐众将,大家一一拜领谢恩。看到沈梦生的时候沈三姐吃了一惊,这个青年与自己兄弟年轻时的模样十分神似,心里有些疑惑,让别人退下,单留沈梦生详谈。窦固与众将领命退出,沈梦生却有些心慌。

虽然经历过残酷的沙场,沈梦生对朝廷的规矩却不十分了解,心里七上八下,生怕出什么差错。沈三姐向身边的汉明帝询问:“你看这个孩子像谁”汉明帝摇头:“只觉得有些面熟,一时想不起来。”沈三姐微笑道:“我兄弟年轻时就是这个模样。”汉明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当下详细询问,沈梦生将自己的出身讲述一番,沈三姐点头,吩咐宫女加倍赏赐,还特意叮嘱汉明帝,将这个年轻人留在洛阳。汉明帝满口应承,马上让人为沈梦生筹划一处府邸。沈梦生谢恩之后退出,感觉有些疲惫,好似经历一场大战。受封过后就没什么事了,典军中郎将虽然品位很高却没有什么职司,沈梦生准备回家见父母,当朝告了假,四名亲随带着金银财帛,取道枣林村。沈家大门外已经张挂了很多喜报,沈梦生立下大小功劳数十次,这喜报都没地方挂了。沈全宝夫妻自然是欢天喜地,神仙的话完全应验了,这个孩子果然非同寻常,从军一年就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虽然官府给的银两已经足够生活了,两夫妻却闲不住,依然作着茶坊的生意,有了钱就不用斤斤计较了,经常免费招待乡亲。儿子回家是天大的喜事,两夫妻将家里仔细收拾一番,换上整齐的衣服,准备最好的菜肴。沈梦生回到家乡颇为感慨,一同参军的乡亲都没有回来,自己却得到了高官厚禄,心里不是滋味。远远看到父母在村口等候,连忙下马,抢步上前施礼,沈全宝连忙搀扶:“好孩子,回来就好。”郭二娘日思夜想,总算见到了儿子,一边抹泪一边笑,不知该说什么。

回到家里,一切还是老样子,沈梦生心里涌起一股亲切感,首先让亲随取出银两,赠与阵亡的乡亲每家百两纹银。亲随领命出门,郭二娘上前仔细端详,喃喃道:“好孩子,瘦多了,脸也黑多了。”沈全宝欢天喜地张罗吃食,儿子非但拿回这么多钱,还有高头大马和四个随从,一定是做了官,这下子可要光宗耀祖了。沈梦生心里一直有个疑问,自己的衬衣到底有什么来历这个疑问只有母亲能够解答。郭二娘犹豫了一下,如果儿子知道真实情况会不会看轻自己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将梦中得子的经过和盘托出。沈梦生听完有些糊涂,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目前看来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郭二娘心里有些打鼓,询问道:“孩子,你还认我这个娘么”沈梦生当即表态:“不管何时何地,爹娘都装在我心里。”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完饭,沈全宝还在琢磨,口里嘟囔:“这个典军中郎将是多大的官不会比县太爷还大吧”这时亲随禀报,当地县尹求见。原来枣林村在洛阳城郊,有县官管辖。县官早就开始注意了,沈家每一次喜报都经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