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幽冥总鉴 > 分节阅读 148

分节阅读 148(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说,自己这一路面对的很可能是匈奴大队军马。沈梦生特意请教匈奴兵的习性,得知匈奴兵都精骑射,武器多为马刀,以牛羊肉为主食,喜欢摔跤角力,到了战场上个个骁勇,一往无前。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匈奴的射雕手,这些人的射术十分精湛,臂力极强,能在三百步外射中目标,己方的弓箭手根本射不到那么远。沈梦生已经得到了神臂弓法,心中跃跃欲试,要与匈奴射雕手较量一下。机会很快就来了,次日清晨,探马来报,前方出现大队匈奴骑兵,前锋就有三万之众。统兵主将传令迎敌,骑兵步兵列开阵势。沈梦生是马弓手,不能摆在前面,排在第二队。第一次临敌心中颇为兴奋,聚精会神观察对面的情形。匈奴骑兵出现,穿戴与汉军截然不同,皮袄皮帽,没什么盔甲,都背着弓箭,舞动马刀,高声呐喊,气焰十分嚣张。

号角声响起,匈奴骑兵发动了第一轮攻击,汉军严阵以待,两军逐渐靠近,匈奴队伍中首先射出数百支箭,劲力奇大,准头十足,数百骑兵应声落马。这个距离汉军的弓箭手够不上,沈梦生虽然很想还击,不得军令却不能贸然行动。正在遗憾中军令下达,对方已经进入射程,马步弓手同时放箭,两军发出的羽箭好似雨点一般密集,伤亡在所难免。杀声四起,战马嘶鸣,沈梦生却有些手足无措,一身本事完全抛在脑后,胡乱放了几箭就把弓弦拉断了。来不及多想,两军已经展开了一场混战。匈奴骑兵果然骁勇,马快刀疾,视人命如草芥,疯狂冲杀。汉军全力抗击,针锋相对。看到如此惨烈的拼杀沈梦生先前的豪情一扫而空,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对于人来讲最为宝贵的生命就在这一瞬间消失了。一名匈奴骑兵冲到马前,挥刀就砍,沈梦生下意识挥枪招架,反背一抽,将对方扫落马下。这时候随手一枪就能要了对方性命。沈梦生却犹豫了,这一枪下去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彻底消失了。匈奴兵却不这么想,翻身上马继续前冲,接连砍倒两名汉军。这时汉军中一名武官迎上前来,一刀将匈奴兵斩落马下,催马前冲,朝沈梦生喝道:“跟着我。”沈梦生下意识催马跟随,武官率领数十骑兵努力前冲,杀奔匈奴兵核心,很快就受了伤,血染征袍,却若无其事,仍然高呼酣斗,没有半分退意。沈梦生的枪法十分精湛,却未曾杀过人,每每到了最后关头就下不去手。匈奴这次进攻只是试探性的,很快退了下去,打扫战场,这一战汉军损失了千余将士,只留下六百余匈奴骑兵的尸体。沈梦生除了胡乱放了几支箭以外没杀一个敌军,脑子里一片迷糊。

汉军重整旗鼓,准备迎接匈奴下一轮攻击,沈梦生另寻了一张弓,仍归马弓手队中。休息的时候军士们饮酒欢歌,有的立下功劳,免不了吹嘘一番。沈梦生没有任何收获,心乱如麻,一战过去自己身边就少了十余名弟兄,到了战事结束的时候这五万大军还能剩下多少这种情况并不特殊,第一次上战场的军士往往会这样,慢慢习惯就好了。次日天明,匈奴骑兵发动了第二次攻击,这一次来的人更多,足有五万之众。身边一名军士有畏惧之意,骑郎将喝道:“有什么好怕的,匈奴兵也没多长一个脑袋,临阵退缩者立斩。”沈梦生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是杀敌就是被敌人杀,自己一时手软就导致两名兄弟丧生,如果果断一些就能保住两条性命。想开之后重新找回了信心,当时询问:“将军,匈奴的头目有何特殊之处”骑郎将解释:“只要帽子两边垂下长尾的就是头目,白色越多官职越高,纯白的就是王族,红色的是射雕手,要多加小心。”沈梦生牢记在心,取出了弓箭,这一回决不能手软了。匈奴兵发动了攻击,照例由射雕手开路,沈梦生请示:“将军,我能不能回他一箭”骑郎将点头:“试试无妨。”沈梦生力贯双臂,看准冲在前面的一名匈奴射雕手,大吼一声,羽箭闪电飞出,正中咽喉,射雕手应声落马,匈奴兵都吃了一惊,想不到汉军中也有射术如此高强之人。骑郎将看得清楚,脱口赞道:“好箭法,军中常例,杀死一名射雕手赏白银五十两。”其它军士颇为羡慕,沈梦生却欢喜不起来,轻叹一声:“不敢领功,算是对昨日手软的补偿。”骑郎将点头安慰:“每一个射雕手都曾射杀我军百人以上,不必自责了。”

两军靠近,羽箭乱飞,很快陷入一场混战。沈梦生与昨日相比判若两人,箭无虚发,自己不是在杀人,而是在保全身边的弟兄,这么想就没什么顾忌了。箭壶里三十支箭一支也没有浪费,射杀五名射雕手,三个头目,其余都是骑兵。弓箭使完亮出长枪,枪法展开当真是神出鬼没,刺杀匈奴骑兵数十人。这一战双方损失大致相当,汉军准备比较充分,铁甲马和盾牌,战车起到了很大作用。匈奴兵退却以后战场上一片狼藉,骑郎将向军政司禀报了沈梦生的的功劳,在所有军士中排在第一个。统兵主将十分重视,己方竟然出现能与匈奴射雕手抗衡的能人,一定要好生珍惜。马上传令,破格提升沈梦生为卫士丞,挑选最好的宝雕弓,配两名助箭手。按照军中惯例,赏赐五百两白银。沈梦生颇为欢喜,取出二百两送回家去,再拿出二百两送给因自己手软而丧生的军士,剩下一百两散与身边的兄弟。庆贺过后满怀信心准备迎接下一次交锋,匈奴兵却撤退了。原来汉军四路人马齐头并进,互相照应,匈奴主帅难料虚实,接触几次都没有占到便宜,决定集中力量针对其中一路发动强大的攻势。沈梦生所在这一路不是主要目标,所以暂时放弃。大帅窦固传来将令,要这一路人马挥师疾进,寻找匈奴大军的辎重马匹补充军需。主将得令马上起兵前进,只有尽快找到匈奴屯集辎重的所在才能缓解大军的压力。沈梦生经历两次交锋以后逐渐找到了战场的脉络,两军交锋,双方都没有退路,心慈手软更是要不得,听同僚介绍,匈奴兵将十分野蛮,经常劫掠西域各国,抢夺财物马匹,杀人无数,比强盗还要凶狠。这也罢了,最不能接受的是将妇女当作奴隶卖来卖去。如果攻城遇到强烈的抵抗,惹恼匈奴王室,破城之后往往进行残酷的屠杀,不分男女老幼一并斩尽杀绝。就算是委曲求全投降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匈奴兵将不但要索取财帛,还会在投降者的家属中任意挑选女子淫乐。得知这些沈梦生心里升起一股怒气,匈奴兵将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禽兽,不能称之为人,第一次交锋的时候真不应该手软,错过了好机会。

这次讨伐匈奴规模很大,不愁没有仗打,沈梦生跟随大军火速前进。这时候汉军的主力已经与匈奴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杀,沈梦生所在这一支兵马是插向敌后。经过辛苦的寻找,终于发现了匈奴囤积辎重的所在,主将知道大帅窦固那一边压力很大,顾不上休息,传令发起进攻,将这些辎重抢下来。守护辎重的兵将只有两千左右,根本不堪一击,大军轻松夺下大批粮草。主将传令休息,连日奔波难免人困马乏,急需休整。没想到探马回报,有大队匈奴兵马向这里赶来。这一支人马是匈奴王室差来的接应大军,足有十余万众。这一次汉军四路大军齐头并进,声势浩大,匈奴王室担心前敌将士抵挡不住,差遣大军前来接应,刚好与这一支汉军遭遇。主将马上传令迎敌,军士们虽然疲惫,但匈奴大兵压境,不得不打起精神。沈梦生虽然得到了职衔却没有统兵,各路军兵都有统属,拨不出多余的军马,如果别的武官战死沙场才能补缺。沈梦生一心杀敌,带不带兵没什么关系。匈奴后队的大军主帅得知辎重被夺马上传令发动攻击,大军展开,从正面发动了强大的攻势。汉军主将久经沙场,知道己方不是匈奴大军的对手,传令将辎重一把火毁掉,所有将士保持队形,且战且退。沈梦生就跟随在主将身边,身后有两名助箭手,专门提供羽箭以及寻找对方的将领,射雕手等等主要人物。汉军一路行军,在数量上也是劣势,而匈奴大军气势汹汹,主将明白,眼下最关键的是振奋士气,因此询问身边的沈梦生:“你射术不凡,目力也不会差,能不能在对方射雕手放箭之前射杀匈奴前队骑白马的头目”沈梦生估算一下点头:“有五成把握。”主将立即摇头:“不要有任何顾虑,想一想战死的将士,匈奴的残暴,这一箭决不能失手。”沈梦生答应,摘弓搭箭,看准目标射出,羽箭好似流星一般飞出,正中敌将咽喉,翻身栽落马下。

一百五十七崭露头角

匈奴兵将最大的倚仗就是骑射之术,射雕手更是佼佼者,如今汉军中竟然有人比射雕手箭术还要高明,匈奴兵将的心理难免产生阴影。一箭得手沈梦生找到了信心,施展神臂弓法中的连珠箭法,以最快的速度射出十六支箭,当真是箭不虚发,一举射落八名射雕手以及八名冲在前面的匈奴骑兵。汉军将士齐声欢呼,匈奴大军却停了下来,主将马上传令,抓紧时间做好退却的准备,两军实力悬殊,己方又是疲惫之师,硬拼只能是白白送死。不过退却也要讲策略,必须有一路人马断后拖延时间,如果全军后退匈奴大军必然随后掩杀,结果多半是全军覆没。断后的人马很难生还,这是为了全军作出必要的牺牲。主将已经做出了安排,集中全力向匈奴大军发动一次进攻,遏制对方攻击的势头以后大军后撤,安排三千弓弩手两翼埋伏,等匈奴大军追来的时候进行阻击,尽量拖延时间。匈奴兵将停顿是最好的战机,主将当机立断,发出了攻击的号令,战鼓声隆隆响起,汉军好似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匈奴大队人马迎了上来,两军展开一场混战。沈梦生如鱼得水,接连射杀匈奴的头目以及射雕手。匈奴兵将未曾料到汉军的攻势如此猛烈,暂时后退重新调整部署。汉军主将立刻下令后退,特意让沈梦生跟在身边,这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一定要保住。沈梦生看到大部分马弓手步弓手都被安排阻击敌军,自己要与大家同甘共苦。主将急于保全大军,没有注意,沈梦生自作主张留在后面。大队人马急匆匆后退,疲惫也顾不上了,军旅中这样的事情极为平常。

匈奴大军重新组织起来,再次发动了攻势,却发觉汉军大队人马已经退却了,连忙追赶。两边的弓弩手看准时机射出箭雨,给匈奴兵造成了很大伤亡。回过味来之后匈奴兵开始还击,弓箭开路,骑兵随后冲杀。汉军断后的都是弓弩手,不擅长近战,一旦被对方靠近就没什么还手之力了。羽箭很快用完,匈奴骑兵展开了疯狂的杀戮。沈梦生跟大家一起,开始的时候射杀百余匈奴兵,羽箭用完后亮出兵器与对方厮杀。马弓手还好,步弓手完全是待宰的羔羊,被匈奴骑兵斩杀殆尽。看到成百上千的军士倒下,沈梦生欲哭无泪,战场上流泪没有任何用处。苦战多时,马弓手只剩下五六百人了,被围在核心,全军覆没已成定局。沈梦生咬紧牙关,舞动手中长枪酣战,枪法展开无孔不入,刺杀匈奴兵将数以百计。很快有匈奴将领注意到沈梦生,传令用弓箭射杀此人,一时间无数支羽箭射来,沈梦生无处可躲,身中数百箭,栽落马下。匈奴大军扫清弓弩手之后没有停留,火速追击,战场上只留下满地的尸体。沈梦生自知必死,心中十分坦然,自己一人杀死数百匈奴兵将,死也值了。浑浑噩噩不知过了多久,头脑中逐渐清醒,浑身酸痛,死了怎么还会痛难道自己没死怎么可能疼痛感越来越清晰,沈梦生终于确定,自己没有死。扎挣着爬起来,身上还带着数百支箭,沈梦生感觉不可思议,中了这么多箭怎么会没死检视之下才发觉,这些羽箭的箭头并没有射入自己的身体,只是嵌在了铠甲上,剥落羽箭,铠甲已经不成样子了,沈梦生甩掉盔甲,凉风袭来头脑逐渐清楚,数百支箭没有一支射入,自己的运气不可能这么好,一定另有原因。

出征之前郭二娘将四圣宫得来的锦缎做成一件衬衣给沈梦生穿在身上,就是这件衬衣保住了性命。沈梦生检视之下发觉自己的外衣被射出很多孔,衬衣却没有任何损坏,感到有些难以置信。四下一望,到处是汉军的尸体,心中十分伤感,这些人里面有不少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弟兄,如今都变成了冷冰冰的尸体。这里是匈奴的腹地,不能久留,沈梦生顾不上伤感,找到一匹跑散的战马,宝雕弓还在,收拾一些羽箭,抄起长枪朝着大军撤退的方向追下来。匈奴大军追赶数十里,没有赶上汉军,改变了方向,接应另一路大军去了。汉军主将得以重整旗鼓,将战况详细禀报大帅。整点军马的时候才发觉沈梦生不见了,颇为惋惜,如此人才实在不应该丧于乱军中。一日后军士来报,沈梦生回来了。主将大喜,立刻派人迎接,沈梦生已经疲惫不堪,被人搀扶进大帐,俯伏于地,高叫一声:“将军,三千人呐,三千手足兄弟,全没了。”就势栽倒,昏迷不醒。帐中将领都觉伤感,主将心里也不好受,安排人好生调养。战场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极为平常,三千条性命算不得什么。唐人张乔有一首诗作得好: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匈奴集中了强大的力量,大帅窦固一边压力骤增,不过对方的辎重已经被毁,不耐久战,因此就地固守,对方支持不了两三日。果不其然,匈奴大军粮草不济,攻击又不顺利,暂时北撤。窦固传令,四路大军全力追赶,要一鼓作气,不能给对方喘息的机会。沈梦生只受了一些轻伤,很快恢复,全军传为奇谈,那种情况下安然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