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991

分节阅读 99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景波是相当的失望,他看了眼同样沮丧的岳云,眼皮子眨了眨,诙谐地道:“各路大军停止北上,你我丧失再次建功立业大好时机,实在是窝心。”

“我倒是无妨,倒是太尉要后撤了。”岳云压根不上景波的当,自然是反唇相讥。

景波飒飒地笑了,岳云的前程已经定下来,王秀拟定举荐其出任振武军都指挥,也算是功成名就。

岳云见景波脸色,就明白对方所指,他同样是兴奋不已,振武军是残破不堪,却也是一个军啊精锐的六十六旅镇依然在,就有再次成军的希望,他有信心让振武军成为大宋禁军翘楚,必然会位列前茅。

当然,那么多年来他屡立战功,却只是区区使副,固然有名将倍出的因素,却还是被老子压制,往往功绩压下不报,朝廷封赏不就,不是王秀要他去云骑军,恐怕还在岳飞军中,官职能够达到旅镇就算不错了。

自从进入了云骑军,他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与景波是相得相宜,两人不断建功立业。

第1652章 战争的善后

景波果真是真君子,不偏不倚的行径得到他的敬重,每次和王门子弟合作,有功就赏没功你靠边站,大家都是公平竞争,当真都是痛快淋漓,全无半点无奈。

就在前天,传来王秀举荐他为权都指挥消息,惊愕下还不敢相信,景波却从消息中分析结果,让他吃了定心丸。

此次,王秀直接透露给江宁日报和东南新闻,把他的战功给亮出来,等于把事情公开化,杜绝了别人谦让,更让有心人无话可说,那可是真正的功绩。

“难道四哥真的不想”岳云的称呼亲近许多,也代表他的心态变化。

甚至可以说,新军制实施以来,王秀想要的结果正在实现,破除大乱时代北方兵马私人培养,将校多是唯大将抱团的局面,让他们经过学院的洗礼,逐步成为朝廷的将校。

“先生既然下令,必然会有深谋,我们只要执行就是。”景波稍加迟疑,沉声道:“就怕,岳太尉那里不悦。”

岳云一怔,脸色沉了下来,不悦地道:“无论是谁,必须遵从宣抚处置司钧令,哪怕是北帅也不行。”

用宣抚处置司不用王相公,这是公事公办的口吻,景波看岳云脸色,全然不是违心,也就放下心来,至少不用他尴尬,温声道:“岳太尉自然会遵从,兵者无小事。”

岳云却听出景波言外之意,兵者无小事,道尽一切始终,他不能不有所忧虑,爹爹的脾气秉性他是明白,还真说不定有所不为,不由地道:“王相公高瞻远瞩,我甚是敬佩。”

“应祥,你真应该去讲武院或侍卫马军大学校。”景波笑眯眯地道。

“我,呵呵,去当祭酒”岳云指着景波大笑,心下却品味再三,难道是王秀的意思那振武军都指挥又是为何

不过,祭酒的前程相当的远大,不仅培养禁军将校,还能经常在大帅眼前露脸,最重要的是能向两府奏事,这可是都校们都向往的职位。

“索性当了就是。”景波目光闪烁,却也是放声大笑。

“你倒成了本兵相公。”

就在前方将校各有心事时,王秀在燕山府隆重接待段守钰,亲自在燕山府衙大门迎接,秦敏甚至在长亭等候。

段守钰自然是受宠若惊,能得到王秀该规格接待,足以说明对他的认可,就算再清高的士人,也无法拒绝宰相的礼遇,这些无关金钱利禄,而是士大夫的声誉和脸面,他不能不呈下这份面子。

几天来,他倒是时常得到召见,不断讲述北方的见闻和机密,倒是引的寻常文武羡慕,不是谁都能常见王秀的,还是经常性的见面,一次就能带上个把时辰。

这天,他正去王秀那里,刚到了大门就听到爽朗地笑声,进去却见王秀和宗良、虞允文说笑。

王秀见段守钰进来,招手笑着说道:“段大人来了,坐。”

“大人,何事大笑”几天来,段守钰多和王秀接触,关系融洽了许多,相互间说话也随意些,至少不是那么拘谨。

“哦,迪古乃再次派萧裕南下,你说应不应该高兴”虞允文笑眯眯地道。

“还有,河北各军州民情逐渐稳定。”宗良也淡淡地道。

他也算是尽了全力,前方激战连连,后方的担子也是不轻,那些流民的安抚,还有瘟疫的控制,都让人操碎了心。

他和赵鼎、陈东、范宗尹鼎力合作北疏南堵,强力弹压暴民闹事,又竭力安抚民众,借着不多的资源总算稳定形势,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乱。

最可贵的是,流民也没有深入大河南方,疫病也得到很好地控制,就算死了很多人那又能怎样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瘟疫传播能被控制,就是天大的幸运,逝者已矣,活着的才最重要。

“虽说,河北河东的治理还要很长时间,瘟疫也没有完全消除,却已经有了很大改变,这是好兆头啊”王秀笑呵呵地道,他把内政放在了边事前面。

“那是好事。”段守钰多年不在国内,对河北局势也不太了解,只能含糊应付,却想着下面如何说话。

“现在倒是好了,随着大军不断后撤,那些多余的军粮也能散发,至少能保证各军州年内赈灾。”宗良显得非常轻松,各路大军的军粮囤积不少,现在要撤军了,除了路线上保障各部吃喝用度,就是继续供应沿边驻扎大军,人数少了供应也就少了,有些粮食不能长久放置,只能就地消耗,也不算太过浪费。

王秀也有所表态,由三条转运路线上的粮草集散点,向东西扩散,在保障军人回归用度、驻扎大军粮草供应基础上,尽可能用作百姓的赈灾,让他们度过战争后的灾荒。

每战必有大灾,这是逃不过的现实。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稳定,还能最大限度争取民心,让他们明白归顺朝廷饿不死人,减少无谓的反抗。

段守钰深以为然,民以食为天,只要抓住粮食,让生民能活下去,就不会出现打的动荡,瘟疫也迟早能过去,就算依旧在区域内流行,也会随着季节到来消失。

“现在,宣抚处置司精力主要转入民政,断不可有任何的大意,河北河东各军州经不起折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