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917

分节阅读 9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杀他,而是形势所迫不能放人,才逐渐心下释然,要放过姑母一次。

朱琏赞叹地点了点头,孙子还是有仁孝的,淡淡地道:“诸位看如何”

“陛下仁厚,自然是是无不可。”秦桧是不要面子了,能够取悦王秀,又能让天子留好印象,傻子才不赶紧表态。

沈默见赵炅表明态度,秦桧这根搅屎棍也出面了,可以说大势已定,当即朗声道:“陛下仁德,臣看可行。”

蔡易有些不情不愿,只是王秀的奏章在前,已经付出过那么大的代价,总不能让自己为了点小事磨叽,也就表示支持,有些仇怨放在以后再说,未尝没有机会。

形势发展颇有戏剧性结果,李纲也意识到闹剧该结束了,大家应该关注北伐和南征,不应该在争斗上内耗。

王秀举荐赵鼎为参知政事,明显是又让出天大好处,自己在坚持处置赵柔嘉,那可就是太过份了,到时候想必别说王秀不给面子,连太皇太后和天子也不会迁就。

还没等他表态,李光就站出来道:“范大人引咎请辞,北方不能没有执政,赵大人论资历足以担当大任。”

有些事情不用说的太透,只要你接受对方提议,也就是表明退让态度,政治一向如此,李纲轻轻叹息,王秀举荐赵鼎没有说李正民,显然有所保留,这是在报复曾经的弹劾。

是想,王秀并非以德报怨之人,李正民依附太上屡屡为难,人家利用此事报复也很正常,从轻发落比明正典刑要好,虽说必然被罢官落职,却好过被剥夺阶官爵位。

朝廷大臣并不畏惧罢官,只要不是罪大恶极连阶官也没了,不过是罢了职事官而已,总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只是要时刻面对权臣的窥视,恐怕李正民会寝食不安了。

“臣也认为王大人奏请得当,只是臣还有本奏。”

李光眉头微蹙,心下暗怪李纲多是,都这时候了,王秀做出重大的让步,你还磨叽个鸟啊

李纲稍加沉吟,艰涩地道:“御史中丞李正民,对朝廷颇多忠贞,绝不是刘豫等受蛊惑之人,还望陛下明鉴。”

原来,他并不甘心李正民遭到贬斥,朝廷诸多赶赴东华门的大臣,应该是能保全下来,只是还需要处分他们的过失,罢官夺职是免不了了,只是李正民位置清要决不能丢,最重要的是此人很有胆识。

沈默犯了难为,李正民可是屡屡弹劾王秀,正好趁着机会拿下,把御史台控制手中,岂能让李纲得逞,当即道:“陛下,姑且李正民受到蛊惑,单是殴打执政就不可恕。”

“沈大人言之有理,臣并非为了个人荣辱,而是为朝廷制度,愿同时罢相请郡。”蔡易不失时机递了刀子。

他这一击端地是狠辣,御史中丞专门监察弹劾两府,平时倒也没什么,要是真的引出了冲突,胜了那就以中丞进入两府,败了就不用说了。

关键是李正民殴打宰相,这是朝廷绝不能容许的,就算有万千理由,只要蔡易抓住不丢,他就不可能留在御史台,何况人家是破釜沉舟,直接用宰相位置换取。

按照制度来说,宰相无罪受辱请辞,你闹事御史中丞也要落职,没有半点回旋余地,让李纲看蔡易的脸都变了。

赵炅睿智不假,到底是年幼经验不足,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求助似地看向朱琏。

朱琏也非常头疼,本来好好的事情,马上就要平息了,谁想到被李纲者倔头一句话,搞的两府和御史台闹起来,真不让人有半刻的安生,不悦地道:“蔡大人是朝廷重臣,岂能和别人一般见识。”

明显流出对李正民不满的意思,蔡易是大为欣喜,委屈地道:“娘娘容禀,臣并非计较个人得失,御史中丞违反制度,理应卸受到惩处,否则,开了先河足以祸患后世。”

这话说的同样诛心,你要是不惩处也可以,那就给后世留下可参照的把柄,这可是要留下骂名的。相反,他以宰相请郡坚持制度,自然是站到了道德的高峰,任谁也无法说话。

李纲觉得蔡易很无耻,却又无可奈何,人家说的的确有理有据,御史中丞当众殴打宰相,无论怎样都不免要落职,他费尽心机要保住李正民,最终依旧无法实现。

“好了,官家看看怎样,朝廷制度怎样都要遵行,却也要审时度势。”朱琏很从容地说道,她已经解决赵柔嘉的问题,心态早就调整好了,跳出圈子看问题,端地简单明了许多,不过是东府和乌台矛盾延伸,没有大不了的事情。

虽然,赵炅经验欠缺,却是睿智万分,朱琏明显给他足够的提示,稍加沉吟道:“此事,朕准了蔡卿家奏请,李正民公然羞辱宰相,罢御史中丞,受蛊惑东华门外滋事,削为朝奉郎,外放权饶州军州事。”

李纲刚想抗辩,却被李光拉了拉袖子,知道对方有计较,到嘴的话咽到肚子里,耐着性子听赵炅下面的话。

第一四六九章 不得不走

“准范卿家请郡奏请,以宣和殿大学士,权知河南府,充西京留守。最新最快更新赵鼎罢权河南府并西京留守,议为参知政事,宣慰两京二路,督办大军粮草筹集,侍郎王庶识大体,就任御史中丞。至于蔡卿家请郡,需要两府再议。”

对于赵炅的决断,连李纲也觉得惊讶,小天子竟然如此果断,就算是他不愿看到这种结果,也是相当欣慰的。

既然,无法保住李正民,削阶官一等外放知州,也是能接受的,至少蛰伏几年还能东山再起,又能多了大郡的历练。

王庶素来谨慎,自卸任大路历任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素有稳健派的的称呼,就任御史中丞可以接受。至于蔡易这小子,决不能让其留下,必然要赶出朝廷。

“好了,诸位卿家退下吧过两日再由官家出诏谕。”朱琏见目的达成,自然要趁机掐断争论。

待众人退下,才让赵炅坐在身边,拉着手慈爱地道:“官家真是长大了。”

“娘娘,我也是天子,这样拉着好没面子。”赵炅的手被拉着,在张泉、青君眼里一阵难为情。

“呵呵,小孩子,我可是你祖母。”朱琏见扭扭捏捏的赵炅,笑的格外开心,顺势又整了整发鬓。

“娘娘。”赵炅神色有些尴尬,脸涨得通红。

“好了,官家长大了,自然要脸面。”朱琏笑了笑,旋即又正色道:“蔡家的驸马重病,既然蔡易躲不过去,官家还要好生安抚。”

“娘娘放心,我准备加驸马节度观察,赐开国公,蔡卿家也加端明殿大学士,持节总理南海事务。”

“嗯,这样最好,真不需要祖母操心了。”赵炅受到鼓舞,竟然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还是少年心性。

说话间,赵柔嘉走了进来,第一眼看到了赵炅,轻声喊道:“官家。”

“姑姑。”这是在玉阳宫的内殿,只有家礼对待,赵炅自然起身稍稍躬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