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872

分节阅读 8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拓南海、灭国征伐、何等壮哉他所率的众多兄弟也是连年征战为帝国开疆扩土,二十年的征伐岁月匆匆而过,老兄弟只有自己和张荣、上官谦寥寥数人尚在,余人无不魂入大海或是身殉异乡,想想在意气风发之际,难免有点点伤感悲欢。

张荣那双沉稳的双目,淡然望着李宝,平和地说道:“制帅,我们是老了”

李宝也是认同的,李长昇、张过为代表的新一代,正在冉冉升起,可以说后期的南海征伐,主要由这些人把持,他们的杀伐果断,他们对海战的了解运用,都是老将无法企及的,正是如此才有了计划登陆燕山,算是作为老将的谢幕之战。

他看向张荣,目光是复杂的,苦笑道:“难怪你不去争”

“年轻人冲动,让邵太尉顶上去,岂不是更好”张荣不怀好意地笑了。

李宝似乎有点明白,副都指挥使知杂公布,张荣那一脸淡然轻松的表情。

“唉。”张荣苦涩地一笑,长长叹道:“不服不行啊你我真的是老了。他们的见识能力,都非我等可比,之所以还未取代咱们,不过需要我们弹压众将,再有几年历练,他们的势头谁也挡不住,要那些虚名,不如打场自己的战争。”

一个萝卜一个坑,军中高等将校和都校有限,一批批冉冉升起的人才,需要更高的位置施展才华,他们这些老家伙在位的时间,真是屈指可数了,与其争那些虚名,还不如真正按照自己的方式,打一场属于自己的战争。

第一三七一章 张过的应对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有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张荣饶有意味地看了看李宝,淡淡地道:“有些时候静下心来,看看青年俊杰承继我等志向,驰骋海疆、劈波斩浪,不也是挺好吗”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咱们的年龄,也不适宜远涉重洋了”李宝不能否认自己年过六旬,是该让后辈上位,只是李长昇、张过锋芒毕露,让他心下不喜。

“好了,此战过了,是咱们做甘泉之饮时了。”

却说,李长昇纵马穿过城中大道,驰到大海边上,跳下马来凝望浩浩大海。

张过也下马来到他的身边,就在海岸一块礁石上坐下,任由阵阵浪涛溅起的水花试了衣衫,却笑眯眯地道:“再有气又能怎样,制帅并没有出格,你我身为侍卫水军统兵大将,自然要服从帅司节制。”

“你不是很想登陆开城,一展神威吗”李长昇瞪了眼张过,却见这厮满脸的不在乎,气就不打一处来。

“还不明白”张过满脸的讥笑,语气分明是讥讽。

“如此,侍卫水军将成为马步军附庸,你也愿意看到”李长昇恨恨地道。最新最快更新

如果,王秀在场的话就会发现,军种之争已经到了水火不容地步,李长昇、张过等杰出人物,早就看出了端倪,哪里是内部战略分歧,那就是衙门之间的火并。

如今,侍卫马步军再加上车兵,逐步地进行混编,技术装备的不断增多,兵种相互配合不断加深,马步军的隔阂逐渐消失,隐隐有陆上大军的影子。

侍卫水军在南海建功立业,为国人获取极大的财富,却不想能看入人们眼中的,都是西北征战还有收复故土,至少都是占据大义的顶端,而不是万里海疆的土酋。

在士人甚至百姓眼中,侍卫水军取得了不世功勋,只是大宋行朝依旧立足农桑兼顾工商,对北方蛮族的恐惧,要远远大于南方的忧患,也就是陆先海后的根本原因。

张过眉头一挑,淡淡地道:“山长让侍卫水军独立北侍军外,未尝没有海路平衡的考虑,只是那些老将大多马步军出身,为了自己最后一战,才要牺牲我们的最好的机会。”

“当然,制帅敢这样做,也是有恃无恐的,山长对高丽的是无不可,是这些老将们的依仗。”

“哎,先生为何不重视高丽,反倒是对倭国斤斤计较,实在搞不明白。”李长昇长长叹了口气。

张过揉了揉鼻子,要说东北海域的两国,王秀重视倭国是应当,那也得先征服高丽,然后以此为跳板才行,别看吴宣这小子蹦跶的欢,那也是大宋海船支撑。

这都是庙算,还轮不到他去操心,道:“山长做事,岂能是你我能揣测别的且不说,有制帅压阵就别想其它。”

李长昇沉默良久,他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这点适应性还是有的,沉声道:“你有何良策”

“笑话,你是北方船队都统制,问我作甚”张过翻个白眼,很爷们地把球踢回去。

李长昇差点被噎死,不由地狠狠瞪了眼张过,沉声道:“不要客气,无论是燕山还是高丽,最终决战还要靠虎翼军,你这厮有几分本事,先说说看。”

有几分本事张过差点掉到海里,咬牙道:“都参早就筹谋多年,怎又问我起来”

“要是不然,请先生能举荐,让你当副都参也成。”李长昇难得地笑了,好多年没有打趣了。

“不跟你扯了,你认为以虎翼两个军,就算虏人主力南下,能有把握能够拿下燕山府路”张过笑脸戛然而止道。

李长昇一怔,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说,两个军不足两万人,就算人家的主力南下,你面对坚城又没能怎样不外乎牵制对方主力,支援北上的马步军,说白了还是配角。

“侍卫水军首要职事是控水道、断交通,护商队、投送兵力,正是以海制陆精髓。南海各国国小民寡,城低壕浅、军力不强,水道四通八达,虎翼军各部能、伺敌弱处、雷霆一击,往往事半功倍。”张过有几分懒散,侃侃而谈道。

“燕山四周被虏人经营多年,就算主力南下,也能留下不少精锐作为万一。我军不过万余人,也不可能携带多少乡军,一切都要靠随军携带,恐怕不可能长久坚持。

“除非,我们占据牢靠的登陆场,建立强大的防御阵地,才能通过海船,把人力物力源源不断运气。只是,在燕山东部登陆,不过是正面大军侧翼,不可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增援,他们只需要拒城坚守,派轻骑不断骚扰,我军必不能支撑。”

“可惜制帅不会考虑,他必然要投入人力物力,哪怕困守一隅也在所不惜。”李长昇恨恨地道,他深知这些宿将的保守,也只有经常南征的上官谦,可以理解他们。

“那是当然,这些宿将心愿是光复蓟北,却不知山长志向远大。”张过狠狠地排畸海水,道:“要把兵力用在高丽,可以用高丽兵作为支撑,外岛为依托,组成数万大军北上,完全可以对虏人腹地致命一击,为何制帅看不到。”

“实在不行,在燕山断不可丢面子。”李长昇也是无力回天,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