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827

分节阅读 82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以赵柔嘉换取众位大臣得免,自然要坚持一阵子,眼看朱琏把事情挑明了,再坚持下去会适得其反。

官面上的事虚虚实实,数十年宦海的老狐狸,怎能不留几手,要是真的每次推心置腹,早被人啃光了,也就顺水推舟道:“娘娘,大长公主受到蛊惑不假,李正民、刘豫等人也是护主心切,情有可原。”

到了最后决断时刻,任谁都明白就看双方如何妥协。朱琏自然心知肚明,李光是用李正明、刘豫来换取赵柔嘉,这个买卖对双方都不算吃亏,也就有所意动,淡淡地道:“此事,的确情有可原,还要看两府诸公的意思。”

摆明了退了一步,为了赵柔嘉放过众人,沈默知道机会来了,立即道:“娘娘说的是,中丞的确为了太上。”

既然沈默说话了,又是王秀的意思,蔡易就是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咽下这口气,低声道:“有些大臣,的确受了奸佞的蒙蔽。”那表情简直像吃了热翔,要多难看有多难堪。

“娘娘,范大人的请辞奏章刚到。”秦桧不失时机添了句,作为首相的他责无旁贷。

李纲和李光、沈默等人眼前一亮,不约而同地暗道:这厮还真的好快。

此时,张泉走了进来,尖着嗓子道:“官家到。”

话声刚落就看赵炅进来,众人急忙躬身见礼,当然,重臣见天子是不用跪拜的。

“好了,这是在玉阳宫,诸位卿家不必多礼。”赵炅的态度温文尔雅,尽管是王家的血脉,却自幼受到良好地教育,得到王秀的影响,非常好地继承大宋天子礼遇大臣品德,丝毫没有骄慢地态度。

“官家有何事”朱琏温和地看着赵炅道。

“娘娘,刚刚进宫的金字牌,王公的奏章。”赵炅淡淡地道。

众人一怔,想想也就释然了,宣抚处置司金字牌官塘,都是直接入都事堂进宫,不需要枢密院专门的验看,他们都汇集在玉阳宫,都承旨自然直接入宫呈送天子。

“相公说些什么”朱琏心念一动,王秀必然是为赵柔嘉事情上的奏章。

“范卿家请辞参知政事,北方不能无执政总揽政务,王公上奏请知河南府赵鼎为参知政事,提举两京、陕西各路战时政务,总揽大军辎重粮草,其它被蒙蔽从犯,可从轻发落。”

众人又是惊讶万分,朝廷北伐大事,范宗尹北上一则为了牵制宣抚处置司,这是朝廷的制衡制度,凡是总兵要节臣出镇,必然要有重臣在侧分而治之,大家都能理解,二则是宣抚处置司总理北方战事,各路的粮草调拨,军民的安抚也需要强有力人物,不可能让各路自行其是,也不可能让宣抚处置司大权独揽,这才让参知政事挂上宣慰大使头衔到任。

这还不是重点,关键是王秀保荐赵鼎,还是在议处赵柔嘉的时候,意味就让人深蕴三分,分明是利用范宗尹的下台,给了李纲、李光甚至要求严惩赵柔嘉士大夫个好处,让出参知政事的官位,取得他们的退让,代价不能不说低廉。

朱琏深深地叹息,何尝不明白王秀的意图,绝对是付出很大代价,仅仅交换女儿而已,不由地轻声道:“范大人这又何必,驸马也算立了不小功勋。”

1475第1475章 蔡易的报复

“娘娘,大长公主本身顾念太上,被叛逆挟持不得不为之,却是犯了祖宗家法,范卿家请辞也是必然,可以不再追究其过错。 ”赵炅是顺水推舟,把赵柔嘉定性在协从,还是为了太上安危的胁从上,又有范宗尹引咎请辞,范离也在其中扮演正面角色,自然不能再处于极刑。

当然,要说他不在意那是假的,当初太被包围,要不是众将死战保护,他哪有今天的继位。

当时,真的非常恼怒赵柔嘉,一向对自己爱护有加的姑母,竟然要置自己死地,任谁也不能释然,尤其是宣德门外赵柔嘉的到来,让他差点身陷重围,要不是银枪班死战,最后遇到了简雍,恐怕也就没他什么事了。

本来不想过问太多,就让赵柔嘉随两府判决,只是审讯李琮却发现端倪,赵柔嘉是力保他的,甚至让赵谌做了保证,至于追到宣德门外并非要杀他,而是形势所迫不能放人,才逐渐心下释然,要放过姑母一次。

朱琏赞叹地点了点头,孙子还是有仁孝的,淡淡地道:“诸位看如何”

“陛下仁厚,自然是是无不可。”秦桧是不要面子了,能够取悦王秀,又能让天子留好印象,傻子才不赶紧表态。

沈默见赵炅表明态度,秦桧这根搅屎棍也出面了,可以说大势已定,当即朗声道:“陛下仁德,臣看可行。”

蔡易有些不情不愿,只是王秀的奏章在前,已经付出过那么大的代价,总不能让自己为了点小事磨叽,也就表示支持,有些仇怨放在以后再说,未尝没有机会。

形势发展颇有戏剧性结果,李纲也意识到闹剧该结束了,大家应该关注北伐和南征,不应该在争斗上内耗。

王秀举荐赵鼎为参知政事,明显是又让出天大好处,自己在坚持处置赵柔嘉,那可就是太过份了,到时候想必别说王秀不给面子,连太皇太后和天子也不会迁就。

还没等他表态,李光就站出来道:“范大人引咎请辞,北方不能没有执政,赵大人论资历足以担当大任。”

有些事情不用说的太透,只要你接受对方提议,也就是表明退让态度,政治一向如此,李纲轻轻叹息,王秀举荐赵鼎没有说李正民,显然有所保留,这是在报复曾经的弹劾。

是想,王秀并非以德报怨之人,李正民依附太上屡屡为难,人家利用此事报复也很正常,从轻发落比明正典刑要好,虽说必然被罢官落职,却好过被剥夺阶官爵位。

朝廷大臣并不畏惧罢官,只要不是罪大恶极连阶官也没了,不过是罢了职事官而已,总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只是要时刻面对权臣的窥视,恐怕李正民会寝食不安了。

“臣也认为王大人奏请得当,只是臣还有本奏。”

李光眉头微蹙,心下暗怪李纲多是,都这时候了,王秀做出重大的让步,你还磨叽个鸟啊

李纲稍加沉吟,艰涩地道:“御史中丞李正民,对朝廷颇多忠贞,绝不是刘豫等受蛊惑之人,还望陛下明鉴。”

原来,他并不甘心李正民遭到贬斥,朝廷诸多赶赴东华门的大臣,应该是能保全下来,只是还需要处分他们的过失,罢官夺职是免不了了,只是李正民位置清要决不能丢,最重要的是此人很有胆识。

沈默犯了难为,李正民可是屡屡弹劾王秀,正好趁着机会拿下,把御史台控制手中,岂能让李纲得逞,当即道:“陛下,姑且李正民受到蛊惑,单是殴打执政就不可恕。”

“沈大人言之有理,臣并非为了个人荣辱,而是为朝廷制度,愿同时罢相请郡。”蔡易不失时机递了刀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