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672

分节阅读 6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纲等人分歧日深,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去年,李纲三次请郡,都被朱影委婉地驳回,当然是王秀的意思,别人制衡他,他何尝不制衡别人。

万俟的弹劾,他全然不放在心,但以赵鼎为首清流,却让他大失所望,因赵鼎曾经供职海事,每次弹劾都恰当好处,利益不提弊端放大,回易是使臣带回来的不假,但赵鼎却把事扩大化,这才促成宗良的南下。

同时,他也真正看清,何为重臣、何为奸臣、何为弄臣都是扯淡的话,一切都是道德和利益的结合,用此一时彼一时来形容,相对较恰当。

“艺祖太宗善政为立国根本,下官岂能不知,但沿河连年战祸,陕西岁岁防秋,朝廷沿边禁军已达四十万,犹不足以用,各项花销何处而来”秦桧主管户部,非常的为难啊

李纲何尝不知加赋弊端,但内忧外患,朝廷每年用在防秋军费竟达两千万贯,大量的税赋被消耗,每年预算超支,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各路诉苦官塘络绎不绝。尽管,经济得到了很大恢复,商业逐渐繁荣,赋税也慢慢增加,却赶不各项沉重的消耗。8iào8bigé8

他实在没办法,每每受挫财力不足,想到当年抗金形势有了转机,本应一鼓作气挥师北,算不能收复燕山,也能收束战线,争取对女真的主动。

王秀没想到李纲会那么直白,他淡然一笑了之,不敢他的鸟事。

孙傅、唐格等人闻言,都慢慢松了口气,李纲脸色微变,冷冷地道“那以王大人之意,如何解决眼下朝廷度支不敷的局面”

王秀没想到李纲直截了当,把他给拉进局里,并没有做好回答的准备,在众人的目光,面对御座的赵谌,感受珠帘后那道炙热的目光,缓缓地道“臣以为加赋是饮鸩止渴,断不可行。”

吴敏、秦桧等人松了口气,李纲脸色微变,冷冷地道“以王大人之意,如何解决度支不敷”

王秀淡淡一笑,到时候了,尽管有点稍显仓促,但时机恰当好处,他胸有成竹地道“厘新官阶,改组军制,鼓励工商,经营域外。”

话声方落,大殿内一片寂静,简单的十六字,几乎涵盖政治、军事、经济、邦交等各方面,众人想到了熙宁年间。秦桧瞳孔紧缩,闪过个念头,王实五年不鸣,一鸣惊人

第五三九章 大宋新政的序幕1

“圣人之后,历代可有过四百年者”王秀冷冷一笑道。:

李纲神色愕然,摇了摇头道“与三皇五帝时,后世教化败落。”

王秀寸步不让,沉声道“何为败落”

李纲无奈地看了看王秀,恨恨地咽了口气,他的确无法反驳王秀,也无法回答,因为他明白一旦回答,他将会更加尴尬,还不如果断地闭嘴。

“无为则为道,有为则为法,仁、义为邦国大治根本,此三代盛世早有之,人言王道也。然商汤革命,子放父于南巢;武王伐纣,以仁义之师何故流血漂橹,商人血战一昼夜王道衰落,霸道盛行,以至于威望篡位,方知古禅位。”“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朝历代以王霸并兼。邦交如山林群兽,等级森严,虎吃狼、狼吃鹿,鹿吃草,天然使性,不可更改。朝代更替、制度循环,正如群兽等级失衡,虎狼自食,滥伤羔羊,以至于制度崩坏,为人所。千年盛世、万古不坠的立国根本,是虎狼丛林法则。但是,虎狼尚知驱群羊食一头的道理,生民是天子的子民,大宋的根本所在,岂能任意盘剥”

“家国不振,百姓困顿,何必把生民局限一隅,老子化胡,圣人所在是华夏,我生民奔赴万里外求生机,带回外邦财富,给予夷人德化,不出百年,外邦蛮夷成为华夏子民,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大殿内一片寂静,两府重臣个个目瞪口呆,秦桧是直翻白眼。太无耻了,说的真好听,以圣人之道顺化蛮夷,实在让人不好辩驳。但是,在场都是老狐狸,谁都能听出来,在那层温情脉脉的遮羞布下,是裸的掠夺和吞并。

不过,丛林法则倒是首次听说,虽然裸毫无温情,却也喻恰当,虎狼驱群羊取一头,这是等级秩序井然,不伤民力的规则;要是虎狼自食,滥伤羔羊,是随意役使民力,让制度轰然倒塌。

孙傅嘴角一抽,他看了眼王秀,慢慢地道“恐非儒者之言。”

王秀瞥了眼孙傅,不屑地道“那给虏人作篇章,让他们退出燕山,遵天子为天可汗,如何”

孙傅脸面充血,这不是打脸吗行朝经过五年的发展,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你小子来个天可汗,分明是讽刺前朝两府无能,他狠狠地瞪了眼王秀,道“虏人奸诈,言而无信。”

王秀冷冷一笑,调侃地道“我大宋兵强马壮,虏人敢言而无信否似乎宣和、靖康年间,虏人虽然无信去做的无可厚非,但两府决策也无法让人信服。”

“如今,北有虏人犯境,西有叛臣割据,南方诸蛮频频闹事,朝廷连禁军也供养不起,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定能体味其道理。”

嗯,不能不说金军南下,是大宋国策失误造成的,如果不是赵佶好大喜功,或许,悲剧不会那么早发生。算是发生了,没有赵家父子的出尔反尔,也不会导致开封沦陷。说到根子,国强民富,兵强马壮才是硬道理,你不服还不行,一味强调仁德,只能自取其辱。

“相公要经营域外,博取万国之利,以供华夏是无不可,但殖民恐有违天朝垂范”朱琏理解王秀经营海外意图,但对外邦的裸掠夺,是她所不忍心看到的。

“娘娘,水军在海外建立城寨、扩展土地、雇用当地土人、开矿垦荒、并非无代价的。而水军海船的存在,又令各酋国对朝廷忌惮,更加有效的牵制交趾,稳定西南夷人,让朝廷更好地掌控百夷。”

“那也不能随意役使番邦生民”孙傅似乎有所动摇,王秀的话显然打动了他,但他本着儒家经世原则,对抄掠异域有着本能的抵触。大宋士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开放的心态,却独独少了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

自开国的收复蓟北十三州,最终沦落到提十万雄兵,收复蓟北,也不如东华门跨马游街,士人的血性逐渐凋落。

“岂是随意役使,相信利之所在,那些贵酋乐意和朝廷交换,获得原的丝帛青瓷,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奢华。”王秀目光闪烁着兴奋地笑,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是他南海战略的基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