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637

分节阅读 6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藏龙寺居住,好茶好饭地招待,并对涉案的僧人逮捕,那是血肉横飞,第三天就陆续放了大部分僧宗。

但是,由大峰和尚为首,联络了数十位禅宗、律宗、法华宗高僧,联系数百知名僧人,居然在宣德门外默诵经文,表达对朝廷的不满,理由是很多在押僧人无辜,就算是没有受到审讯,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高僧而言,绝对是一种屈辱。

其实,王秀一眼就看出用意,无外乎明白他要干什么,联合起来进行抵制,准确地说是用舆论压力,让他做出某些妥协,从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中,挽救出有价值的东西。

僧人的闹腾,让一些读书人也坐不住了,他们是儒家子弟不假,却有人信奉佛老,认为刺杀案是有猫腻,应该严加承办,却不应该控制那么多大德高僧,朝廷做的有点过了。

甚至某些大臣也纷纷上奏,请朝廷宽容体恤,不要惊动天下,做下辱没佛陀的事情。

佛老经过前唐的大爆发,在民间的香火相当旺盛,也早就一大批的信徒,当年的宰相张商英都号称佛门护法,可见佛老势力之大。

王秀对这些人是大加驳斥,让他们做好份内事,不要妄图从中博取利益,妄自非议庙算。

他毫不客气地揭开这群人的面纱,把他们驳斥的体无全肤,让人无地自容。

也是,天下事纷纷攘攘,无利不起早,哪有白干活不拿钱的傻子,哦,应该是不拿钱也要赚名声,某些人的确想通过为佛门说话,抬高自己的身家,博取垂涎的名望。

要知道,名望对于士人而言,那是比金银还要眼红的好处,为了博取名望,大臣敢于和天子辩论,读书人敢当面质问宰相,小民也敢敲响登闻鼓。

“难道为了道统之争,就能用交通女真,大肆打压我佛”大峰和尚神色悲愤,再也没有往日的举重若轻,他已经看到王秀露出的獠牙,凭借那么多年的接触,他相信王秀绝不会手软,很可能要重创佛老。

王秀笑咪咪地,温声道:“和上,你也应该知道,佛门清净地,竟然被虏人交通,实在有违我佛本心,或可说这些和上,早就不是沙门子弟,而是摩罗恶鬼。此事,的确干系重大,朝廷也是迫不得已,还望和上能谅解。”

“扣押大德高僧,恐对真君名声有碍。”大峰和尚没有从朝廷角度来说,反倒是另有所指,说王秀利用道门打压,算是把龌蹉摆到桌面。

“难道和上不觉得有利”王秀看着大峰和尚,意味深长地道:“密宗向来是佛门毒瘤,趁机割除祸患,彻底浴火重生,建立中土佛门,岂不是更好”

大峰和尚也不是傻瓜,王秀这话透出很多意思,分明要对密宗下重手。

也难怪,刺杀是由密宗交通女真人,从中穿针引线,挑唆部分禅宗和律宗僧人造成的,这个宗派的教义,分明又是外道摩罗子孙,王秀下重手也无可厚非,教统之争向来需要手段毒,还是王秀先下手打压,不给人家活路,凭着佛门争斗的传统,要是不做出点事情,简直太匪夷所思。

1258第1258章 无法拒绝的阳谋

只是,密宗再说也是佛门的分支,哪怕许多宗派大加斥责,又不愿去承认,却无法低估密宗的影响力,被王秀拿过来利用,对佛门的打击不能不大,他也不敢想损失太厉害,最终被道门那帮牛鼻子占了便宜。

最让他关注的是建立中土佛门,相信王秀并非痴人,应该知道禅宗立地成佛,早就实现佛门中土化,为何还说中土佛门,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不由地道:“作何解”

“漫天佛陀,可有中土佛门大德高僧”王秀轻蔑地看着大峰和尚,笑容中充满了讽刺,目光更是轻蔑。

大峰和尚仿佛紫霄神雷灌顶,足足呆滞了上百呼吸,就这样盯着前方在看,从心中一片混沌中慢慢醒悟过来,目光震惊地看着王秀,那是充满了惊喜的光芒。

这绝不是去取的震撼,而是悟出了中土佛门的未来,只要有了朝廷的相助,他能预测未来中土佛门,绝对会更上一层楼。

王秀看到大峰和尚的目光,知道自己的赌注下对了,缓缓地道:“和上还是回去,机会只有一次啊”

大峰和尚目光复杂,王秀会那么好心任由中土佛门不再受制西方,取得井喷式地发展似乎不太可能。

“合则利,分则两害,天下没有吃独食的长久。”王秀明白大峰和尚顾虑,索性给对方个定心丸,明白告诉对方,我就是利用你,同样也给你机会,就看你可会把握了。

欧阳澈是里外的大忙人,知江宁府事不是那么好当的,任何屁大点的事,都有可能让你翻船,要不是王秀的强力支撑,他也干不到两年,眼看再过一年就是任满,却接二连三发生龌龊事,现在又是僧人静坐宣德门,简直要人老命。

每次听到公人的禀报,那都是恨的牙痒痒,几乎控制不住,要把这群秃驴逛瓢给开了,连陈东外放知开封府,恐怕也没有时间来得及去送行,反倒是陈东来向他告辞。

陈东是看着欧阳澈步步高升,要说没有羡慕嫉妒那是假的,当年他们和钟离睿三人何等意气风发,他又是领袖人物。

如今,欧阳澈历任大路节臣,又担任知江宁府,眼看资历已经够入两府,钟离睿自然不用说,枢密直学士掌管枢要,把这一职掌权柄扩大到极致,做到直学士堪比同知院事的地步,没有意外的话也是两府。

他却窝憋到了极点,几经坎坷任免,官是没有少当,也算是一任崇政殿说书,却没逐日下不堪回首,刚刚就任大理少卿,也就是个不上不下的职务,自然和刺杀案沾点边。

还算好,李纲意外地举荐,让他出知开封府,也算是让他出去历练。不过,如今的开封府风光不再,只能作为留都的存在,再也没有兼差京畿路,只是普通的知府事,相比离任知开封府,地位是下降了许多。

“德明,把那么多高僧汇集藏龙寺,僧人又静坐宣德门,恐怕生出诸多不好,还会想办法散了。”

两人就在宣德门外,一个是带着江宁府公人,一个是代表大理寺而来,做好最后的一项差事,都不太轻松。

欧阳澈知陈东很信佛老,言辞中有些偏袒,却并不以为意,天下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王秀吃饱没事干,大肆捕拿佛门子弟,这不是没事找事干每步都是有深意的。

别看这些僧人闹腾的凶,其实一切尽在掌控中,也就是他承受了巨大压力,过不上安生日子,只能忍了又忍,咬牙坚持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