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629

分节阅读 6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佛门,还得罪了儒家,导致成为政治牺牲品,他也是参与其中,还曾经做过交易,最终见林灵素太过份了,才及时抽身而出,神霄派不仅被佛门和儒家打压,甚至连道门其他教派也落井下石。他经过那么多年的酝酿,精心修改道门体系,还有拉拢道门高士,手中又握有权柄,具备了林灵素所不具备的基础。

如果说,林灵素事依附赵佶,竭力推行道门主张,属于逆水行舟,他就是执掌大权,以利诱导,属于顺流而下。

当然,幸亏当时提出玉帝,没有被林灵素采纳,自从和云浩真人接触深了,他才明白过来,所谓玉皇大帝是茅山派提出,原型竟然是赵家老祖宗赵玄朗,才决定沿用昊天,玉帝也没有放弃,毕竟名义上还是赵家天下。

话说,上古至今,帝王社稷大典乃昊天,孔子创儒家同样祭祀昊天,那就以昊天上帝为大天尊,六御为辅佐,文曲为教化,这就把自然法则天神和人格化天神合并,把仙和神分离。既不得罪儒家,又能完善道门仙神体系。

还得说说,道门和道教不尽相同,王秀要凌驾道教之上,彻底完善道门理论。

他在法坛上宣称:“盘古开天辟地,化混元先天一气,演化而为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降生为道德天尊,老君是也。再则演化问赤混洞太无元之青气,为元始天尊。三则演化为混太无元玄黄之气。为灵宝天尊这便是一气化三清。太清境大赤天,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馀天。”

那就是把曾经的三清理论,再次给精细化,就是为了一统道门各派,最大的硬骨头就是尚太上圣人的天师道,他却是太上门人,恰如其分的争夺道统。一气化三清承接盘古,是后世三山符箓合一,慢慢衍生的理论,他不过把洪荒流加进去,抬高了盘古的地位。

他把三清地位彻底固定,其实是痛恨那些杂毛,把严谨的理论给搞混了,本来元始天尊是上清,缘由经文中玉清、太清、上清三境排列,上清最低,为了压制天师道,硬是把元始天尊改为玉清。

那就将错就错,既然他是太上圣人门人,那太上就是尊长,其次为元始天尊,再次为灵宝天尊,再加上封神的典故,整个道门仙真体系相对完善了。

那些道门的教主真人,他还真给予很大的好处,实在让他们不能拒绝。再说,相对完善的仙神体系,把先天大神和后天神邸分开,又有超脱的仙人体系,三清皆为混元,出身盘古师承鸿钧,不无明显高下,也让各教派满意,剩下的就是对抗佛门了。太平青领书出自汉代顺帝、桓帝时代,提出了老子化佛,被后来那群道士改来改去,矛盾百出,实在登不了大雅之堂。

王秀非常清楚,全真正是用老子化佛打击佛门,却被密宗上师八思巴辩驳的体无完肤,辩论道士当场剃度,田地宫观赔偿,道教再也无法阻挡佛门大兴。

他对全真道是非常鄙夷,道门就是超脱,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全真道却守清规戒律,甚至把佛门戒律拿来用,搞的跟佛门一样死板,还想去扳倒佛门,简直就是扯淡。

佛道辩论,他充分利用儒家和道家相近,又能够相互兼容的有利处。正统儒者认为天地四方神明,皆为一气所化,为大道之规律。昊天上帝乃元气广大,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

即知天以苍昊为名,不及星辰之列。天皇大帝,亦名曜魄宝,自是星中之尊者,岂是天乎道门则在法则上人格化,分出许多后天神邸,既然同为昊天,那就好办了。

他所规划鸿钧为混元至仙,乃天道化身,三清为混元大罗仙,乃天道圣人,儒家孔子存浩然正气,则为人道圣人,这就有点意思了,好处是大大地,至少给了儒家天地圣位,正所谓道门和儒家瓜分天地冥三界。

要说大宋朝廷尊崇读书人,孔孟的地位有所提高,也到达了至圣文宣王,孔门被封正三品。但是,王秀直接拿出人道圣位,这是什么概念虽说孔子被称天纵之圣或至圣,人们却没有系统地归纳。

他提出天地圣位,玄门为天道圣人,人间为人道圣人,这就为天地主角提供了合法的、系统的依据,人族为天地主角,儒家则为人道正统,好一份大礼包啊让你连拒绝的可能都没有。

1241第1241章 佛道大辩论2

精明的士人自然明白王秀意思,也无法拒绝这份豪礼,要儒家彻底成为人道正统,把其它学术压下去,就必须支持道门为天道玄门正统,他们也逐渐地转变支持。

虽然,儒家为正统,却也不是那么绝对,历来都是外儒内法杂霸王之道,内部面临各派学说内耗,王学恰恰又是以儒为奠基的学说,从心而出提倡良知,不断打压天理学派,让其它的儒家学派眼前一亮,纷纷拿出了善意。

既然儒道联合起来,势力已经在佛门之上,王秀再次正式抛出佛门二圣,引出佛本是道的观点,引起佛门轩然大波。

他没有从典故里去论证老子化胡,也不可能去引用,纵观老子的典籍,就没有说过化胡,老子化胡经本身就是晋代道士王浮编撰,延续太平青领书,说是老子出关入天竺,化为佛陀,立浮屠教。

不过,对老子化胡的质疑,在晋代和前唐就开始被质疑,此时道门已经发展演化道教分支,正统道教分支对佛可以容忍,却不能忍受凌驾道教之上,佛道先后问题自然提上日程,也就有了老子化胡的典故,也算是精神上的安慰。

佛门自然不甘示弱,晋代支遁作序释加文佛像赞,直接点明“昔周姬之末,有大圣号佛。。。。呈百使以为粹,导庶物以归宗,拨尧孔之外犍。。。。。络聃周以曾玄。”

也就是说,老子和庄子只是佛的曾孙和玄孙辈,连作佛的弟子的资格也没有了,简直就是羞辱道家个分支教统。

王秀也觉得化胡经很扯淡,拿现实中的老子来说,那么大的年龄,骑着一条青牛,居然翻过喜马拉雅山到天竺,任谁也不会相信。

而且,他非常怀疑化胡经的真正目地,释迦牟尼出生就会说话走路,说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是一般的霸气,完全和佛老宣扬的理念不同。

在理智的人看来,绝对是扯淡,是儒家排斥飘渺无稽的鬼话杂谈,道门也不热衷,连道德经也没有提转世。

这就成了阴谋,一个可能是佛门秘密发起,为了彻底打入中土传道的糖衣炮弹,为佛门站稳脚跟提供理论依据,可惜刚刚成型的道教个道统,可能并没有看到其中险恶。

到了前唐时代,佛门在中原站稳脚跟,立马的告了御状,把化胡经列为禁书,可笑全真还拿来说事,难怪一败涂地。

王秀已经谋划好了,他就要利用化胡经,结合所指的历史,留下糖衣扔了炮弹,让佛门阴谋彻底为道门做嫁衣。

你利用老子化胡站稳脚干,现在又竭力地反对,理论依据也是老子从未提过,那好啊就用阴谋论来补足,反正他有封神那一套,直接来分割佛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