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587

分节阅读 5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部库也承认,他们进了大量的金沙,至于那些成品的财富,是要进入殿中省的,换句话来说,就是给天子的战利品。

不仅如此,还有传言季风一变,又会有船队从倭国来,那可是产银的地区,稍微明白的人都知道,又会是一笔大大的收入,国库将更加充实,皇宋宝钞在江右的发行,似乎再也没有阻力。

你就是心存侥幸,想要从中打压价钱谋利,也得有抗衡朝廷的本钱,否则还是老实地支持朝廷。

太有戏剧性了,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些聪明人已经开始继续财力,要在宝钞发行时大量换取,几人忧愁几人欢喜,有人怀疑其中有门道,但谁也不然公然提出来,毕竟太仓不是任谁可以去看的,想实实在在的捞上一笔,无异于痴人说梦,还是想别的生财办法。

由此,人们对南海的关注上升,尤其那些战争债券的人,无不兴奋万分,那里可是巨大的金矿啊

各消息不断汇集,压过了宝钞所带来的震动,随着监察御史里行胡铨上奏,弹劾张过滥杀土著,海外军州官吏大肆奴役南海蛮族开发矿山,致使死者狼藉有违朝廷法度,亵渎圣人之道,让人们眼前一亮,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玉泉山的东南新闻、钟山的南京日报再起波澜,代表不同的论调开展。

王昂和高堪、张过等人,整天被人口笔诛伐,似乎倒了大霉。当然,也被人维护,说成了朝廷开疆扩土的英雄,反正一会是一会不是。

胡铨的上书简直就如羹汤里的老鼠屎,连赵谌也有点看不下去,把奏章留中不发,想把事情压压,等风头过去再说,谁让殿中省内库,进来大批的财富,还是专门给皇室的,不经过户部就能动用,他要不维护一二,那可真是傻子。

哪里想到,胡铨是个愣头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再次上奏两次,把赵谌搞的焦头烂额,甚至当众公然拉着天子袖袍,唾液横飞地说事。

好在,赵谌作为天子,还算是有忍耐界限的,也有点自知之明,人家也是为了他的天下,并没有因为孟浪处罚。

最终,连王秀也看不下去,只能同意御史台责问,他也是不痛不痒地责备两句,转眼却对海外各军州守臣大肆褒奖,官爵不要钱的洒下,让聪明人明白过来,一切都是浮云。

再说,人家在万里外为朝廷力,你还真的要处罚不要说别的,你怎么去处罚人家,一趟来回就得接近两年,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大家落个清净无事,反正一船又一船黄澄澄的金子,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杭州新闻和江宁日报,也破天荒统一口径,认为对海外守臣要尽可能谅解,总大纲、宽小节。

这些都是插曲,最关心的经济发展,随着海船的到达,民间对太仓充满了信心,宝钞的币值得到稳定,就是原本想牟利的人,也不得不犹豫再三。

最重要的是,商人对王秀充满了信心,他们坚信王相公政策的正确性,各项改良政策和对外战略,还有向低端产品转变也不例外,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

“呵呵,我说文实怎么沉得住气,不惜废了蜀川的宝钞,原来早就有准备。”秦桧是相当高兴,他协助王秀推行新政,没人比他更担心宝钞成败,此时却把心放在肚子里。

第1151章 经营海外的成效2

奉上今天的,顺便给1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李纲也是感慨万千,却对王秀的手腕有点排斥,这套组合拳从士林议论到太仓,都笼罩着浓浓地阴谋,胡铨就是个牺牲品,更是个糊涂蛋,被人了还帮着数钱,不悦地道:“文实为朝廷谋利,却又有过份了,还需慎重才是。bx”

王秀淡然一笑,并没有当回事,开始谋划整件事情的始末,重点放在海外持续金沙,当然还有维持国计民生的原材料上,无论是橡胶、金鸡纳霜还是黑油,他都一一圈禁起来,哪怕是数百年后海外军州成为方国,那也是汉家人的国家。总归有向心力的,这些财富也算留给旁系子孙。

话又回到本土的现实,通过掠夺可以筹措大量金银财富,只是这种掠夺注定不能长久,只能给经济带来短暂的动力,无法持久鼓舞人心。

两世的记忆告诉他,葡萄牙、西班牙开辟另一时空大航海时代,也成功掠夺美洲财富,却没有能力去消化,转为提升国力的资本,却促进欧洲的资本的发展,最终被大不列颠夺取胜利果实。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消化,说白了就是怎样运用这些财富,转化为家国经济发展动力,把这些钱财化为燃料,不断地去创造财富,这才是资本运用最大化。

现在,只能通过某种渠道,让人们相信有持久不断地财富来源,让他们建立起对朝廷的信心,才能稳定经济秩序。

不过,金沙的开采哪有那么容易,根本就无可能短期内开采那么多,还好有不少掠夺来的金银财帛,还有相当部分的金沙,他通过费苏、李长昇来了个移接木,以定制木箱装运沙子,混淆视听,造成了从南海得到巨额财赋的假象。bx嗯,是掠夺了巨额财富不假,无论是港口堆积如山的货物,还是从船上卸下的金银,那都是真的,这场战争的确得到很多。但那大多是一次性的战利品,不可能让人有信心,只有源源不断的基础矿产,才是最有效的吗啡。

不小心摔开的木箱,却是关键中的关键。

至于掀起斥责海外守臣的风潮,本就是计划中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大量的金银财富,还是十二军州建立,都是浴血奋战的来的,不可避免带来杀戮,你斥责就斥责吧

他也就顺水推舟,透露某些不为人知的消息,比如张过率军攻城略地,往往一城鸡犬不留,这就有点骇人听闻了,也让财富来的名正言顺,就算夸大十倍也是合理的。

其中,参杂着三佛齐死守某地,最终全部战死,这个地方为何抵抗如此激烈猫腻就在于此,重要的金银矿产区,人家拼死的保护,咱自然要力争夺,换句话说杀人很正常。

你把人家整座城池都给屠杀了,那些财富不都是你的了总会有愣头青要撞南墙的,果然为人颇为正直,刚刚进入御史台担任御史里行的胡铨,成了露头鸟。

经过某些热心人的鼓动,那厮是气血沸腾、有感于海外守臣都是科举进士,看着都是优雅高贵,行为彬彬有礼,很多人把禄米捐赠给居养院,赡养孤苦老幼,怎么到了海外就猪狗不如了,为了一些身外之物,竟然背弃孔孟之道,欺压当地部族、强行役使蛮人,这还是替天子牧守地方的大臣吗还是读圣贤书的士大夫吗毅然上书弹劾。

随着胡铨的闹腾,海外征战画面逐渐清晰,人们看到的不单单是征伐杀戮,而是大宋侍卫水军的赫赫战功,还有一出出富足的矿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