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576

分节阅读 5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真算不上什么,他能够在任上几年,前程绝对一片光明。

何为咂咂嘴,沉声道:“西北战事是没了,局势却尤为复杂,可不是好地方啊”

蔡易玩味地看着何为,这厮是捞够了本钱,足以再上个台阶,还在他面前说风凉话,端不为人子,却笑眯眯地道:“文实把二位放在西北,定然大有深意。”

“大人,此事还没有经过两府,现在说为时过早。”钟离睿掩饰内心想法,正式宣布前还要谨慎才是,免得传出去被人戳脊梁骨。

蔡易毫不在意,甩了甩袖子道:“那些闹嘴皮子的厮鸟,就是看不得人家好,你也不用担忧别人说三道四,有了文实的决定,你又是建了大功的人,就任已成定局,任谁也说不出反对的话。”

钟离睿莞尔一笑,他当然知道,自己无论是挽救败局,还是协助王秀打西北战事,功绩都是妥妥的,得到了两府公认,任谁也不可能鸡蛋里挑骨头。

不过,人心最难揣测,你就是再有能力和功绩,总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士林中的中伤谣言可不玩的,当有些话传到第三个人耳朵里,那可就变味了,当下道:“大人说的在理,只是还需谨慎为好,以免让人抓到说辞。”

“你能这样想就好,只是灵夏路初建,朝廷不可能支撑庞大驻军,局势又非常复杂,内忧外患重重,可有好的构画”蔡易很上心西北,宣抚处置司迟早要裁撤,他的去想也基本定下来,就是去陕西路就任都转运使,兼差提举常平公事,掌握八路的财货和仓储。

尚的宝座还没有焐热,就来到了开封,现在又要去西北,想要领略江宁的繁华,可能还需要几年。

不过,他并不以为意,就任永兴军知军事,权陕西都转运使,绝对是他人生的转折,也是王秀对他的有力帮助,说明王秀要在西北扎下钉子,不仅要稳定西北的局面,还要大量地布局,在西北推行新政。

同样,钟离睿也知道,王秀在五路布局完毕,依靠王卿苧暗中推波助澜,只需要能人就位,便可以推行两银法,还有其他各项政策,西北是剩下的重中之重。

让蔡易把持陕西的财货、仓储,并不是才智,而是需要自己人把持陕西路大权,最精妙所在是灵夏路,以何为为辅助,让他掌控灵夏军政大权,形成铁三角,用意是非常深的。

灵夏是刚刚收复的地区,稳定自然压倒一切,却要看到不稳定因素中,存在大量的机遇。

战争让旧贵族大量的灭亡,也造就了一批新贵族,急需利益分配,这就是完美的契机,大乱必有大治。你要有魄力和能力,打破原有经济基础,完全可以建立一套新的体制,关键看如何处置复杂的形势,把负面效应简化到可控范围。

这就需要一场新老既得利益阶层的较量,新的既得利益阶层,就算是成功崛起,却缺乏和老牌抗衡的底蕴,只能通过依靠大宋行朝对抗。

但是,老的既得利益阶层也不是易与之辈,他们同样有让朝廷拉拢的价值,这就逼迫新既得利益阶层,全力支持朝廷的政策,在保护最后底线前提下,支持朝廷的新政。

老的既得利益阶层为了生存,要么对抗朝廷,要么也依附朝廷,无论他们是何种抉择,都会让朝廷得到最大利益。反抗,那就联合新的既得利益阶层灭之;依附,就更好办了,大家一起商量分果果。

不过,一切要取决于稳定下来,才能逐渐实现,说白了就是朝廷留下多少震慑实力。

按照王秀的设想,陕西路的两银法实施准备,最好的缺口就是灵夏路,只要在灵夏路试行成功,整个陕西也就成功了一半,甚至比五路还要容易。

设想是美好的,也是具有可操作性,只是危险确实是不小的,光是利益纷争就让他也有点打怵。

“现在看是平静,其实还是有些人暗中偷鸡摸狗,先不要说乌剌海城方面,就是河西的战事,也不能让灵夏置身事外,禁军要减少到最低程度,恐怕你我难以伸展手脚。”何为低调不假,那多年官也不是白做的,尤其两年的判官生涯,让他的视野开阔许多,很多问题也能看到。

“文实也不知怎么想的,灵夏路那么重要,只要保持两个军,其中一个要招募党项人。”蔡易很不满地道,金军依然在河西保持强大兵力,乌剌海城依旧被金军占据,朝廷又不可能在灵夏路保持强大兵力,两个军很难支撑。

钟离睿眉头微蹙,他的想法是设立行营,保持三个军一个上旅,兵力达到五万余人。王秀却不同意,只让西侍军留一军驻扎,在招募横山壮丁组成一军,剩下的守卫力量,基本由乡军和校阅厢军组成,力量显得尤为薄弱,也是他和王秀意见相左地方。

不过,他还是支持王秀主张,又有几分忧虑地道:“现在,我并不担忧那些小鬼,而是归附朝廷的大族。”

“嗯,那些大族贪得无厌,无时不想扩大势力,一点好处都要占有,也就是嵬立啰、息玉利理寥寥数人,还算懂的规矩。”何为也很不满意,他和辛炳主持收复失地的文官统治,对里面的猫腻了解不少,能看出平静下的忧患。

1128第1128章 人生的隔阂

“你们二位在灵夏当相互扶持,断不可让党项大族有机可趁。 ”蔡易也觉得党项族势大,夏才刚刚被灭了,就开始争夺利益,简直是有恃无恐,要不是新老既得利益阶层有矛盾,处于狗咬狗的状态,朝廷可真要头疼了。

“分化,利用他们的矛盾,诱之以利,让他们部族间矛盾加深,朝廷从中权衡,不断消弱他们的力量。不过,那些被灭的大族土地,应该收归官府所有,这是底线问题,绝不能有任何妥协,对大族的赏赐,也应该是财帛和贸易优待。”

“还有,各族不能拥有私兵,他们的部民除了最基本的武装,决不能拥有制式甲仗。”

钟离睿提出自己的设想,一个大族的强盛与否,金银财富固然重要,却不是决定性的,占有水草地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实力的强弱。原因很简单,嵬名家竭力摆脱中原皇朝制度,是自身势力大,党项大族势力也很大,他们几代人努力固然取得成效,却仍然没有完全消灭自身大族势力。

朝廷想要解决难题,还需要从最低层入手,此时恰恰是好机会,千载难逢的时机。

蔡易认可钟离睿的策略,却仍然有几分担忧,道:“灵夏各州马政,虽说不如凉州,却也是良马产地,战乱后重建是艰难的,还要尽心扶持才行。”

钟离睿轻轻颔首,这场战争本意是收复失地,解决侧翼问题,马政却是最重要的缘由。几大产马地多落入大宋行朝手中,却因战乱关系,马场遭到很大破坏,马匹流失很多,要进行良马的繁衍,还需要长时间的休养生息。

最重要的是,王秀并没有扩大马政的意思,反而要控制马场,逐步对草场进行封育。

“如今,禁军马军数量激增,已经达到六七万马军,我看却要控制规模,以免供给不力。”没有说王秀的意图,却隐晦地点了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