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505

分节阅读 5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中途突破战略是王秀的谋划,让人充满了希望。利用党项人诱敌深入、坚壁清野,妄图一举击溃宋军的心理,直接抵达灵州城下,宋军可以用步军展开进攻。

同时,组织马军轻装东进,对夏军背后狠狠一击,只要东路大军配合得当,夏军左厢主力一战灰飞烟灭,实在让人兴奋,可谓解决危机的妙棋,盘活了整个战场。

封元也是眼前一亮,这招妙就妙在,让党项人自以为计,最终引宋军重兵进入腹地,却被分马军反向袭击,来个中心开花,让党项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众人看王秀的目光不一样了,难怪担当未尝一败的盛名,单凭这老招新用,就让人敬佩不已。

“不要高兴得太早,生羌不是傻瓜,他们也不会轻易上当,我们要做三点,才有可能达到目地。”

王秀环顾众人,看着那炙热地目光,知道自己赢了,平静地道:“首先各部要协调好,先把韦州给我打下来,两大行营抵达耀德城,五万乡军迅速北上,陆续设下营寨,这可不是好玩的,他们肯定反应过来,会用马军疯狂反击,那是一场血战,能否给我坚持住,是胜败的关键。”

“不要认为联营设寨就万事大吉,各寨之间的配合,道路上的巡逻,都是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哦,宣武、宣毅军前军也到达了,不要指望他们参战,这支马军要迅速北上,准备用于袭击盐州。”

“还有,要尽可能隐藏马军实力,慢点就慢点,反正人家是诱敌深入,让他们认为咱们马军不多,不可能在腹地造成太大威胁。届时,马军向东全力突击,宣武、宣毅军的马军,要从耀德城南部转向,两路奔袭盐州。”

曲端慢慢颔首,认可了王秀的策略,他本看不上王秀,认为徒有虚名,实际接触才看到,的确是真材实料,顺着党项人意图走下去,然后转兵奇袭,还是两路南北奔袭,既有战略的大冒险,也有谨慎的战术配合,不能不防人叹为观止。

绝对是阴人的手法,正所谓兵者诡道,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战定乾坤。

976第976章 王秀的观风

“各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说出来一并解决。 ”

不问可否问异议,显然是决定战略战术运用,非常之霸道,不给别人反对机会。

但是,在场都是大将,深蕴其中兵行险招的道理,连高平也认为可行,因为袭击盐州担任主攻突破的,将会是他的殿前司大军,这厮诺大的战功,傻子才会去反对。

“陕西民力征用的确过度,我会上奏朝廷免除三年田赋,并把月给和抚恤调高。”

也只有王秀敢说这种话,要是沈默在场,估计又要跟他急眼了,免除田赋三年,提高月给和抚恤,朝廷要损失多大没看到朝廷花钱跟流水一样。

不过,他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经过严密计算的,只要北方打不起来,北侍军就能节省大笔军费。

要知道十余万大军,用于驻扎和征战费用不一样,征战消耗是驻扎的数倍,他的策略让女真人和党项人放心,关键时刻雷霆一击,他们反应过来时,大局已定。

曲端,高平等人惊讶不已,王秀说免田赋就免,抛开那滔天权势,这份气势他们就学不来,也没有那个权力,人比人气死人。

“事就这么定了,向西作战计划,由北侍军都参抓紧制定,一个月内要发起进攻。哦,第五、第六行营攻势不变,西北行营要做好苦战准备。至于粮草甲仗,有各路经略制置使负责操办,就由王子尚、何治也总领”王秀斩钉截铁地道,不给别人半点反驳机会。

没有人提出意义,王秀做出了决断,下面的事显然不打算干涉,大家也就松了口气。

人人都在盘算,自己能占据怎样的位置,博取更多的利益,最终达到武官的顶峰。

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会议,在皆大欢喜的气氛中结束,连曲端、高平也较为积极,王秀算是松了口气,这两个家伙可是关键,看来是勾起了他们的。

他不怕他们是刺头,就怕他们无能,只要让他们迭起,才能诱之以利,让他们去力,显然他成功了。

何谓一战定乾坤,关键在于大军北上掩护马军奇袭盐州,摧毁盐州的粮草大寨,夏军左厢将不堪一击。

宋军在调动,夏军的调动更加频繁,一切都在按照各自的意图按部就班,所欠的是一场面对面的血战,或许叫一场期待已久的屠杀更贴切。

果真,正如王秀所料,金军在天雄军展开行动,高调地开展阅兵,对草原部族进行威慑,并以海里、乌烈率万骑西进,剿灭几个不听话的小部族,乌烈的部队实行族灭战术,让乞颜、塔塔尔等部族收敛许多,部落也向西北迁移。

李仁孝也不是傻瓜,党项人也有睿智之士,幹道冲首先建议取北方三大监军司兵马南下。

尽管,心里也明白女真人渔翁得利,却没有好办法,一切以挽救败局为重,先打垮宋军攻势再说,要真被人家打到家门口,就不是渔翁得利问题了,他也是急着眼答应了。

双方都把全部的赌注押下,谁要是输了,就是任由赢家屠戮,这就是游戏规则,很残酷也很现实,不容许半点马虎。

宋军对韦州的进攻,显得短促又迅猛,两个军的战斗力可不是玩的,骨力黑的脸彻底黑了。

西北战云交际,王秀并没有在前线停留,他知道自己的存在,不仅不能给大将支持,反而增加人家的心理负担,这不是人问题,也不是他的臆想,而是文官不干预前线的原则性问题,既然战争指导定下来,一切都看武将发挥了。

但是,他身为当朝的宰相,既然来了不巡视一番太那个了,也就抵达洪州城犒军,顺便停留了两天,封元陪同在侧。

洪州是夏的边州,其实夏国并不算大,东部相对繁华,几乎都和大宋陕西路交界,各边州贸易相当发达。

第二天闲暇,他没有带卫士,只是封元陪同便服出行。其实,也不需要过分顾忌安全,洪州已经成为宋军辎重转运基地,驻扎大量的兵马,就算是残余夏军,也转变成顺民,能吃上饭过上安定日子,谁愿意去搏命厮杀。

宋军采取怀柔政策,居民并没有受多大损失,大家也就提心吊胆地起来讨生活,人毕竟要养家糊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