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495

分节阅读 4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静地看着他们三人,从开始到现在,一句话也没有说。

当年在居养院大门露出头,流着鼻涕怯生生地小娃子,如今已经是相貌堂堂的好男儿,可惜做事他让太失望了,想想曾经的过去,又让他一阵不忍心。

“好了,看你们也受了点罪,说说有何感想”总算是消了点气,先开口说了。

陈郜、索慎和杨辉平本就是忐忑不安,王秀越是不说话,他们越是害怕,长久的沉寂最压迫人的神经,要不是王秀突然开口,他们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上位者的威压,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陈郜本感念王秀亲自前来,激动之余正在悔恨,没想到竟然问他们反思,显然是责问的口气,不禁从心底蹿出一股悲凉,脑袋里一片混乱,嘴角颤抖地高声道:“不知山长感想,所为何事”

王秀从陈郜眼中看出了悲愤,他轻轻一叹,沉声道:“难道没有半点反思”

“学生做事从不后悔,辱我家国之虏人,竟然挟大义漫天要价,是可忍孰不可忍。”陈郜傲然目视王秀毫不退让。

既然有了顶撞,那就会来第二个,果然,索慎昂首朗声道:“王相公容禀,虏人使臣猖狂,可恨没有射杀。”

王秀颇为意外地看了眼索慎,三人中最没势力的,反倒坦白直言。其实,他并没希望三人明白过失,他也曾经年轻过,也曾经冲动莽撞过,有学识有理想的人,一旦认准了就很难改变,既然他们还在坚持,倒也算是有血性的傲骨。

做了错事不可怕,坚持也不可怕,却不能么有血性。

他很欣慰地看着三人,随意地道:“好了,你们都起来吧跪着说话不爽利,好歹也是将校。”

三人相互看了看,本以为王秀会勃然大怒,却没想到会温声细语,实在太出乎意料了,不由地站起来。

“小鼻涕,你从商水一路走来不易,守德你也是,自从你父病故,当要自强不息,还有你。”王秀瞪了眼杨辉平,恨铁不成钢地道:“殿帅沉稳大度,谋定而后动,你要能有一二,也不会有今天的困局。”

“我不否认你们的忠诚,做了年轻人该做的事情。但是,你们太年轻了,有些事情看不远,凡事单凭一时冲动,率意而为,做下许多终生悔恨的事情。”

“山长。”陈郜想说,却又不知怎样说。

“知道我是怎样看你四哥、五哥的”王秀淡淡地道,似乎在自言自语,道:“四哥凡事谋定而后动,一切以理智出发,此时换成他决不会去刺杀虏人,反而会以大事为重。五哥剽悍无双,看是鲁莽任意,却粗中有细,他会权衡再三取舍,不服却能压抑。”

“但是,虏人猖獗,朝廷如此迁就下去,岂不寒了众将士之心,让两河燕山父老垂泪。”杨辉平不满地高声道。

王秀冷冷地横了眼杨辉平,不屑地说道:“是坏了你们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心思吧”

什么狗屁寒了人心,又让父老垂泪,纯粹是教科的煽情,就算有人反抗,那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只要有碗饭吃,别把他逼迫到了死亡边缘,别给他们刀枪,他们还是会得过且过的,就算还记得旧朝,那三代之后的子孙将为顺民。

作为两世为人,他非常清楚人的劣根性,另一个时空教科上所写,宣和收燕山、开禧北伐等等,说是百姓蜂拥迎接王师,感动的不能再感动。

其实,在那些汉人的眼中,宋军北上是侵略军来了,他们中的多数人会拿起武器,毫无犹豫地抵抗,真宗皇帝南北盟好,固然有不能打的各种理由,燕山沦陷已旧,人过三代不知宋,也是重要原因,相信老于世故的重臣也会明白。

杨辉平一怔,急忙辩解道:“王相公,在下绝无他想,只要王室收复河山。”

“为了收复河山,你远去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王秀的目光冷了下来。

杨辉平脸色一变,相对王秀而言,他只是蝼蚁般地存在,要他死可不是说着玩的。

索慎盯着王秀,决然道:“只要北伐,我愿为军锋。”

“你以为你是谁有什么资格担任军锋。所谓军锋不是莽撞的猛将,而是睿智的开路先锋,是智勇双全的大将,你们又算什么”

955第955章 王秀的呵斥

索慎愕然看着王秀,他哪里想到王秀竟然看不上他。是想,从侍卫马步军大学校出身,都是前十名的优等生员,一任就是方面都参将校,不能等同普通将校,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华。

别的话不说,行军参军已经成为荣耀,年轻将校能从行军参军起步,就预示着前程的辉煌,哪知在王秀这里狗屁不是,简直垃圾到了极点。

“相公,我等也是侍卫马军大学校出身,再不济也能上阵杀敌。”杨辉平算有几分傲气,受不了王秀的打击。

“你也能上阵杀敌”王秀甚至连看也懒得看,淡淡地道:“一个做事只凭一时意气,毫不考虑后果的人,如何能上阵杀敌要知道战争中首先考虑的,不是你能杀多少敌人,而是如何让袍泽生存下来,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就凭你们昨夜的行为,可曾想过造成怎样后果”

陈郜也不是傻瓜,王秀已经给他足够多的提醒,他也是商水小学校出身,就算仍在坚持自己理念,也能明白王秀说的后果,不由地道:“北侍军可以一战。”

“打起来,你能得到什么”王秀眉头一扬,目光直视陈郜,显得咄咄逼人。

这才真是实在的问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有诉求的,除了不现实的脸面问题,没有人傻到无缘无故发动战争,要知道一场全面战争,死者不下百万,花超越千万,甚至过亿,什么目地也没有,什么好处没得到,那你打什么战争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陈郜和索慎、杨辉平目瞪口呆,谁也说不出目地,总不能在王秀面前扯淡,又不能去胡搅蛮缠,那也太轻蔑大宋宰相了。

最终,杨辉平来了句:煌煌脸面不可丢。

“还是脸面问题。”王秀非常失望,此话出自北侍军都参行军参军嘴中,又是侍卫马军大学校的出身,简直就是丢人。不过,他最关心的是,这种思潮是不是普遍性的,如果是的话,那就应该好好检讨教学了。

或许,应该改变大小学校教导方式,让这些年轻的将校,懂得什么是战争,应该怎样做战争准备。

陈郜似乎看到王秀的失望,他忽然想到曾经看过王秀的著作,同窗讨论的经典问题,还有大学校讲学的战略战术。

有一点是很明确,以王秀亲自给战争的定义,并把战争发动与否与家国、天下利益挂钩。任何一场战争都要有利益诉求,为天下和家国利益服务,战争的指导必须量力而行,划分各阶段的攻击承受线,邦交、战争交替服务于政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