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464

分节阅读 4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气。

不过,合并宣抚司等同于王秀全面指导战争,功成之日无论是声誉还是功绩,都是无以伦比的。

“当然了,还是按部就班,臣在开封应付兀术,为西北战事争取时间。”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提反对意见,现在国家机器已经开工,箭在玄上不得不发,容不得你有不同声音。

任由宣抚司和侍军司争权,只能导致战事惨败,他们输不起这场战争,王秀的提议的确很恰当,算是换汤不换药,文人依旧指导整个战争,只不过换了个名目。

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最深一层,王秀的根本目的是文人掌控战争,却不去指导战争,看是仍旧是原有坛坛罐罐,他到任之后自然会有说法。

赵鼎也没有去再争辩,他也觉得王秀建议不错,无论是侍军司还是宣抚司,他都认为权柄太大,不应该常设。既然王秀能在战后一并裁撤,或是简化为框架,他也免得再有口舌之争,算是多年来为数不多几次。

就这样,王秀的突然袭击,又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再加上两府重臣的默认,赵谌只能发布诏谕,任命王秀以宰相兼差持节宣抚处置江北大使,两大宣抚司归王秀节制,王庶、蔡易、辛炳分别担任宣抚处置副使。

次日,王秀火速北上,预示着战争的开始。

送行自然要送行,宰相典兵自然不能小了排场,两府重臣都到了都亭相送,连皇太后和天子,也派人送来御酒。王家家眷早在府邸就送了行,只有王卿苧跟到了都亭,准备把兄弟送走,自己准备几天北上。

王彦、岳飞、韩世忠、王德、刘锜、张俊、张宗颜、刘惟辅等人,统帅北侍军十余万精甲,早就在沿河严阵以待,。

陕西方面更是大军汇集,五大行营汇集禁军十四万,各军州签发乡军十一万,还有正在开赴西北的天武、神卫两军,六路团结兵马达二十八万,京西的兵力随时可以支援。

当然,天武军是直接开赴西北,神卫军在王秀前,由船只通过运河北上开封。

人们看到了这场战争的组成,王秀是宣抚处置大使,王庶、蔡易、辛炳为副使,让人意外的是,判官由何为、张所担任,一个变成两个,管勾机宜文字自然跑不了宗良。

随着王秀的北上,朝野上下的目光落在开封,而不是陕西六路。如今,大宋行朝不再是十年前,只是一听到征战,大家还是本能地想到王秀,他为大家带来的惊喜实在太多了,以至于人们特别关注他的身影。

就在王秀北上的第六天,楚国长公主下嫁范离,婚礼筹备的相当喜庆,规格也十分高。

赵多福系假冒被火炼,她成为朝廷唯一的公主,无论怎样说都要大办,嫁妆自然是非常丰厚,赐办财钱三十万贯,全部出自内库,三倍于公主成例,车架配掌扇加四把,引障花、烛笼各加十个。

一套繁琐而周详地礼仪,范昭被册封驸马都尉,赐玉带、袭衣、银鞍勒马、采绢百匹。

按照制度,皇后韩氏率妃嫔,并各局尚宫,送赵柔嘉仪仗到大内晨辉门,由六尚宫送至东华门。

当然,迎娶公主绝非简单到东华门迎接。作为人臣迎娶天家娇女,自然要有人臣的礼节,没办法,谁让你是尚而不是娶。

迎亲前一日,殿中省派出内侍,在东华门设置场所,这厮夫妻第一次相会处,阴阳交泰的,自然要非常隆重。

当天范家父子有一番教诲礼仪,范离三拜乘马迎娶公主,至东华门下马,礼直官引他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

楚国长公主赵柔嘉的卤簿、仪仗也在门外,待赵柔嘉出晨辉门向内东门而来,范离在礼直官引导下,进入东华门,长公主的车架跟随入内。

范离还要躬身向西,请赵柔嘉升车,才能步入晨辉门,向皇后韩氏行大礼,再转身反悔府邸,恭候赵柔嘉仪仗,并不是亲自接赵柔嘉回去。

朱琏嫁女,自然有一番伤心,赵谌也在赵柔嘉辞行时,本着脸例行公事地交代,公舅要恭敬淑德,万勿有皇家矫治。

江宁的居民可算是饱了眼福,真正看到皇家嫁公主,江宁各大小报,纷纷评论婚礼,有的说皇室喜庆,预示战事必将顺利,也有的说公主出格三倍于成例,简直太奢靡了,朝廷决不能任由攀比。

无论怎样说,大家就图个乐子,暂时冲淡了战争的雾霾。

你说皇家喜庆,预示展示顺利,简直是扯淡,还不如多关注王相公。

tdd i”foottis”gttddgttdd css”tags”gttbgttags:tbgttddgt

888第888章 西北战事的开端

至于说三倍成例的酸话,殿中省在邸报发文,内外库彻底分离,内库是皇家专用,楚国长公主的嫁妆并没超过十万,而是皇太后拿自己的私房钱。

这就让人无话可说了,太后心疼女儿,从自家腰包掏钱,干你们屁事还是闭上鸟嘴得了。

热闹总会过去,娱乐性的事务总比不过现实,大家的目光还是盯着北方。

商人或是工场主,那是尤为地兴奋,战争对于生民来说或许是恐惧,又或许是娱乐,对他们而言却是财源滚滚。无论是皮革还是铜铁,都是流水价地消耗,让他们赚个钵满盆溢,怎能不去关注成败。

实际上,张启元对李乾顺的态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坦诚让李乾顺彻底下定决心,开始对陕西用兵。

究其最根本缘由,还是李乾顺抱有幻想,希望金军能挑起大战,让他成功夺取横山,最终平羌城的战斗开始打响。

十万夏军云集,至少有五万正兵,对平羌城防御体系发动攻势,对各处关防进行猛烈攻击。

守军近万人分布各关防,利用地形,依托城堡关隘,层层阻击夏军。战斗打的十分激烈,在宋军坚决的抵抗下,夏军攻势屡屡受挫,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