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457

分节阅读 4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淡一笑,脸色非常平静,既然提前介入,那就索性把事揽在身上,一切战和进退,拿到一言九鼎。

“那还不让刘太尉上殿。”李纲大为欣喜,连天子的脸面也给忘了。

李纲老儿目无君臣,赵谌感觉更加不好,脸色阴森的要滴水,但他也不能率意,只得道:“那就宣他上殿。”

众人这才明白,就在王秀还在杭州事,蔡易刚刚离任,钟离睿和刘光世主持一次秘密兵棋推演,参加者全部封口,结果封存为最高机密,也只有几位枢密院大臣明白,却没想到是应付三线作战推演。

如今,都参军司的兵棋推演,已经得到两府的认可,也正式列入禁军的制度。把政治、民俗、军力、地形等等计算进去,设定各种条件下的突发情况,以及最终的结果,为两府确定最佳的决策方案。

王秀打定主张,一力承担全部,此时的目光有点冷俊,秦桧到没有什么,盟友而已,不能有太多的希望,只是蔡易、沈默表现太没信心,让他有点失望。

当刘光世上殿,带来了兵棋推演的成果,众人皆是眼前一亮,各种突发情况和应对策略,都井井有条,最后判定女真人绝不会贸然发动战争,只要西北战事控制两年内,女真人甚至会分一杯羹。

西北战事的最终结果,并不是大宋行朝和党项人较量,而是和女真人的较力。

不为别的,草原的巨大利益,也让女真人不能不解决,甚至比南下更为重要,党项又是彻底解决草原问题的关键,不控制党项人,就无法真正稳定草原。

王秀的观点也在于此,草原某些部族,是他今后战略的关键所在,又是他要执行驱逐屠杀目标,不拿下河西绝不可能达成,这是破解天下大势的一颗重量级棋子。

不能不说,党项人很悲剧,在南北征战的棋盘上,沦为了双方都关注的焦点,并被张启元成功策划走出关键一步,引发了大宋行朝提前启动战争机器。

“此战,要打,要干净利落,以平羌城吸引党项两三成力量,然后集中西侍军缘边四个行营九个军,殿前司两个军,并六路乡军土兵,三路出击毕尽全功,争取两到三个战役,彻底打垮党项主力,到时候虏人出兵也不畏惧。”

王秀目光闪闪,口吻带有不容置疑的绝然,沉声道:“事关重大,为完全起见,臣建议还是设处置司于开封,臣亲自节制两路大军,选派干练大臣出使虏人大寨。”

“只要能延迟虏人发作,我军能举荐生羌左厢主力,大事可定。”

“虏人要过河,如之奈何”赵鼎不识时务地问了句。

王秀瞥了眼赵鼎,眸子里尽是不屑,风淡云轻地道:“敢来,就要做好必输的觉悟。”

赵鼎松了口气,果断地闭口不言。他听出王秀坚决主战的决心,这是他非常愿意听到的,而且还第一个说出了打,更是让他如释重负。

应该说,大殿内的重臣人人都松了口气,总算有人承担开战后果,无论是何种结局,都和大家无关。

“那,万一战事燃起,太上梓宫怎能保全”赵谌有些气急败坏,他不想王秀张狂到不顾梓宫,把他这个天子,把赵家天下置于何地

王秀既然下了决心,那就没去顾忌什么鸟梓宫,不过是一副棺材而起,就让手握天下锐兵的大宋行朝投鼠忌器,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赵家何事赵家用他防他,他也尽了那份力,从十年前就对得起赵家,开始为自己奋斗。

如果,上座的不是他的血脉,他又不得不隐忍不说,就冲这话,冲着上次的逼迫,御座上就该换人了。

“陛下放心,不会毁坏太上梓宫。”

“一旦战起,岂能保全,王公要干什么”赵谌睁了眼睛,怒气冲冲地瞪着王秀,他仅有的尊严决不放弃。

大殿内,剑拔弩张,人人噤若寒蝉。

,

873第873章 王家的诰命夫人

几日来,时断时续的小雨,洒落在行在江宁地面上,市民的生活并没有受太大影响。

因为,城内外大街小巷,已经全部用水泥板或青石板铺成道路,两侧排水沟井然,街道上干干净净,绝没有满清时代,京城也一片泥泞的场景。

里面,并非全然王秀的功绩,水泥板显然不如青石板,只是价格相对低廉,适合大小城市铺设,这个时代的城市规划、排水设施和卫生管理都是相当完善的,都有专人管理。

这日午间,天雾蒙蒙的,北面天空一片乌云,伴随着阵阵闷热的潮气,令行人感到很不舒服。

很多露天摆摊的商贩,纷纷嘀咕着天气,收拾货物准备避雨,但街道两侧的商铺生意还是照样,只不过客人比平时少了许多。

秦淮河畔,王秀的府邸

王秀算是享受齐人之福,赵福金的事情解决,林月姐也不用担心,她们早就坦坦荡荡住进了府邸,和有琴莫言的关系很融洽,而且已经怀上麟儿。

连文细君也珠胎暗结,被接入了府邸居住,算算日子都快要生产了。

为此,王卿苧还笑话王秀,往年都是哑炮,今个是强悍的没人性,一次性三个女人都怀上了。哦,还忘了有琴莫言,应该是四个女人都有了,有琴莫言是第二胎了,既然是诞生麟儿,那就多子多福,王家有大兴的兆头,她自然是高兴非常。

就在府邸后花园,小小的高台四周几十棵参天的大树,台子环绕小径之上,一座简朴又不是雅致的草亭内,一家人坐在里面品茶饮酒,石桌上摆满了时鲜水果。

有琴莫言还不太显,文细君、赵福金和林月姐却大腹便便,个个穿着宽松的衣衫,发鬓都是随意盘起,各自一把精致的圆扇,嬉笑说着,不时地放声娇笑。

还有顽皮可爱的王新真,简直就是个活宝,不停地摸摸这个,听听那个,其乐融融。

王卿苧的心情格外地好,连带着对文细君态度也好了许多,拿着一盏琉璃瓶子,笑眯眯地道:“我说秀哥儿啊你还别看这酒,从大食捻转万里而来,味道就是比咱们的好,绝不下党项那边的葡萄酒。还有着瓶子,可是杭州王三家制造的,也算是精品了。”

琉璃瓶装了葡萄酒,那几个镶嵌着金银花纹的杯子,却比寻常琉璃制品更透明,已经无限接近玻璃。

这也是经过玉泉山研究院研制,由杭州王家生产的,算是杭州王家的一项大买卖,据说已经用在窗户上,但行在却没有流行,仅限于杭州一带,价格上还没有降下来。

商人嘛最求的是利益,大规模生产是肯定的,一个新鲜物事前期的受益,绝对让人无法拒绝,他们绝不会在短期内普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