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425

分节阅读 4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功激起蔡鞗的愤怒,也让蔡鞗受到深深地刺激。

朱琏同样的心中不安,蔡鞗绝对是不稳定因素,也不知王秀作何打算,竟然留着蔡鞗放任前来,她眸中划过王秀平静地脸色,不由地有了几分心安,暗自谋划如何应对。

赵福金刚刚止住的心情,顿时掀起一些波澜,她竭力去忘记过去,好好地跟随王秀一生,但又怎么忘记人生中第一个男人不断地告诫自己,这是别人的阴谋,一定要稳住心神,绝不能再有半点破绽。

但是,她的心情又怎能平静下来对于一位女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当脸色苍白的蔡鞗,一步步走入大殿时,各怀心思的人们那目光都落在他身上,甚至连赵福金的眸光,也惊鸿般地闪过。

蔡鞗的第一眼也落在赵福金身上,他绝对肯定,眼前的美艳妇人是他的原配夫人,屈辱,绝对的奇耻大辱,一种莫名其妙的屈辱感升起,牙关紧咬,他的目光越发地游离。

“驸马来的太迟了。”赵谌很不满意,他等候的时间太长了。

“陛下,驸马路远,外面士民围困,也就是殿帅亲自出马,才让驸马脱困。”宣召的内侍诚惶诚恐地道,这关口一不小心就成出气筒。

“好了,外面也闹腾够了,驸马看看王公的妾室。”赵谌也不深究原因,只要人来了就好。

张启元走到蔡鞗身边,目光闪烁,半笑不笑地道:“驸马,可要看好了,这位刘娘子可是帝姬”

“张卿家慎言。”朱琏见张启元分明教唆蔡鞗,不由地发火了,有那么直接问话的吗你怎么不直接说这就是赵福金。

张启元脸色尴尬,急忙转身道:“娘娘恕罪,臣是有点孟浪了。”

“张卿家素来沉稳,士林中哪个不知。”朱琏玩味地笑了,语气充满讽刺意味。

张启元嘴角猛抽,皇太后竟然寒掺人,传出去让他颜面扫地,想必士林明个就能传开了,心里那个恨啊

王秀嘴角上翘,但他并不关心张启元的窘态,注意力放在蔡鞗身上。却见蔡鞗整个人正牵挂在赵福金身上,全然没有当年的风度,完全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让他心中暗叫不好,这和计划有了很大的变数。

不要说张启元,他何尝没有暗中找过蔡鞗,在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中,让蔡鞗同意保持沉默,却不曾想到蔡鞗看到赵福金的反应,真是百密一疏啊

人心,才是最不可预测的,蔡鞗要真不顾蔡家,完全可能疯狂一把。

不能不说,千里之行,最后几步最为关键,搞不好会折戟沉沙,看来自己还是轻视蔡鞗的承受能力,认为蔡家的份量足够了,他大脑高速运转,开始考虑怎样应对。

张启元见蔡鞗痴呆的神态,不由地大喜过望,他只要蔡鞗一句话,一句话就可以了。

804第804章 宫门外的骚动

此时此刻,蔡鞗已经不可自拔,自己的妻子就站在面前,望着那熟悉的面庞,想到曾经恩爱的甜美,不由地一阵阵温馨,全然把一切抛在脑后。

当他又看到那时曾相识,又非常冷漠的目光时,脸色遽然一变,浑身上下一阵冰冷,为何赵福金会变成路人甚至连半点旧情也没有他实在不能想象赵福金冰冷的态度。

为何在这样,难道是移情别恋十年,整整十年了赵福金依旧美艳如斯,甚至比当年多出几分媚态,明显是没有受到多少的委屈,想想心中一阵难受,继而是不断的憋屈。

作为一个男人,眼睁睁看着夫人成别人的禁脔,还要做出违心的辩护,他不甘心,真的很不甘心,是个男人都不会甘愿屈服。

南归时的彷徨,让他无暇去考虑许多,行在提心吊胆的日子,又让他不想去考虑太多,一切都建立在不曾面见赵福金。十年的别离,会让人冲淡很多,也会磨平很多事,哪怕他在南归时知道真相,心中也不曾有太多愤怒和屈辱。

当他看到自己夫人冷漠的神态,男人的自尊心受到挑战,几乎不能忍气吞声下去。

想到了王秀、张启元的话,他的脸色极为精彩。

殿内的气愤紧张到了极点,连朱琏也黛眉微蹙,外面却有点诡异地平静。

张伯奋已经率军抵达,东华门外吏士达到四千,让李纲稍稍松了口气。现在,东华门外至少有三支不同的力量,可以相互牵制,他才出了东华门请来叶梦得、尹焞二位,对着这二人,他也不太敢得罪,那可是文人的领袖啊

张陵、林四郎、谷凉三人紧跟在两位大儒身后,和李纲面对面地对视。

“少蕴兄、彦明兄,你们做的这出子,待会怎么收场”李纲也不客气,叶梦得曾经是同僚,尹焞和他关系也不外,说话是随意了许多。

“伯记是明白人,应该知道王文实在学生中的威望。”叶梦得说的也不客气,一点也不给李纲面子,他的命运随着王秀改变,早就不想官场,醉心于教书育人。

“此时此景,伯记兄似曾相识啊”尹焞何尝不是,当年不是王秀的聘请,他肯定会入朝为官。

赵桓时代曾想留他出仕,但他也是明白人,根本不愿做赵家父子的陪葬品,及时地脱了身,他对当年士民为种师道、李纲请命记忆犹新,才有了这句诙谐。

李纲脸色赫然,王秀是深陷绯闻不假,但看东华门外人群,就可以看出其威望,多数人还是不相信的。再想自己当年的情形,他对王秀有了些认同,就算某些事是真的,又有何妨王秀并不没有谋朝篡位的明显举动,大宋行朝还不能缺少这位宰相。

“这三位是。。”他看到了张陵等人,既然跟在叶梦得他们身边,那就是书院讲学,虽说是年轻,但能成为钟山、玉泉山书院讲学,绝不是简单地后辈。

“哦,这位是玉泉山研究院掌院谷凉谷孟叔,钟山书院格物堂堂长张陵张鸿阜,钟山书院格物堂副堂长林四郎。”

尹焞对张陵、林四郎、谷凉很尊重,这些人比他矮了一辈不假,但学问是不问长幼的,这些后辈在自己的领域,所做出的成绩完全值得他郑重介绍。

李纲见尹焞郑重其事,又听不是掌院就是堂长,也提起了三分重视。在读书氛围浓重的时代,大型书院的讲学地位很高,完全可以和大臣平起平坐,就不要说掌院、堂长了。

他是听过张陵、林四郎等人名头,却惊讶他们的年轻,不由地道:“王文实为国家培养士人,实在是功在千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