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386

分节阅读 3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带服了软,也算是松了口气,淡淡地笑道:“郎君放心,我家先生锐意国事,凡贤能才智俊杰,无论出身,只要忠心大宋必有出头之日。以贵府大哥的这片心意,它日成为大宋禁军都校亦是举手之间。”

挞懒对秦敏之言并没有当真,丧家之犬能保住性命就是大幸了,他相信贵是少不了的,再掌大权绝无可能。笑话,女真人如日中天,王秀敢任命他的儿子为都校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斡带也不并相信秦敏的话,他能有个将军的环卫官,就算是不错了,当下冷笑道:“落魄之人,不敢有此奢望。”

秦敏并不在意他父子的态度,只要对方安稳地上了船,就没他的事了,用与不用,杀还是留,一切都是两府诸公甚至王秀做主。

哎,自出城后换马,转道东来,用了整整两天,一路上过关越隘,走走停停、提心吊胆。眼看小船即将靠岸,几名手下卷裤下海准备拉船,他放下心来,上了船才来得实在。

“大人、大人,西边有追兵。”

随着一名机速使臣的呼喊,众人转首,远远看到西面烟尘冲天。

危急关头,最能判定一个人的强弱优劣,挞懒看了眼儿子,乌达补脸上有慌恐,斡带却镇定自若,高低立时可断。

“请郎君登船。”秦敏心里有底,小船已经靠岸,追兵一时半会还到不了海边,他们来晚了一步。

挞懒回身向小船走去,斡带紧跟其后,当快要到达船边时,挞懒停下脚步回首再往,就这一眼不再说话,默然上了船,背着手眼望大海深处的宋军战船。

乌达补、鹘懒、活离胡土跟上了船,秦敏才和属下上了另一条船。

兀术眼睁睁见挞懒上船,不由地心急如焚,他率三百余卫士星夜兼程,好不容易来到海边,确仍然没有来得及,就一步之差,可惜前功尽弃。

挞懒所乘船只慢悠悠向战舰划去,距离海岸五六百步之遥,秦敏的坐船在五六十步停下,待兀术驻马海岸,他才回身哈哈大笑,朗声道:“有劳郎君相送,在下深感荣幸,有道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郎君还是请回吧”

兀术冷眼看着这个模糊的面容,额头青筋曝起,恨不得飞身上前斩杀这厮。

乌烈气的哇哇大叫,吼道:“郎君,船尚未走远,末将射杀了这厮。”说着,已经取下马上的大弓,取出一支狼牙羽箭,挽弓搭箭对准了秦敏。

他生的丑陋不堪,但他的武艺箭术却出类拔萃,一记近三百石力道的箭矢射出,足可在百步内开碑裂石,二百步内绝对能杀人。

眼看他把箭矢对准了秦敏,把握弓臂的手,已经有些颤抖,显然是用尽了全身的力道,箭矢一旦发出就会把五六十步之外的秦敏射个透心凉。

不要说他的,跟随的马军也纷纷张弓搭箭,准备射杀船上的人。乱箭齐发,你就是再大的本事,恐怕也的饮恨

秦敏非常冷静,他风淡云轻地看着兀术等人,一脸的不屑,身旁的吏士已经竖起旁牌,刀鱼船上配备还是齐全的。

正在惊人窒息的关头,兀术忽然道:“住手。”

乌烈长期跟随兀术,早就习惯言听计从,闻言立即放松了弓弦,惊愕地看了看兀术,眼睁睁地看着小船不断地远去,脸色憋的通红,不明白兀术为何让他住手。

“我乃大金左副元帅兀术,使臣代我向南朝王相公问候,大金的叛逆就托付南朝了,让他好自为之。cad3”兀术高声大笑,像是朋友之间的送别。

“原来是兀术郎君,在下定当转告先生。”秦敏畅快地笑声,随着海风逐渐飘散。

兀术仰天大笑,乌烈很不明白,不乐意地道:“郎君,末将一箭就能拿此人性命,为何让他放肆离去”

“你能涉水数百步拿了挞懒吗没看到对面的大船吗”兀术的目光遽然变的很冷,再次远眺海船,淡淡地道:“又让王秀赢了一招”

第七一六章 书院的发展

杭州的发展日新月异,率先铺设了水泥大道和沥青大道,港口的那些双道钢轨,也让有识之士认识到巨大价值,纷纷要求用于国计民生。新癡鈡文

张启元率先上奏,请天子改元,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大中建炎代表中兴炎宋。

如今,大宋行朝经过九年的不断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已经过了最艰难的阶段,理应取国泰民安的年号,以彰显天子仁德,天下昌平。

他的提议立即得到朝野响应,随着行朝实力不断恢复,大中建炎年号的确不太适合气象,连王秀也那么认为。

这不,翰林学士院那帮大学又开始忙了,用了几天时间选择了十余个备选年号,却任然无法确定下来。

最终,王秀表态还需谨慎,没有别的原因他冷静下来后认为,是因大宋行朝是发展了,也不断地强盛,却还没有真正走向强盛,盛世华章不适合时下,大中建炎代表仍需努力,天下远未达到国泰民安的地步。

在没有决定年号,任然沿袭大中建炎的年号,那就一切早就。王秀的毫不客气,引起某些人的不满,有些御史当众弹劾他,却没有预料中的惶恐谢罪。

王秀据理力争,就在大殿上反驳御史,让那些侥幸的御史哑口无言,最终不得不咽下苦果,里子面子都丢尽了。

让人侧目的是,这也是自开国至今,唯一一次宰相当殿辩驳,也是唯一一次让御史吃瘪的事,连蔡京、王黼那样的人物,也没有公开和御史顶牛,王秀却做到了。癡鈡文

用王秀的一句话说:朝廷供养言事官,是矫正君主得失,监督宰执施政,查有司得失的善政,并不是养一群胡搅蛮缠的小人。

朝野顿时一肃,明眼人都能体会出,八年甘愿沉寂的王秀,终于露出尖锐的瓜牙,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王秀对那些小人并不关心,他倒是关注蔡易、钟离睿、何为等人,这些人都被外放,沈默没有外放却等同外放。大宋朝廷没他那么忙的官吏,行在和苏杭之间经常跑,以至于苏杭等地守臣戏言枢府都堂侍郎最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