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360

分节阅读 3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要不吝赐教。”

“大人过讲,在下岂敢。”王秀要是信了,那才白混了。唐格铁定地有隐秘事,他就提高警惕拭目以待。

“文实就不必自谦了”唐格笑很难看,勉强地道:“如今,朝野上下谁不知文实是国之柱石。郦琼叛逆以来,引虏人长驱入淮,举国震动,今日就是与文实商议如何退敌。”

王秀没想到唐格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他还真有些不适应,隐隐感觉有点味道,心中升起十二分戒备。看样子,事真不简单,要唐格来他家里说话。

“虏人能长驱直入,朝廷也有很大干系,郦琼担负重任,位高权重,刘建本就是尖酸刻薄之人,让他主持郦琼事,原本还能挽回的人事,真的走到了绝路,本应是过去的事,但这件事必须查清才是。”唐格脸色很不好看,却也把责任推到将帅身上,这也是文人一贯作风。

王秀细细想来,唐格的秋后算账也有道理,他也难辞其咎,要是早快刀斩乱麻,也不会有这些破事了。当然,就算杀了郦琼,兀术该突破的一样会突破,就是时间长了点。

想想,不由地尴尬地笑了,难堪地道:“大人说的是,郦琼的谋逆纵然咎由自取,却也有朝廷处置不当的缘由。”

“文实所言极是,当时要能稳住郦琼,也不至于有今日之乱。国朝两府对掌文武大柄。然兵者,国之大事也,每有军事,东府全然不能置身事外,往往要干涉枢府事务。一般的禁军调动,都事堂固然不当多管,但若是关系重大的战争,无论选将用兵,都事堂都是要管的。”

“我等不过是一介书生,又岂会兵法军事,到头来但凡行军布阵,全然不得其便,文实文武全才,自然是明白不过其中利弊。枢府李大人用策往往受制于都堂,不能施展手脚,以至于虏人猖狂之极。我想听听文实的建议。”

王秀算明白了,唐格好算计啊感情拿着条件来兑换,摆明了要加强枢密院逐渐消弱的权力,想通他某种妥协达到支持李纲的目地,让李纲领导下的枢密院,再次强势崛起。

想想也挺可笑的,当年唐格、孙傅把持东府时,极力排斥以张叔夜、李纲为首的枢密院,那真是不遗余地限制。

他们以选兵任将乃军国重事为理由,公然介入禁军军务,张叔夜和李纲也不是壤茬,双方斗的热火朝天。今个,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反倒是要求都事堂不干预枢密院事务,明显要限制他的权力,实在是可笑之极

想通了唐格的算计,他稍加沉吟,笑道:“两府分掌文武大柄,这是国策,然自太宗以来,东府宰相诘问枢府军务已成定例,在下实不知大人所指。”

唐格见王秀装糊涂,也没有焦急,更没有大失所望,王秀要是很快答应,他反倒是不放心了。

尴尬地笑了笑,沉声道:“自文实首倡新军制,枢府下设都参军司选任宿将充任参军,军中都指挥、都虞侯、都参军体系形成,都堂再处处诘问军务,似乎不妥了,文实不也主张文官典兵不治军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六二章 意料之中

既然说到这一层上,王秀豁然明了唐格用心所在,可以说是诸公为了他的儿子,真实用心良苦啊

平心而论,孙傅、唐格等士大夫倒也是出于公心,是怕战乱时枢府权力过大,尤其是性情刚烈的李纲,坚决主战的张叔业把持枢密院,会毫不犹豫地主张北伐。

以残破的大宋经济状况,还有相对弱小的军事力量,无疑会遭到失败,对天下的危害会更大。

不能不说,他们基本上接受他的主张,认为有限的盟好争取时间,对大宋行朝是最有利的策略。

当时,他也是非常不看好北伐,不要认为教科书上的气壮山河,那就是虏人土崩瓦解。

他融入这个时代三十余年,亲身经历了许多,非常深刻地认识到女真人的强悍,还有大宋士人的坚持。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女真人,上万马军铺天盖地,往往来回薄阵数十回合,攻击力数倍契丹人,宋军重步兵根本就不是对手。就算现在有了克制女真重骑兵的法子,但却没有对付大规模对抗,兵彻底瓦解女真重骑兵的策略。

后世历史上,务必敬仰的岳武穆北伐,当真气壮山河,他并不否认岳飞的功绩,更不认为岳飞的战术对错。

但是,常年和齐作战的岳飞,组建八千马军,初次和金军主力大战郾城,的确是大胜了,但战果仅仅是全军对敌一万五千,斩获五百余骑,损失却是惨重的。

大战之后,宋军征用的铜铁牛皮,让当地民众几乎无法忍受,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巨额消耗。

就算补充完毕,凭借步军军阵进入河北,面对十余万精锐的马军,恐怕结果也不会太好。

更何况,大宋朝廷的立国思想决定。宁愿丢失土地,也不能让臣子做大,这才是最根本的,也是他以退为进根本原因。当朝局发生变化,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后,他重新回到朝廷,成为两府副相。宰相之职迟早非他莫属。

现如今,朱琏处理军国重事。已经开始抛开唐格倚重于他。以他声望、权势,一旦成为宰相,以朝廷都堂为权力核心的决策机构,必然会牢牢控制枢密院,从集两府权势于一身,是不可免地把持军权。

说白了,就是可能出现一位乱世权相,对皇权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这对于士大夫来说是绝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竭力要避免的格局。

从竭力消弱枢府权势到平衡两府,唐格对皇室真可谓是用心良苦,不能不让他感到由衷感慨和无奈叹息。为了家国的利益,他们放弃天下大势,不只是好还是该说是悲哀

既然唐格已经出了筹码,必然是要和他做一笔交易,可惜唐格维护的正是他要保护的。家国也好、天下也罢,并不与他的理念所违背。

想想,他忍不住调侃道:“孙大人请郡之前,由都堂参预军机,却也把沿边整治的井井有条。何况,孙大人请郡不久。就开始禁都堂干预枢府军机,恐怕这会引起别人非议在下恭掌两府副相,恐怕会被人结构。”

唐格自以为宰相之尊亲自拜会,王秀最起码也得委婉点,哪想到这厮会直接拒绝,一点委婉回旋也没有,让他心下好生窝火。不过。他何尝不明白自己筹码不多,王秀势头正盛,岂能为区区小事放弃莫大的权力

再说,当年打压枢密院,就是他和孙傅做的,这会又转变过来支持枢密院,再厚的老脸也经不住刮。

“不过。李大人主持枢府,的确是颇有起色。”王秀见唐格脸色那个精彩,也不愿太过分了,毕竟人家有成全他的意思,做人知道退让最好。

“李伯记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唐格敏锐地意识到王秀转变,不明确但非常清晰,不由地来了点精神。

同时召回王秀、李纲,这就是权力制衡,李纲重新执掌枢密院后,绝对不会容忍王秀干预枢密院,唐格暗叫惭愧,如此浅显的道理,他才算想透彻,还是王秀提醒的。

但是,随即又来了忧虑,孙傅请郡走了,他在都堂无力压制王秀,李纲能不能制衡王秀,还是个问题,尽管王秀以表达了足够的善意,但人心叵测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